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了联检站 基隆灯塔重新开放
交通部航港局所属的基隆灯塔,在拆除废弃且无文化资产价值的入口处联检站后,以全新面貌重新开放民众参观。(张志康摄)
今年1月开放民众参观的基隆市定古迹基隆灯塔,在拆除已废弃且无文化资产价值的入口处联检站后,以全新面貌重新开放民众参观,即日起,民众可轻松走到有124年历史的灯塔,遥想基隆港的曾经及见证现今繁华。
去年底基隆灯塔完成修复再利用工程,增设公共厕所、休憩平台和史迹解说站,今年1月10日开放参观,成为交通部航港局第22处开放参观的灯塔,不过,因为位于园区入口的联检站已废弃,经完成文资评估程序后因不具文资价值展开拆除作业,近日完工重新开放。
航港局指出,不熟悉基隆灯塔的民众,可利用智慧型手机扫瞄现场告示牌上的QRCode,就能够跟着R虚拟导览员「灯塔职人阿守」的介绍,一同体验灯塔历史风貌、饱览基隆商港风情以及远眺汪洋中的基隆屿。
基隆灯塔并不算高,塔高仅有11公尺、灯高40.2公尺,坐落地点位于基隆港西岸,在白米瓮及仙洞间的万人堆鼻岬角上,被称为「万人堆」主要是在清朝时期,仙洞以北的海岸上,海中有无数奇形怪状的礁石,犹如万人立于海中沐浴,另也称为「罗汉岩」,不过现今已经是基隆港西岸的30号码头,当年的景色只能靠想像。
西元1899年、日本明治32年,在日籍技师大泽正业主导下,日本在万人堆建造基隆灯塔,并于1900年2月24日竣工、4月1日点灯启用。原本的基隆灯塔是砖砌圆塔,不仅是台湾在日据时期完成的第3座灯塔,也是第1座砖造灯塔。
原本基隆灯塔四周为截去东、北两直角的六边形平面,做为发电机室及灯器仓库使用,在台湾光复后一度为海军的瞭望室,1963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构造,呈现出目前所见到的圆锥形塔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