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林昆颖:当艺术品成为共感的记忆,故事会在里面发生

林昆颖(摄影/颜涵正)

林昆颖

豪华朗机工共同创办人,华丽逻辑有限公司创意总监。跨域艺术家、文化导演与策展人,专注于当代议题论述、创意组织营运、艺术产业连结与科技表演编导。近年担任「2021 台北白昼之夜」艺术总监、「2021 台湾文博会」总策展人。

公共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不仅改变了城市的风貌,也让城市充满迷人的氛围。近年来由法国传至各地的「白昼之夜」活动,拓展艺术展演的空间与时间,带动另一波城市夜间艺术风潮,透过「台北白昼之夜」策展人林昆颖的带领,读者除可见本届线上活动的重点内容, 也能深入了解公共艺术的价值。

公共艺术是让艺术走入生活的绝佳方式, 林昆颖认为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对于连结居民与城市,有着重要的记忆与情感功能,他说:「我觉得公共艺术对城市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第一线美学,好的作品无论就颜色、尺寸、材质或议题选择,都应考量与周遭环境的关系,而不该是突兀的装饰品。」

林昆颖曾四度前往法国巴黎参加白昼之夜活动,他对于这样一个每年仅发生于一个夜晚,却吸引了全城民众参与的艺术活动感到印象深刻。「巴黎本来就是一个思辨的城市, 这里的居民平日就喜欢互相辩论、讨论想法, 而法国的白昼之夜结合了历史场馆、文化场域和当代艺术,在自由参与的前提下,大家就是花一个晚上的时间随意逛逛,一边探索城市的角落,也一边得到思想的刺激。」

白昼之夜被引进台北后,不但为本地新增了一场以夜与城市为题的艺术创作嘉年华, 也让大众对公共艺术的形式有更多认识。林昆颖解释,公共艺术的定义十分广泛,除了实体作品,举凡声音、行为或表演艺术,乃至组织社造行为,只要是「与人的行为有关」的艺术活动,都可以纳入公共艺术的范畴。

今年的台北白昼之夜虽因疫情考量而转至线上举办,但就连结城市居民的前提而言, 也不失其公共艺术的本质。「今年在线上,我也是要把这12 个小时认证为珍贵的12 小时。你愿意给自己多少时间进入这个结界,成为这种集体体验的一员?」在这个限时呈现的「网路城市」里,除了活动直播,大家还可以共创歌曲、进行多种即时互动,他感性地说: 「白昼之夜的精神是『看见城市、当代艺术、自由参与』,历年来一年一夜召唤城市的醒觉。而线上有无限连结的幻想,我们一样自由不睡。」

林昆颖认为,如白昼之夜这类的公众艺术活动,不仅提供感官上的愉悦经验,若深究每件作品的创作脉络,都带有深刻的议题性, 可以引发观众对于生活的反思。每个人可以自行决定体验的深度和时间的长短,而参与活动的共同回忆,都再次深化了大家同为城市居民的经验与情感。

林昆颖强调公共艺术无论形式,都是形塑城市文化的重要因子,而「公共艺术设置办法」规定自今年开始,重大工程项目都得拨出总成本1% 的经费投入公共艺术,他乐见这样的发展,期待台北市能借由这样的资源挹注,创造出更多用心的作品,打造专属台北的生活体验,如同曾立于台北车站的装置艺术〈梦游〉(俗称「鸟人」),目前虽已移除, 但已成众人心中不灭的回忆,「大家相约在『鸟人』前见面,也有人靠它辨认方位,当艺术品成为共感的记忆,故事会在里面发生。」

结合情感、用心设置的公共艺术作品,不仅创造城市景致,也能串联过去与未来的生活故事,深化居民对当地的认同感。(摄影/颜涵正)

Chill大使推荐─城市的艺术夜生活

结合情感、用心设置的公共艺术作品,不仅创造城市景致,也能串联过去与未来的生活故事,深化居民对当地的认同感。而融合灯光装置的作品,在暗夜里还能创造另一种有趣的视觉体验,让我们跟着惬意大使林昆颖的脚步,看见夜台北艺术、迷人的一面。

# 强调环保的创意光源

日光域

台湾电力公司作为台湾主要的供电单位, 在艺术创作团体「豪华朗机工」心中即如强大的太阳,提供源源不绝的光与电。为了呈现太阳的意象,创作团队搜集当地居民的老旧灯具,悉心拼组成一个巨大的圆形,并悬挂于大楼外墙,夜晚行经此处,即可看到这颗太阳富有变化地闪烁着。

林昆颖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成功的公共艺术合作案,除了在挂设之际获得委托单位台电的全力支持,也让旧物再添第二生命,符合永续精神。这件作品完成于2016 年,至今仍有专责人员定期维护,让他感到印象深刻。

艺术作品〈日光域〉是以回收灯具组成,兼具地方记忆与环保精神。(摄影/ Vivienne Lin)

地点:日光域

地址:台北市中正区罗斯福路三段242 号(台电大楼正门外墙)

时间:亮灯时间为18:00-22:00

# 兼具休憩功能的景观设施

北投公园喷水池

巧妙的公共艺术设计,不但可以营造宜人景观,有时也能成为供民众休憩的处所。林昆颖指出,北投公园入口处的景观喷泉,早先为电影《向左走・向右走》的知名场景, 整修后重制的喷水池,造型现代,12 组喷头形成的喷泉设计,以水柱的高低层次创造视觉上的变化,更添景观意趣。

这座喷水池每天自早上9 时至晚上9 时, 每两个小时进行一回水舞演出,民众不仅可以日间游赏,夜晚亮灯后,搭配多彩灯光的水舞效果,白天与夜间各有巧妙,这样的作品无论是大人或小孩,都能借由视觉体验感受其乐。

地点:北投公园喷水池

地址:台北市北投区光明路、中山路入口处

( 因应防疫暂不开放,视疫情状况调整)

时间:亮灯时间为18:00

# 日以继夜诉说的动能故事

大椭圆

动力艺术代表人物赫稣斯・拉斐尔・索托(Jesús Rafael Soto),常用铝或铁制材料,藉线形排列,制造水涓纹般的视觉效果。随着观者的脚步移动,这些线条会产生类似切割眼前画面的震动效果。赫稣斯受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之邀,采用红色与黄色的钢管, 以高低错落的方式,创作出垂吊于空中的巨大椭圆形构物,希望观者在行走间擡头仰视作品时,会因观看角度不同,而产生动态的错觉,传达中油作为能源与动力来源的意象。

林昆颖认为这个作品以极简的椭圆造型, 呼应大厅空间与天花板的弧线,无论就比例或是造型而言,都达到与空间融合的效果。尤其夜晚从户外观视,在大厅灯光照映下, 另有一种令人屏息的美感,他说:「对比的颜色,能在夜晚带来震撼与大器的凝视感, 让人不禁为它驻足停留。」

地点:大椭圆

地址:台北市信义区松仁路3 号(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因节能考量,夜间场地对外租借时才会亮灯,时间不定(因应防疫暂不开放,视疫情状况调整)

在灯光映衬下的喷水池,有着与日间不同的趣味与风情。(摄影/曾健铭)

赫稣斯・拉斐尔・索托的作品举世闻名,这次为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特制作品,在空间中创造出凝视的焦点。(摄影/罗珮菁)

让生活空间更美好的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作品形式多元,在艺术创作者的巧思下,除了有助连结居民的共同记忆,也能美化城市空间。《台北画刊》精选几处不可错过的作品,让大家在步行城市之际,也能关注这些点缀城市的亮点。

# 巧转建筑细节为艺术元素

树文藏心、09-04.S、心心相印

艺术家的巧思,能让市容展现截然不同的样貌。知名策展人胡朝圣在台北市内湖区文心日日社区落成后,受邀为社区进行艺品规画。他发现有一处建筑外墙,因实际需求而有管线外露的情形,于是特别邀请艺术家蔡坤霖,以他经常使用的水管为媒材,为这个角落制作作品〈树文藏心〉,不仅反映艺术家的个人特色,也巧妙的让原本有损美观的污水管线融入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胡朝圣也带入艺术家林建荣的作品〈09-04.S〉和黄沛滢的〈心心相印〉, 让这里的户外空间,俨然成为一座小型户外美术馆,不仅能增添附近居民的生活意趣, 整体市容更多了几分艺术气息。

地点:树文藏心、09-04.S、心心相印

地址:台北市内湖区民权东路六段180 巷42 弄1-15 号外围

蔡坤霖以水管为媒材进行创作,巧妙地掩盖了有碍美观的外露管线。(图/蔡坤霖)

黄沛滢喜欢以金属做出具编织感的雕塑品。(图/黄沛滢施承泽艺术创作)

# 与树齐美的贴心创意

鱼木的心跳

人为的艺术创意与自然的植栽美感,经由适切的安排,能为城市打造出舒心角落。罗斯福路三段巷内有一棵台湾少见的加罗林鱼木,为了保护这棵老树,台湾电力公司主动拆除围墙、迁移电力设备,并在树下设置可供休憩乘坐的不锈钢装置艺术品〈鱼木的心跳〉,不但让树木有了安全、自由的生长空间,与景观相融合的艺术作品也成为周边居民休憩的角落,刻画出美好的城市生活面貌。

地点:鱼木的心跳

日期:最佳赏花期为4 月

地址:台北市大安区罗斯福路三段283 巷30 号

# 陪伴都会生活节奏的当代观点

台北漫游

台北的都市生活,在外国艺术家眼中是什么样貌?英国艺术家朱利安・奥培(Julian Opie)将台北市车水马龙、行人来去匆匆的印象,带入这件专为台北制作的〈台北漫游〉(Walking in Taipei)作品中。以都会人的穿着为人形绘制参考,在LED 屏幕上以不分昼夜持续行走的动态人影,诉说台北日夜不休的都会故事,也让无论何时经过此处的行人,都能因艺术品的陪伴而不觉孤单。

地点:台北漫游

地址:台北市大安区市民大道三段178 号前

老树与不锈钢艺品相辅相成,为城市塑造了一处舒心角落。(摄影/ Vivienne Lin)

英国艺术家朱利安・奥培的〈台北漫游〉,反映他眼中的城市生活节奏。(图/忠泰美术馆)

本文作者: 林佳蕙

(本文摘自《台北画刊9月号644期》)

《台北画刊9月号6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