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科举要花多少钱?

科举自隋唐出现之后,就成为步入仕途最核心的方式,那这里就会有一个疑问了,参加科举考试,要花多少钱呢?

01

学习的费用。

学习需要老师的指点和教诲,中了生员,就可以进入县学读书。但县学的老师一般也就是生员,县学的教谕也最多是个举人,师资力量很有限。所以如果有名师指导,则事半功倍。比如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状元,所以,王阳明的科举之路是比较顺利的。

想要有更高的成就,聘请名师是富家子弟的常有做法。

同时,名师也能让学子的应试更加顺利,当然其费用也是很高的。如万历十八年(1590),应天府开府少司马赵可怀花240两银子,彩缎2匹请本地著名经师庄廷臣在府中教授其两子,一共三年,后来次子考中。

一些声望显赫的经师,其所收聘金则更高。江阴梧塍徐氏以每年500两的代价,聘请弘治三年状元钱福来教自己的两个儿子,徐家的两个儿子都中了乡试。

500两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正七品的县令一年的俸禄为90石粮食,在正常年月一石粮食的价格大约为0.5两银子(各地区有差异),也就是说,县令一年的收入大约在45两银子左右,500两银子相当于一个县令11年的收入。

明朝的科举考试是八股文,又以经文言为主 ,初场试所习本经义四道,而在本经之中,可以拿来出题的内容不过数十。于是一些富家巨族花费高价聘请名士将这数十题各撰写一篇,按篇计费,然后让家族中应试的子弟乃至僮奴都全数熟背,以此去参加科举,十中八九。

而书籍和试卷、草稿纸的费用开支也不小。著名的东林党人魏大中,每年在购买书籍的费用高达三四两,这已经超过了普通百姓家一年的收入,所以很多学子都是自己抄书,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就讲到了自己借书抄写的经历,这在明代十分常见。

而考试时,有的考场的考卷纸和草稿纸有的由官府配备,有的则要求考生自备。每到考试之时,由于商贩的抬价,考试纸张就会暴涨,如万历三十四年(1606)八月初八,大收考试,商贩哄抬物价,甚至有考生花费三两银子买考卷纸。

02

赶考费又是另外一笔不小的开支。

如果是在江南一些地区,因为有运河,倒还方便一些,但去京城参加会试,在路途之中仍然要花两个月之久,这其中的吃穿用住都是要花钱的。而且每名考生因为所带干粮、书籍、衣物、鞋子、雨伞等物品加起来的重量远超百斤,所以必须要配备仆人、骡马。从南直隶到北京赶考,一匹马和一个仆人来回需要花费半年时间,马匹的费用在1两,而仆人的费用也要1两。

当然,如果考试距离并不是太远,而且家境殷实,也可以雇佣轿夫,这里有一段关于雇佣的轿夫的真实记录:

而一些偏远地区,考试尤其艰辛。

因为路途遥远贵州去参加北京会试,来回加在一起差不多需要一年左右,开支大多超过30两,非富豪之家,是不可能承受这个费用的。

这还只是一些社会稳定时期,到了明末,民不聊生,粮食价格猛涨,考试的费用也大幅提升,如崇祯十六年 (1643)八月会试。

一场考试需要花费200两银子。这对大多数考生来讲,都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考生在参加赶考,住宿和吃穿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是大户人家,可以在考试地租一个套房,安心复习备考。比如在南京参加考试大约需要10两银子。而一些穷苦子弟,则大多租用一间小房,花费也要1两银子左右。我们经常在一些明清小说看到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借宿寺庙,那是因为寺庙一般不收取费用,或者收取很少的费用,能为学子节省不少钱。

在饮食方面,很多学子都是自己做饭。嘉靖时期的名士杨继盛参加科举之时,就是自己做饭,算是省下了不少的钱。

03

当然,以上都是一次考试的费用,但很少有学子能一次考试就考中的情况,科考的录取率大概在2%到5%,乡试的录取率大约也在1%到4%之间,如此之低的录取率,实际上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的考生无法考中,所以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参加科举,考试所需费用也就不得不大幅度增加。

杨继盛于嘉靖二十二年中顺天府乡试,得会试路费银30两,他将这笔费用替兄长捐了一个散官。后来杨继盛三次参加科举,一共花费了200多两银子,最后的导致他的兄长不堪重负,最终和分家。

比如状元刘理顺,在考中状元之前一共九次落榜,终于在第十次考中了状元,此时他已经50来岁,这中间花费的银两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那他如何支撑下来的呢?原来有一个富商十分看好他,一共支付了他29年所有的考试开销,这个开销据估计超过千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