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失信于民 经济易陷不安

2022年11月逝世的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Edward C. Prescott,以学术研究政府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执政者一旦违反原先承诺的权衡政策,将带来时间不一致性(time inconsistency)的问题,因此具可信度(credibility)的政策法则优于权衡,以避免政策效果经常在错误的时间发生作用,而加重对经济金融情势的纷扰。

财政政策是由政府规划与执行的政策,会透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吴中书指出,政府以审慎的财政政策为主,不在财政上过度支出,一旦过度支出,容易造成财务赤字太高,国家债务余额跟着高涨,很多负面的经济影响跟着出现,如币值贬值,通膨上升,国内资金外流,债留下一代子孙,1970年代的美国就是非常明显的例子,市场的预期通膨很高,利率飙高破10%,失业率也跟着冲上10%。

「财政政策不该造成债务高涨、通膨上升,应搭配景气周期循环」,吴中书说,经济景气上去,财政税收会增加,景气下来时,税收自然减少,也是以长期观点看财政支出的正确角度。Prescott的研究观点在提醒,需求面的政策过于滥用时,上述的替换效果会消失;而且,政府经常在财政政策上食言,必会失去民心,政策效果也愈来愈没效果。

全球经济2022年第一季以来遇到多重挑战,欧美大型经济体表现不理想,国际经济组织预测2023年全球GDP年增率恐将腰斩,吴中书指出,仰赖出口的台湾,2023年必将不可能有畅旺表现,「要有风险的概念,来看待2023年的经济!」。台湾经济研究院预估,2023年台湾经济成长率2.9%,见不到过去四年的高度经济成长,中美贸易战、台商回流投资、疫情对科技制品出口的红利,将逐渐消失。

「不可能期待一个经济体持续的高成长,尤其台湾开发度高、进出口对经济贡献高」,吴中书表示,所幸台经院预估,2023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1.95%,通膨也不到2%,远低于绝大部分国家,在此情境下,台湾要持续进步就是往制度性改善、推动结构性的改变,努力重建法规,该有的法规松绑、竞争力的提升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推动,等到景气慢慢复苏的时候,结构性问题初步获得解决,就能顺水推舟、破浪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