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分析-AI PC正夯 品牌将优先布局商务机种
(更多产业分析请扫QR Code)
2022年1月~2023年12月Windows系统市占率
AI PC产品举要
随着硬体的迭代与系统需求,推动AI PC成长。图/本报资料照片
随着AI应用需求增加,资料中心势难满足庞大的运算需求,使得运算分配势必转换,基于个人化应用与隐私安全,因而构成AI PC的必要性。由于严谨的Edge AI应用,将回归至终端的AI PC,借以落实分散AI伺服器的工作量能,并且扩大个人化AI应用的可能。据此,以微软(Microsoft)要求的40 TOPS为AI PC算力基础的新品,可望于2024下半年陆续出货,待CPU产业龙头英特尔(Intel)于2024年终推出Lunar Lake后,2025年才可望见证更快速的成长。
从作业系统来看,Windows 11将Copilot融入系统当中,可视为系统原生AI应用的起始点。Copilot将有助于提升整理、归纳、总结或草拟等工作,让使用者专注于创造性的工作。相对于ChatGPT打开大众对AI应用的认知,Copilot则是提供专业用户更多实质有感的效率提升。根据微软公布的《工作趋势指数年度报告(2023 Work Trend Index:Annual Report)》显示,已导入Copilot的企业反馈意见,约有70%使用者工作效率提升,77%认为一旦尝试过Copilot便会持续使用。
依据市场统计,Windows系统仍以市占率高达67.46%的Windows 10为主流;Windows 11仅有26.52%。微软预计于2025年10月14日停止支援Windows 10系统,将逐步推升Windows 11的市占率,并随着硬体的迭代与系统需求,推动AI PC成长。
换言之,为数众多的Windows 10系统使用者皆可视为AI PC之潜在用户,但受限于作业系统、使用需求与价格,消费市场尚未产生强烈需求。此外,由于AI并非破坏式创新产品,而是循序渐进的发展路径,故AI PC仍有待软体应用发展,推动使用习惯转变,故预期2024年AI PC应是以软体应用为主要发展方向。
■硬体架构定义AI PC,NPU成为必要条件
从硬体架构的发展脉络来看,过去PC产品以CPU+GPU为主流,且以x86架构为主,并由微软与英特尔形成Wintel生态系。尽管x86架构为长期主流,但随着基于RISC的Arm架构效能提高,同时兼具低功耗、晶片体积小,成本较低的发展趋势。
基于微软在PC市场中的关键地位,以及系统软体的需求,使处理器中NPU成为必要。微软亦持续强化对Arm架构设备的Windows作业系统支援,强化系统于Arm架构的软体相容性,透过降低记忆体与I/O的消耗,并优化使用者体验,推动Windows on Arm的发展。
目前市面已公布名为AI PC之产品如超微(AMD)、英特尔、高通(Qualcomm),抑或苹果(Apple)处理器上皆以「CPU+GPU+NPU」为架构,全面进入「混合架构设计」时代。尽管苹果最新MacBook并未称自家产品为AI PC,但基于M3的架构与效能,已能够满足AI运算所需。
■产品内建AI功能,笔电品牌厂软硬体齐到位
AI应用并非完全创新,2023年以前有些产品已有AI应用,并以优化工作效能、电池效率、降低能耗等,让硬体达到最佳运行状态。随着硬体架构转变,NPU能协助平衡CPU和GPU的运算压力,也让PC能实现更多AI应用。
而随着英特尔公布Meteor Lake系列处理器后,多家厂商公布搭载Meteor Lake处理器的产品,并透过软体中的AI功能来示范应用,且品牌厂各自另有内建的AI功能。如宏碁Acer PurifiedView、Acer AlterView、Acer PurifiedVoice,提供优化画面、音讯与生成图像等AI功能;戴尔Dell Optimizer可透过机器学习掌握用户的使用习惯,例如充电、电池效能、萤幕亮度等;HP则预计于新产品中搭载自家软体平台Z by HP AI Studio,以协助简化用户客制化个人AI项目。
不过,因AI PC属于新兴细分市场,加上应用软体仍待发展,定价也较高,TrendForce预期应是以商务机种为优先,也因此厂商会针对商务应用为产品特色。例如联想于2023年12月公布ThinkPad X1 Carbon AI,为首款搭载Meteor Lake处理器的旗舰商务机,提出知识管理、内容创作、办公服务与设备管理共四大通用办公场景,并强调专业文字、影音、图像创作、编辑与编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