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眼观两会】吴楠委员:建议建立养老护理行业准入门槛,提高持证上岗率
中新经纬3月8日电 (王玉玲)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中新经纬获悉,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吴楠带来《关于推动长期护理保险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提案》。
2020年,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深入探索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下称长护险)制度。
吴楠认为,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由疾病和器官退行性变化引起的老年人失能、失智及照护不足问题逐渐凸显,亟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满足老年人的照护需求。但从长护险的试点情况来看,还有多项问题需要解决,包括覆盖范围有待扩大、服务供给模式仍需创新、基金筹资与支付面临难题与护理人才亟待补充。
就基金筹资与支付面临难题来看,吴楠提到,长护险在试点过程中,基金筹资独立性较差,过度依赖医保基金划转;长护险待遇支付与筹资缺乏关联,激励效应不足;基金承压与基金冗余问题并存。
此外,吴楠认为,目前从事养老护理的服务人员远不能满足社会护理服务需求;且护理人员队伍呈现年龄偏大、专业素养偏低、岗位流动性偏高、外地务工人员偏多等特点,专业护理人员队伍亟需建设。
就此,吴楠提出多项建议,第一,加快推广全国长护险服务,促进民生政策可持续发展。建议加快对各试点地区在制度框架、政策标准、运行机制、管理办法等方面的总结,进一步明确底层逻辑设计,扩大长护险制度的实施范围。
第二,建议创新长护险保障模式,提升服务供给可持续发展。建议政府部门、商保企业、养老机构形成合力,逐步完善“政府主导、社商合作”的社会保险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丰富长护险综合保障服务内涵。建议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能力,鼓励、培育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市场。
第三,建议精算管理基金筹资和支付,保障基金运行可持续发展。建议在基金筹集方面,建立以个人缴费、单位缴费、财政补贴、商业保险引入等多渠道的长护险筹资机制,根据参保人群特点制定各主体缴费费率。
第四,建议加强照护服务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可持续性发展。建议做好配套政策保障,打通养老护理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社会地位和薪酬水平;也可依托高校资源进行职业化培养,针对社会人士提供再教育、再深化的培训机会;建立养老护理行业的准入门槛,提高持证上岗率,健全行业职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水平评价体系。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王玉玲:wangyuling@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