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处置“大年”持续,中小银行加速入局不良贷款转让业务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程维妙 北京报道

“1-5月账销案存清收增长12%”“还将持续加大对已核销资产的清收处置”……在近日多家银行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不良资产处置仍是焦点之一。

业界认为,伴随金融风险化解需求升级,今年不良资产市场供给还会增长,不良处置“大年”也将持续。此前在2020-2023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资产规模已连续四年保持在3万亿元以上。

作为处置的手段之一,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开展三年多来,开户机构持续扩容,中小银行加速入局。根据6月28日银登中心公布的最新一期“已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机构统计表”,已开立账户的机构数(含分支机构)增至931家。其中今年年内新增53家,“新兵”仍以中小银行为主。分析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不良转让试点对中小银行“开闸”晚于国有行和股份行,另一方面也与中小银行资产质量承压不无关系。

线上转让提供了一个更透明的观察窗口。目前来看,各银行分支机构线上转让业务开展节奏不一,有的密集挂牌或已有成交经验,有的则还在试水。一家股份行地方分行相关业务经理告诉记者,目前采用的主流手段还是法院司法清收;另有城商行负责不良处置业务的经理透露,去年曾在银登中心挂出一个不良资产包,但流拍了,今年继续推动。

围绕不良贷款转让,另一个关注热点是折扣率,有抵押物的往往更好转手,信用贷则普遍“卖不上价”。不过也有国有大行相关业务人士表示,出让方的话语权高低确实看标的,但他经手的不良资产包目前没有折价规律,空壳债权也可能有人买。

不良处置力度继续加码

近日,多家银行年度股东大会密集召开,不良资产处置仍是焦点之一。

“兴业银行1-5月表内不良贷款处置238亿元,账销案存清收54亿元,同比增幅12%。”在6月20日兴业银行股东大会上,该行高管透露。民生银行管理层在6月26日的股东大会上也谈到,该行顺利完成存量不良资产清收处置三年规划目标,目前历史风险资产基本出清,但仍有少量遗留,同时部分降级不良的贷款形成原因复杂,处置难度较大,尚需要时间逐步解决。此外,受房地产业风险影响,银行业普遍面临风险压力。下一步还将持续加大对已核销资产的清收处置。

谈到今年不良出清的规模和节奏,前述国有大行相关业务人士表示,近年经济环境下行,该行相关的不良转让持续增加。另一位股份行地方分行相关业务经理告诉记者,该行目前采用的主流手段还是法院司法清收。“案子越来越多了,总量是在增加。不过从银行出包的角度,不同处置方式会有更细致的考量,审批速度有所下降,司法处置速度也有所减缓。”

从行业整体情况看,根据银登中心此前披露的2024年一季度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统计报告显示,一季度不良贷款转让挂牌65单,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规模158.6亿元,同比增幅达35.8%,成交量148.3亿元,也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伴随金融风险化解需求升级,在监管政策引导下,不良资产市场逐渐发展为覆盖各类别资产、跨机构跨市场跨区域的重要投资市场。2024年,不良资产市场潜力巨大,供给增长可期。”中国信达金融风险研究中心在《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发展报告(2023-2024)》(下称“《报告》”)中称。此前在2020-2023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资产规模已连续四年保持在3万亿元以上。

不良转让开户“新兵”仍以中小银行为主

作为处置的手段之一,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开展已三年多。根据6月28日银登中心公布的最新一期“已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机构统计表”,已开立账户的机构数(含分支机构)增至931家。今年年内新增53家,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村中小银行、消金公司、金融资管公司、地方资管公司等分支机构,其中城商行和农村中小银行新开立账户的分支机构合计有28家,占比过半。

这延续了去年中小银行加速入局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的趋势。2022年12月30日,银登中心公布开展第二批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部分省市城商行、农村中小银行被纳入试点范围。据粗略统计,不良转让试点对城商行、农村中小银行“开闸”以来,已开立账户的机构数达约200家。

中小银行密集开户的背后,与自身资产质量承压也不无关系。中国信达金融风险研究中心在前述《报告》中提到,从银行类别看,大型商业银行与股份行负债来源相对稳定,风险识别与管理能力较强,拨备覆盖率较高,有望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改善资产质量,中小银行资产质量仍然承压。

一是因为中小银行贷款投向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和小微企业占比较高。疫情期间,为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有关部门出台了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可延长至2023年6月底。中小银行深耕当地市场,在相关支持政策到期而企业自身经营恢复不理想情况下,风险或逐渐暴露。二是部分中小银行的公司治理架构与风险管理机制仍不够健全,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会暴露更多风险。三是大型商业银行业务下沉,使得中小银行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可能造成中小银行优质客户流失、息差下降、资产质量下迁。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各银行分支机构线上转让业务开展节奏不一,有的密集挂牌或已有成交经验,有的则还在试水。

一家股份行沿海分行三年前就在银登开立了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不过近期刚刚挂出第一笔转让标的,是一家企业逾期700多天的坏账。一家城商行中部分行开立账户已近一年,近期挂出一只包含上万笔个人消费金融坏账、逾期本息总额过亿的不良资产包。该行负责不良处置业务的经理透露,去年就想转,但流拍了,今年继续推动,“当前主要还是打通流程,看看流转情况。”

另有中小农商行内部人士曾表示,目前对于不良贷款,其所在行更倾向于自行清收而不是对外转让。因为中小银行对于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操作流程和不良资产的估值定价等技术手段不熟悉,期望资产转让价格与投资人资产定价也有差距。

折扣率持续分化

围绕不良贷款转让,另一个关注热点是折扣率,有抵押物的往往更好转手,信用贷则普遍“卖不上价”,近期一家消费金融公司0.75折“甩卖”264亿元不良资产包就是典型案例。

不只是消费金融公司,不少银行的个人信用卡贷款坏账包也同样低价“甩卖”。例如银登中心6月27日的两则转让结果公告显示,一家股份行的个人信用卡贷款坏账包,资产原始金额49.78亿元,实际转让金额只有3.2亿元,折扣率仅6.4%;另一只个人信用卡贷款坏账包,资产原始金额9.95亿元,实际转让金额5870万元,折扣率仅5.9%。

根据银登中心一季度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统计报告显示,批量个人业务不良贷款转让的平均折扣率为4.6%,平均本金回收率为8.8%;单户对公业务不良贷款转让平均折扣率为21.4%,平均本金回收率为33.1%。

“现在一些信用贷都是线上审核放款,没有抵押物、没有保证人,一些逾期贷款到清收后期时,你会发现你的手段确实不多了,可能连找到借款人都很困难。”一位股份行相关业务经理称。另有银行不良处置业务负责人表示,该行近期一笔企业坏账转让期待能“本金无损”。“虽然当前经济大环境和一些行业景气度下降,受让方评估资产时会打折,但具体还要看资产类型,比如有的标的抵押物是工业厂房或商服用地,地价参考一般是基准地价法,基准地价浮动不会很大,所以标的估值不会有太大波动。”该负责人解释道,而信用类的卖1折或1折以下很常见。

也有国有大行相关业务人士称,出让方的话语权高低确实看标的,但他经手的不良资产包目前没有折价规律,空壳债权也可能有人买。另有分析认为,个贷批量转让被“压价”,还有出让方扩容带来的供给增加、出让方缺乏成熟经验参考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