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M首次登錄成果:台灣排第5名、德國等地龜速
欧盟开第一枪,2026年将对进口的高碳排产品课税。 图/路透社
欧盟开第一枪,2026年将对进口的高碳排产品课税。但企业配合进度缓慢,只有一小部份公司在初步期限前,完成相关申报程序,凸显新税面临的挑战。
英国金融时报(FT)报导,据德国排放交易机构收集的数据,德国两万家预计要申报碳排的公司当中,仅不到10%在初步期限前提交报告;瑞典环保署表示,预期申报的业者中,仅11%上缴报告。
德国联邦环境署的兰德格雷表示,迄今收到报告件数低于预期,最主要原因是大多数进口商,至今仍不知道相关义务。由于碳边境税在2026年前都在「过渡期」,此种状况不令人意外。
碳边境调整机制目前登录数目。
欧盟要求包括制铝、制钢、制铁、肥料等七大产业,需在1月底前提交报告,估算进口商品的碳排。欧盟执委会表示,受技术问题影响,期限延长了一个月,2月底为止收到近1.3万份报告。
未申报的业者7月中起,将面临每吨碳排50欧元的罚款。
据欧盟执委会2021年的碳税初期评估,预料每年有23.9万件进口交易,符合课税范围。资深欧盟官员说,由于预估值按年度推算,很难判断每季应该提交多少报告。而且欧盟官员考虑到这是全新措施,淡化处理申报明显过少的情况,并说将依企业的初期回馈,在近期内提案简化系统。一名官员说:「需要问对问题,数据才会更准确。」
欧盟领先全球,率先祭出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要对高碳排的进口产品课税,避免国外高污染行业生产的廉价制品涌入当地,伤害欧盟的重工业。当地重工业须遵守严格的环境法规,并须依照此区的碳排放交易系统,替温室气体污染付费。
业界许多人害怕,繁琐的申报程序会让行政负担更为沉重,益发忧虑欧盟将丧失竞争力。挪威铝业公司海德鲁(Hydro)的气候政策经理海伊说:「有许多混乱和不确定性。」
花旗分析师警告,从俄国、土耳其、印度、中国大陆进口比重较高的欧盟国家,水泥与石灰、化肥、钢铁、铝的投入成本,可能会提高。
Take action!加入《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