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文化交流 还须文化深耕

(示意图/川越海峡微信公众号)

常有人说「文化使人了解,政治让人分裂」,这种说法尽管有着过度全称的语气,但一定程度也还指涉了这两种事物的本质。谈政治,离不开权力的竞逐与分配,容易有我无人,加深裂痕;而文化是心灵之事,它让人能透过表层的不同,深入内在的肌理,以此而能相互谅解、相互了解,乃至相互欣赏。

过去,无论是西方以文明之姿君临殖民地,还是如中国古代般作为「上国衣冠」,以睥睨之姿环顾四围,在文化独尊的年代中其实谈不上相互了解,所以西方殖民自称是将上帝的福音带给蛮族,中国则以自己为礼乐之邦启迪四夷。但如今不同,经过几世纪的变迁,西方知晓了世界有各种不同的文化,也产生了以「文化」为核心概念的人类学。中国近世积弱,又在此时第一次全面性地面对另一个大文明,且这文明还正君临天下,到此方知所谓「上国衣冠」也只是诸种衣冠中的一种。

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更就如此。文化原是族群调适环境的产物,不同自然环境、不同历史进程,就会出现不同文化样貌,正如此,文化间乃须相互尊重。所谓全球化不是人人趋同,而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但要如此,前提是能「美人之美」,因此,当代谈文化,总特别强调交流。

谈文化交流,在两岸,海峡开放后也曾响彻云霄,即便关系冰冻的当前,也没人敢公开反对这种交流,毕竟,只有交流,才能促进了解,而在台湾,更可凸显自己「虽小犹大」的优势。

的确,台湾在80、90年代,文化上有其明显「虽小犹大」的地方,当时大陆许多块面都受到台湾影响,但这影响,随着大陆崛起及两岸敌意升起,却在急速消逝中。

消逝,除外在环境因素外,也因过去的影响建基在两岸文化的历史位差上,台湾在此其实一直缺乏应有的自觉与作为。

自觉,是梳理台湾在文化上真正优势的所在,亦即在两岸共荣上可能的文化角色:有哪些地方是台湾本质上可予大陆借镜的?有哪些是属于台湾自己特殊色彩的?又有哪些其实只是彼此历史进程的先后,大陆会赶上来,且以其体量优势,甚而就超前的。

作为,是文化的基底力量固在民间,但因两岸特殊关系,公部门却必须在此扮演一定角色,它可以更主动地结合民间力量,营造「大陆人眼中的台湾」。

然而,很遗憾的是,这些年两岸固一直强调文化交流,在台湾,基本上并无自觉性的积极作为,大陆也一样,一次次官式的演出展览,带来的只是制式印象,终至弹性疲乏。

正如此,两岸不只须谈文化交流,更须谈文化深耕。只有深耕,才能有生命与生命间心灵的触动,也只有这触动,才能带来彼此真正的了解与珍惜。

说深耕,台湾官方无作为,民间影响力多数因于两岸当年的位差,但这些年,也有在大陆深耕,而使大陆人士从不同向度与深度来看台湾的人。

就以两位文化界的朋友为例吧!做传统文化,尤其是民间文化的黄永松,早些年,因他在大陆的作为以及《汉声杂志》的成绩,传统文化界提起他,真就是先生之风,景仰不已。而谈台湾史的杨渡,他两岸的往来与著作则开启了大陆文化界在此的视野,也因此能从更丰富的角度重读台湾人的心灵。疫情期间,我两度赴陆,待了半年,发觉他们的影响力仍持续发酵着。

这样的深耕在两岸交流上并不多见,台湾若有更多人如此,官方也能调整观点、汲取经验,两岸的更多了解、心灵互契,尤其减缓乃至反转大陆这几年来民间对台湾的负面印象,也就非遥不可及之事。(作者为文化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