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蛀牙!口腔出现「2症状」恐是免疫系统警讯
▲如果出现口干、牙龈流血等症状,可能是免疫系统警讯。(示意图/免费图库Pexels)
记者柯振中/综合报导
唾液不只是消化辅助液,更是人体免疫防线的重要一环。基因医师张家铭分享,唾液中含有众多免疫分子与抗菌蛋白,尤其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在口腔中担任首要防御角色,能主动拦截细菌与病毒。医师提醒,口干、牙龈流血等症状可能是免疫系统警讯,民众应透过简单日常习惯,如喝水与良好口腔卫生,来强化防御力。
张家铭指出,口腔就像人体的边境,而唾液中负责免疫的SIg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扮演守卫角色,能在病原体入侵前主动拦截,进行「免疫排除」,避免细菌附著于黏膜表面。他强调,这些看不见的防御反应其实每天、每分每秒都在我们体内默默进行,是最早也最贴身的免疫机制。
医师提醒,压力、熬夜、讲话多或饮水不足都会导致唾液分泌减少,使免疫分子与抗菌因子的数量下降。此时细菌更易攻击牙龈,甚至进入血液引发慢性发炎。研究显示,干燥症患者或癌症治疗后的病人更易发生口腔感染,显示唾液对健康的保护不容忽视。
▲如果出现口干、牙龈流血等症状,可能是免疫系统警讯。(示意图/免费图库Pixabay)
「刷牙流血不是小事。」张家铭指出,牙龈沟液内可侦测出炎症指数如IL-1β(白细胞介素-1β,是重要的促炎细胞因子,在免疫和发炎反应中扮演关键角色)与CRP(C-反应蛋白,是一种发炎指标,用来评估身体的发炎程度),未来甚至可能取代抽血,成为即时、非侵入的免疫检测工具。他强调,这项技术不仅能提早察觉口腔发炎,更可能帮助临床追踪免疫反应是否失衡,是牙科与预防医学的新契机。
张家铭表示,孩童时期的口腔菌相会影响终生免疫体质,若从小蛀牙菌过多、刷牙习惯不佳,恐导致免疫系统失衡,增加气喘、过敏与自体免疫疾病风险。他呼吁家长应注重孩子的口腔卫生,建立早晚刷牙、不睡前吃甜食的习惯,为孩子的健康奠定长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