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锦囊丨SpaceX炒红的商业航天,赚钱吗?

马斯克的SpaceX横空出世带火了商业航天,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纷纷入局。但对于不少人来说,商业航天依旧是个陌生的字眼。那么,商业航天与“国家队”有何区别?对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发射火箭到底怎么挣钱?太空旅游何时能实现?

本周二晚19点(8月13日)氪星直播间邀请到了未来宇航CEO牛旼、航天宏图高级副总裁白晓飞、锦沙资本管理合伙人刘尚,和我们一起聊聊商业航天技术在我国发展现状以及未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这场直播中三位嘉宾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

1.今年“商业航天”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现阶段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商业航天?

2.毫无疑问,商业航天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对于大众而言,它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3.大家都将2015年看作中国商业航天元年,但早在2002年SpaceX就已经开始尝试商业航天,那么中国商业航天与SpaceX还有多大差距?

4.商业航天顾名思义就是要将航天产业商业化,那就必须要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目前商业航天的应用场景主要有哪些?如何通过这些应用场景实现盈利?

5.当AI浪潮来袭,大模型和卫星之间有哪些可以结合的点?

6.降本增效是行业永恒的话题,商业航天有哪些有效的降本增效方法?

7.从2015年至今,我国的商业航天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那接下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以下为三位嘉宾和36氪的对谈,部分内容经过整理编辑:

36氪:今年“商业航天”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现阶段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商业航天?

刘尚:在过去六、七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在观察商业航天行业的发展。商业航天如今已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得到重视,这是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参与者经过9年努力争取的结果。当然,如果追溯到更早,航天应用的发展历史会更长。中国商业航天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15年,这一年被视为行业的元年。这一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两个大的方面来看,我们可以分析商业航天的发展逻辑。

首先,我们需要问自己为什么需要发展商业航天,以及为什么我们能够发展它。如果国家没有信心和底气去做一件事,那么这件事就不会被推行。从需求角度来看,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SpaceX等公司的引导和启发。从国家战略层面上,太空资源的宝贵性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是毫无疑问的。太空中适合发展通信、遥感、导航的好位置非常有限,遵循国际电联的“先到先得”原则。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卫星互联网在特种领域和国际安全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是我们必须去做的。

其次,这也与当前中国的经济大环境有关。国家一直在强调追求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我们的产业也在发生着变化,从传统产业向高科技方向转型。商业航天是这一转型的代表,它不仅是一个具有很高显示度的领域,也是一个潜力巨大的产业,有望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新增长点。

从供给角度来看,中国的航天基础非常扎实,这是60多年航天人努力的结果。我们没有太多技术瓶颈,更多的是需要通过商业化的形式使航天更加市场化。如白总所言,我们既要服务国家战略,又要实现盈利,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有信心能够发展起来。从2015年到现在的9年时间里,中国的商业航天从无到有,产业链已经逐渐成型。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新领域,而是经过国家深思熟虑后,重点推动的新生产力方向。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培育工作,能够支撑这一新方向的未来发展。

36氪:毫无疑问,商业航天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对于大众而言,它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刘尚:华为推出的Mate 60手机,实际上采用了我们的卫星通信技术。这款手机具备直连卫星的功能,是与中国电信合作的结果,使用的是高轨天通一号卫星。这项技术确保了用户在中国和东亚范围内,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保持通信连接,即使在没有地面基站覆盖的海上或森林等偏远地区也能进行电话通话。然而,目前这项技术还不支持上网功能。尽管如此,我认为Mate 60手机的这一功能是近两年来商业航天技术走进大众生活的一个重要案例,展示了航天技术如何为日常生活带来便利和保障。

白晓飞:让我们从更广阔的视角来探讨商业航天对我们生活的触动。在原始社会,人们通过感官来感知世界,如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手来触摸和了解山石的硬度、水的温度和火的热度。随着文明的进步,我们开始通过社交网络和信息传递来认知世界,书籍和文字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道理和规律。然而,到了今天,数字孪生和数字化技术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例如,十年前我们习惯于在路边招手叫出租车,而现在我们使用打车软件。这表明,我们已经习惯于利用数字化技术来改善生活品质。

那么,商业航天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是什么呢?商业航天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卫星,卫星具有通讯、导航和遥感三大功能。通讯和导航功能相对容易理解,比如使用卫星电话和导航找到最短路径。

但遥感技术,作为一家从事遥感多年的企业,我们思考遥感如何走进日常生活。遥感技术是承载我们感知数字世界的基础平台和载体,客观反映了我们生存的世界。例如,在旅游时,如果没有遥感数据,我们无法预知天气变化。遥感数据告诉我们云的位置,帮助我们在遇到极端天气时做出判断和决策。有一次我在开车去天津的路上遇到暴雨,通过遥感数据的雷达云图,我知道了雨云的移动方向和可能的停止位置,从而做出了正确的决策。此外,遥感技术还帮助我们评估旅游地点的安全性,比如是否有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的危险。这些技术潜移默化地帮助我们,用数字化的概念告诉我们如何做出更好的选择。虽然遥感技术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还有一定距离,但这样的服务已经在逐步推广,未来有望更广泛地服务于大众生活。

牛旼:我可以补充一些基于导航卫星衍生的小众应用。首先是授时,我们所有的时间实际上都来自于GPS和北斗系统提供的精准授时服务。时间对我们至关重要,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是定位。北斗系统本身就具备定位功能,而且通过天基或地基增强系统,可以实现更高精准度的定位,甚至达到厘米级。这种高精度定位技术在农业领域非常有用,比如无人机精准喷洒农药,就依赖于这种增强型导航定位。此外,在测绘领域,使用北斗信号可以完成厘米级甚至更高精度的测量,如形变监测、大坝监测、路桥监测等,这些都是导航卫星的衍生应用。还有,利用北斗、GPS等导航卫星信号在大气中的折射和反射,可以获得大气信息,作为天气预报的补充,这种衍射技术也是导航卫星的额外应用之一。实际上,这些应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接近,尽管可能大家并没有明显感知到。就像刘总提到的,去年华为手机以及其他一些手机厂商已经集成了卫星通信功能,包括北斗短报文服务。北斗卫星比GPS多了一个短信通道,这在未来的应急通信中非常有用,比如发送SOS信号时可以同时传递坐标信息。去年华为手机的推出,为大众做了一次很好的科普,让人们意识到航天技术已经越来越融入我们的生活。总的来说,航天技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这种联系正在不断加深。

36氪:大家都将2015年看作中国商业航天元年,但早在2002年SpaceX就已经开始尝试商业航天,那么中国商业航天与SpaceX还有多大差距?

刘尚:火箭一直是航天行业中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因为它具有很高的可见度,并且目前看来是天地往返唯一的可行交通工具。SpaceX就是从火箭技术起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涵盖运载、星座服务以及执行国家任务的全球巨头。我们投资过两家火箭公司,其中一家是国内首家成功入轨的民营火箭公司星际荣耀,另一家是箭元科技,它采用了与SpaceX相似的不锈钢液氧甲烷可回收火箭方案。

近年来,随着SpaceX等公司开始建设自己的星链网络,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显著的数据。SpaceX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20多年的持续积累,得到了NASA的大力支持,并在美国商业航天和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这很难复制。去年SpaceX发射了98次,远超中国全年的发射,这显示了发射能力上的巨大差距。

具体来说,火箭技术方面,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已经能够重复使用20次以上,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0多吨,而中国商业航天公司的火箭运载能力还远未达到这一水平,最大的民营火箭公司可能只有4到5吨的运载能力。在成本方面,SpaceX的火箭发射成本已经降至每公斤约3000美元,而中国火箭的成本则在5到10万人民币之间,存在3到4倍的差距。SpaceX还在不断迭代其火箭技术,新的火箭型号运载能力从20多吨提升到100吨、150吨甚至200吨,这将使成本进一步降低。而中国目前还没有火箭公司实现入轨和回收,尽管已经进行了一些实验。

在卫星方面,SpaceX已经在轨道上部署了6000多颗卫星,拥有300多万用户,星链已经开始盈利。相比之下,中国的星座建设才刚刚开始,卫星制造成本也有显著差距。SpaceX的卫星制造成本约为五六十万美金,而中国制造类似卫星的成本可能在一两千万人民币左右。此外,SpaceX的猛禽发动机在外形和性能上都非常出色,代表了火箭发动机技术的先进水平。从燃烧形式到推力,SpaceX的发动机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全流量燃气发生器循环,推力达到280吨,成本却只有国内主流火箭公司的一半甚至更少。总的来说,从火箭技术到卫星部署,中国与SpaceX等国际领先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这包括了材料、发动机技术、制造成本和发射能力等多个方面。

白晓飞 :SpaceX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在于它展示了一种以商业航天为龙头的营销模式或市场模式。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追求低成本和高利润的商业航天模式是可行的。我们客观地承认与SpaceX在技术上存在差距,但我们的优势在于认识到这种差距,同时意识到自己拥有巨大的潜力,因为中国商业航天才刚刚起步。中国的市场需求一旦释放,可能会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也正因为起点较低,我们的增长弹性和曲线可能非常陡峭。

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是盈利能力,所以这种快速的增长速率才是我们最大的特色。我非常赞同刘总的观点,除了火箭的可回收性之外,我们在其他技术上其实并没有不可逾越的差距。我们仍在不断迭代,人才储备丰富,这些人才优势正在逐渐释放,市场化的民营企业将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这些企业敢于创新、敢于试错,机制更灵活。面对如此好的机遇,我们知道未来市场空间巨大,是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的最好时期。

牛旼:从数据来看,去年中国商业火箭共发射了13次,而美国总共发射了116次,其中SpaceX就占了98次。这个数字反映出,中国的商业火箭力量正在迅速追赶美国的国有航天力量,这是一个积极的角度。当然,中国的商业火箭行业起步较晚,大约从2015年开始,而SpaceX早在2000年初就已经开始。

尽管起步较晚,但中国商业火箭的发展潜力巨大。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国的商业火箭公司将开始尝试可回收技术,这将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一旦实现可回收,发射成本将大幅降低,这将影响我们能否将更多卫星送入太空,甚至未来送人上天。我认为,在未来一两年内,中国商业航天将会有显著的变化和突破。虽然我们有较大的差距,但这能激发我们的动力和发展空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不仅有众多的商业航天公司,我们还能够同时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和民营经济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有这么多有情怀的人投身于这个行业,无论是创业者、企业家还是投资人,他们都是中国商业航天持续发展的生机和动力。

36氪:商业航天顾名思义就是要将航天产业商业化,那就必须要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目前商业航天的应用场景主要有哪些?如何通过这些应用场景实现盈利?

白晓飞:商业航天是一个独特的产业,它需要我们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和判断市场价值。这个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制造业、中游的运营和下游的服务。

在制造业方面,零件供应商和芯片制造商向卫星运营厂商提供产品,因此它们具有较为明确的盈利前景。然而,卫星运营商面临更大的挑战,他们不仅需要投入资金购买卫星,还要投入精力进行运营,并且需要找到将成果变现的方法。幸运的是,随着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持和数字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时空产业的核心地位,为商业航天提供了新的价值点。目前,卫星服务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政府和企业,尤其是政府在遥感服务方面有广泛的需求。这些需求具有持续性,随着时间推移,数据需求的频率越来越高,从最初的年度需求发展到现在的季度甚至两周一次。这种需求的增长为上游制造业带来的收益提供了机会。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拥有的数据资源,更在于将数据转化为服务的能力。我们拥有两条技术生命线:遥感服务和时空能力,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打通卫星运营和商业价值变现的通道。至于ToC(面向消费者市场)的潜力,一旦市场打开,可能会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但ToC市场与ToG(面向政府市场)市场有所不同,ToC市场需要更多元的数据源和更复杂的数据处理流程,还需要通过大模型将遥感和其他时空数据转化为生活服务能力。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为各地方、各级别形成一个三维的、动态更新的时空底座,这将是数字经济的真正载体。在这个过程中,卫星产业所获取的数据是最核心的一环。目前,我们的主要盈利能力在于提供全行业的、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服务,这有助于推动卫星运营的持续发展。

牛旼: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商业航天包括上游的制造、中游的运营和下游的应用与服务。正如白总所讲,专门从事卫星运营的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它们是连接上下游的关键。没有积极的运营企业,上游的制造能力就找不到市场,下游的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因此,我们应该向所有致力于推动这一产业发展的企业致敬,包括千帆星座、央企以及航天宏图等。当前,全球正处于太空基础设施建设的初期阶段,类似于20年前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那时,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制造商获得了大量订单,而现在,卫星和火箭的制造商也处于同样的受益地位。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运营商将开始收获利益,就像宏图公司在发射卫星后可以稳定盈利一样。但更大的市场潜力在下游应用层面,就像互联网发展后期出现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一样,商业航天产业也将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机会。

目前,商业航天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大量的创业和投资机会。一旦太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就不必担心用户需求和应用场景,因为用户的创新和想象力是无限的。就像互联网初期没人预料到智能手机和各种互联网巨头的崛起,所以商业航天也将打开前所未有的可能性。现阶段,产业链的闭环尚未完全形成,这需要政府、资本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一旦形成,可以预见将带来全新的生态系统。回看当下我们看到产业链中的某些环节已经开始实现盈利。

刘尚:商业航天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划分,比如按照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或者根据不同的行业如通信、导航、遥感等。牛总和白总分别从这两个角度进行了阐述。目前,中国尚未有商业化运营的统一星座,但以马斯克的星链项目为例,到去年年底已有260万终端用户,今年目标达到540万。这表明,作为太空运营商,他们已经能够通过数百万用户获得数十亿美元的收入。未来,通信卫星面向的是更广泛的用户需求,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用户,这可能涉及到与现有地面运营商的合作,面向ToB(企业对企业)和ToC(企业对消费者)的模式。

另外,窄带通信主要服务于ToB市场,解决形变监测、海洋信息、农林植保、海上船舶信息等即时通信需求。这些应用场景对于即时通信有很高的要求,市场潜力巨大。从产业链角度来看,不同环节的客户类型也有所不同。上游公司的客户可能相对单一,例如提供卫星测控和数据传输设备的公司,其客户只能是卫星公司。但也有一些上游公司,比如材料和元器件供应商,他们的客户范围会更广,因为这些产品既可以用于卫星制造,也可以用于地面设备。例如,龙芯公司生产的芯片不仅用于北斗卫星,也广泛应用于地面的信创领域。火箭公司的客户主要是卫星公司,随着行业的发展,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客户群体。

总的来说,商业航天产业非常有趣,不同环节的公司已经开始盈利,但这些盈利是基于当前产业初期发展阶段的特定需求。长远来看,整个产业的大轮子需要滚动起来,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虽然这个轮子已经开始滚动,但可能还不够稳定和快速。

36氪:当AI浪潮来袭,大模型和卫星之间有哪些可以结合的点?

白晓飞:大模型在将卫星获取的数据转化为服务的过程中扮演着核心工具的角色。它的作用是将卫星感知数据这些枯燥的原始信息,转化为对人类生活有用的知识和服务。在卫星行业,这是大模型最重要的意义。

以航天宏图的天权大模型为例,它是一个典型的遥感智能处理大模型。这些模型解决了如何将遥感数据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何对消费者(ToC)发挥作用的问题。传统上,公众对遥感影像的需求和感知并不强烈,很多人仅仅将其视为一张照片,感觉没有实际用途。然而,通过大模型的分析和处理,我们可以自动提取出森林分布、河流情况、资源分布以及环境污染等信息。大模型帮助我们自动识别遥感影像中的知识,并将其提取出来。

这种应用在我国的资源管理部门已经非常普遍,如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已经使用遥感影像来识别地表资源分布多年。过去,这些工作主要依赖人工逐一判断,而现在有了大模型的帮助,我们可以迅速识别出耕地、林地的位置,以及在不同时间段内发生的变化。大模型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度。天权大模型拥有千亿级的参数量。经过不断的训练,它的识别能力非常强。在为政府提供服务时,例如,可以迅速分析出在2023年到2024年间,某个辖区内有多少耕地转变为林地,或者有多少林地被砍伐。这些都是大模型带来的显著区别。如果是人工分析,我们需要逐一检查每一幅图像,效率远不如大模型。

牛旼:目前在一些特定领域,尤其是卫星的研制、设计和实验领域,已经发生显著变化。过去,很多工作需要通过实物实验来完成,但现在可以大量利用仿真软件系统来进行。例如,热力学实验就可以根据历史经验和参数,转化为仿真模型,在虚拟系统中进行模拟,这不仅节约了卫星研制、设计和实验的成本,还提高了整体效率。

以SpaceX为例,其能够快速迭代的原因之一就是大量应用了数字化手段,也就是目前所强调的数字孪生设计或模型系统工程(MBSE)理念,来研发、设计和测试整个航天器。这涉及到海量数据的积累和沉淀,并结合数字孪生、数字卫星、数字航天器等底层引擎,加快迭代过程。总的来说,通过仿真技术、数字化设计和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卫星研制领域的工作效率和成本效益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为航天器的快速迭代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刘尚:实际上,传统的卫星工作模式是将拍摄到的所有数据都传回地面,这有时会导致传输通道拥堵,并且增加传输成本。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卫星的数据处理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在拍摄过程中,卫星可以先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或者利用当前所说的大模型进行预处理,只识别和提取所需的目标信息。这样做的好处是,卫星不再需要将所有无用的数据一并传回地面,从而减轻了卫星本身的传输压力,也减少了星上存储的需求。这种智能化的数据处理方式,使得遥感技术在星上就可以进行初步的智能化处理,提高了效率和数据处理的针对性。

简而言之,通过在卫星上应用智能化技术,如图像识别和大模型分析,可以有效地筛选和处理数据,仅将有用的信息传回地面,这样既优化了传输效率,也提升了数据处理的智能化水平。

36氪:降本增效是行业永恒的话题,商业航天有哪些有效的降本增效方法?

白晓飞:商业航天产业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是如何降低成本。成本问题不仅包括火箭的运输成本和制造成本等客观因素,还有接收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运营能力和数据服务能力等其他方面,这些方面存在大量的压缩空间。需求的不统一和多样性导致数据服务无法统一,例如政府客户、自然资源领域和应急管理等部门的需求各不相同,这使得卫星运营规划难以制定,造成资源浪费。

此外,数据处理的效率也需要提高,目前的过程包括接收数据、处理、形成服务到推送给客户,这一系列流程需要更高效的技术支持。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需要更高效的卫星数据和遥感服务技术处理方法,以及更高效的运营机制和更智能的遥感服务。在服务领域,降本增效的关键在于智能化,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效率,其中提高自动化水平是重中之重。公司正在致力于搭建名为PIE-engine的平台,希望通过这个通用性的遥感处理软件来解决大部分的遥感问题,从而减少数据处理的工作量,降低成本。同时,研究的天权大模型旨在提升遥感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提供更接近成品的服务,类似于“预制菜”,以标准化服务来降低成本。

除了技术迭代之外,遥感数据处理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降本增效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企业需要以市场为导向,而市场是由需求驱动的。当前面临的挑战是需求的多样性,只有当供给侧足够强大时,才能引导需求。目前,卫星产业和遥感服务尚未达到可以引导需求的阶段,因此需要专注于技术迭代,通过技术进步来影响和引导需求。同时,公司希望将主要服务于ToG(政府)的能力释放出来,逐步满足ToB(企业)和ToC(消费者)的需求,并通过技术引导和规范需求,实现更高效的服务。这需要时间来逐步实现。

牛旼:从SpaceX的发展可以看出,它是商业航天领域的一个非常典型的降本增效案例,也是一个行业标杆。其成功的核心在于创新。创新不仅仅指技术层面,SpaceX并没有进行本质性的技术创新,而是采用了不同的技术组合应用,或者创造了新的产品形态。例如,SpaceX的可回收火箭,它并不是一项新技术,而是一种成本结构的变革,将火箭从一次性使用转变为可重复使用,类似于飞机的燃料成本模式,颠覆了传统的产品结构。

创新的关键在于定义一个创新的产品,这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和技术的成熟度,以及如何结合现有技术进行创新和突破。国内许多优秀的商业火箭和卫星公司也在进行类似的探索。例如,未来宇航自2022年起开始研发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如空间飞行器,它结合了火箭的大推力和空间机动变轨能力,以及卫星的长期轨道运行特性,有望在未来的太空运输中发挥作用。

除了技术创新,数字经济也是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关键。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其最大的优势是编辑成本接近于零,可以无限复制并提供给更多用户,而成本相对固定。因此,如何将数据产品以固定的成本推广到更多用户,是提高效率的另一种手段。总的来说,商业航天产业的降本增效需要在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突破,通过创新产品和数据服务来满足市场需求,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刘尚:在商业航天领域,我们看到许多优秀的企业在尝试不同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过去9年里,中国的商业航天在产业链构建上取得了从0到1的突破。民营企业开始证明自己能够制造火箭并成功发射,例如,许多火箭公司最初都是从固体火箭开始,证明他们的制造和发射能力。但对于卫星公司而言,由于每颗卫星的客户和需求都不同,卫星制造往往是定制化的,这导致成本难以降低。只有通过定型批产,才能实现成本降低。例如,千帆星座的建设不仅为中国带来了移动互联网星座,也对整个行业的成本降低起到了推动作用。有了大量订单,企业可以进行批量生产,从而降低成本。

从投资角度来看,我们会不断追问企业如何推动商业航天成本的降低。我们关注那些在市场上找到好的位置或发展良好的公司,这些公司通常在技术、重复使用技术等方面有所追求。例如,火箭公司都在尝试不同的回收方式,以实现大型可回收火箭的目标。卫星公司则通过批量化生产和产业链整合来降低成本。一些公司通过整合上游产业链,优化供应链,从而降低成本。此外,还有一些公司通过研发新材料、新配方和新工艺来降低成本,如火箭上的防热材料。在投资时,我们关注公司是否有与众不同的创新之处,因为仅仅能够制造产品是不够的,下一步是如何更高效、更经济地生产。商业航天要实现商业闭环,最终要面向终端用户,如果成本过高,将无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36氪:从2015年至今,我国的商业航天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那接下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牛旼:自2015年至今,商业航天产业已经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周期。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商业航天企业得到了像刘总这样的投资人的资金支持。投资是推动这些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同时,近两年来,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投资也在这一领域逐渐增强。从过去的经验看,从现在起到未来的5到10年,商业航天产业预计将继续蓬勃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以及资本市场的关注,都在向这一领域集中。

对于商业航天企业来说,现在已经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即商业化阶段。在第一阶段,企业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技术和产品是可行的;第二阶段的重点是证明自己的商业模式也是可行的,即不仅要能行,还要能挣钱。这个阶段的挑战包括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市场化,以及如何达到下一个发展的里程碑。

在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企业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考核标准。例如,火箭公司在成功发射后,接下来需要考虑如何实现火箭的可回收性,提高发射频次。卫星公司则需要考虑如何降低卫星制造成本,实现批量化生产,同时保证卫星的性能和可靠性。对于应用服务公司,挑战在于如何使卫星数据更加普及,甚至达到ToC(面向消费者)的层面。这不仅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总的来说,商业航天企业需要在确保技术可行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证明自己的商业模式,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最终实现市场化和商业化的成功。

白晓飞:当我们展望商业航天的未来时,首先要从宏观角度审视这一行业。随着人类进入数字化技术感知世界的阶段,我们预计未来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将更多依赖基础时空数据或遥感数据。在这个大趋势下,我们未来的发展战略应该是处理好增量和存量之间的关系。增量意味着不断扩展市场规模,寻找新的潜在客户。这解释了我们为何采取全球化布局策略。例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内市场上已相当成熟的遥感服务几乎是空白,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充市场的同时,我们也要在国内市场尝试从ToG(面向政府)向ToC(面向消费者)转型,这是增量市场的一部分。

而存量则要求我们凸显和凝练核心竞争力,除了降本增效之外,最终落点在数字经济上。市场价值、经济价值和产值将通过用户价值来体现,因此,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使我们的遥感服务多元化和普适化,适应数据向知识转化的过程。我们已经习惯了碎片化知识的时代,需要将遥感服务普适化、大众化、碎片化和精细化,让用户在短时间内快速理解如何应用这些服务。

我们认为增量和存量的并重是未来战略的关键。在增量上,我们将寻找海外市场和ToC市场;在存量上,我们将不断凝练原创服务能力。这将帮助我们吸引资本市场的青睐,并证明航天宏图能够盈利并推动数字经济的循环。如果仅遵循上游、中游、下游的商业策略,短期内成本压力很大。但我们现在尝试构建一个全产业链的生态系统,覆盖上中下游,这将有助于降低成本。我们希望为数字经济和商业航天市场模式树立一个典范。我们已经在实践这一战略,例如与巴基斯坦签订了2亿合同,提供智慧农业服务,将国内的遥感服务赋能到巴基斯坦。这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也是我们未来战略的一部分。总的来说,除了对这个行业的情怀外,我依然对商业航天充满信心,相信它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刘尚:作为聚焦航空航天和新材料方向的产业投资机构,我们非常看好中国的商业航天。从行业萌芽到现在逐渐走向前台,商业航天已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两会议题,许多地方政府也在重点发展这一新生产力领域。这一趋势是明确无疑的。在投资策略上,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与产业深度融合,我们不希望仅仅作为外部投资者,追求快速变现,而是希望与产业紧密结合,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判断行业趋势,还能为被投资企业提供实际的赋能和帮助。

我们聚焦商业航天作为重要的投资方向,并着力构建涵盖火箭、卫星、星座到应用的全产业链投资组合。我们希望所投资的企业之间能够互相帮助,比如在订单需求上互相撮合,或通过我们与总体单位的良好关系,为这些企业提供服务平台和资本纽带,促进企业间的交流和协同作用。

我们与企业家保持良好关系,帮助他们从技术专家转变为市场参与者。许多商业航天公司的创始人原本在体制内,对技术非常擅长,但在面向市场时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我们搭建的平台旨在帮助他们快速融入市场,理解技术产业化、企业发展的规律,避免重复过去的错误,使技术到产品化、规模化、市场化的过程更加顺畅。作为投资者,我们深度参与行业的发展,并希望推动中国航天和商业航天的发展。我们的目标是作为行业参与者,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CEO锦囊」商业航天专场是由36氪&未来宇航共同策划,接下来还有更多商业航天主题直播,我们希望嘉宾们的真知灼见和实战经验能为创业者们提供更多解法,共同书写中国商业航天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