不计台积 台企成长沦4小龙末座

蔡鸿青致词演讲以「全球竞合局势下,发掘台湾企业国际竞争力」为主题,回顾台湾过去75年的经济发展,从农作岛、工业岛、出口岛,再到现在的科技岛,25年间先后发生亚洲金融风暴、.com泡沫、SARS、次贷危机、美债危机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但仍逐一克服。

在经济持续发展下,台湾的人均GDP也持续成长,以资本市场角度解读,台股市值在4小龙中排名第2、本益比第1、证券化程度达历史新高、外资持股比重突破4成,显示全球资金也看好台湾企业的表现。

但在排除台积电后,前百大企业市值平均规模仅140亿美元,低于日本369亿美元、香港365亿美元、印度328亿美元;整体企业的平均规模为12.3亿美元,低于印度19.6亿美元、日本15.9亿美元、香港15.7亿美元。

在2023年台湾企业获利的平均毛利率、净利率为25.7%、13.57%,利润率低,会受到国际汇率变化,影响国际竞争力;与4小龙前百大企业营收成长率相比,台湾企业平均仅7.5%、R&D平均金额3.03亿美元、跨国并购金额62亿美元,都是4小龙中最后1名。

蔡鸿青表示,排除台积电后才是台湾经济的真正样态,企业的竞争力在全球市场中仍有待提升,企业规模就是国际竞争力的凭证;并提醒,台湾的家族企业保守,不太去并购、融资,虽然企业资金状况好,相对其他国家,台湾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并购力道不足。

蔡鸿青强调,许多传产、供应链的毛利低,且过度依赖供应链订单,少了定价的谈资,并过度依赖内需市场,未来需透过转型、国际化支撑长期发展,也呼吁政府应给与更多支持,协助经济主力的中小企业突破规模瓶颈,成为台湾经济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