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无力易跌倒「肌少症」缠身 及早就医「这样做」有效改善病况
长辈无力易跌倒「肌少症」缠身,及早就医「这样做」有效改善病况。(示意图/Shutterstock)
北荣玉里分院精神部医师廖英智说明「预防肌少症」呼吁长辈重视。(北荣玉里分院提供/王志伟花莲传真)
台湾老年人口结构快速成长,国发会推估到2025年将进入「超高龄社会」,长者健康照顾除了慢性病管理外,老年「肌少症」也是长辈普遍的现象,台北荣民总医院玉里分院医师廖英智表示,许多人误以为肌少症就是年纪大了的自然现象,但出现无力、跌倒等征兆,应该尽速就医,要按照医师指示,是可以改善病况的。
亚洲肌少症小组(AWGS)共识,透过量测小腿围(小腿最粗段)来进行肌少症的筛检。(北荣玉里分院提供/王志伟花莲传真)
使用SARC-F问卷,评估肌力、行走、从椅子上站起来、爬楼梯是否状况、跌倒次数等项目。(北荣玉里分院提供/王志伟花莲传真)
医师廖英智指出,肌少症(Sarcopenia)是指随着年龄增长,骨骼肌肉质量与力量流失,降低身体活动能力的现象,在老化过程中,身体机能会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多数老年人身体活动量减少,也较容易导致肌肉流失、肌力下降及肌肉功能降低,就会形成肌少症。
他说,肌少症可分为原发性和次发性,若找不到特定原因,仅因年纪老化造成的肌少症称为原发性肌少症;次发性肌少症则包含疾病、身体活动量不足、营养不均衡等。
全球老年肌少症比率约为10%,台湾社区长者的肌少症盛行率则为3.9至7.3%,并随年龄老化有增加趋势。廖英智提供民众两种检测指标,透过量测小腿围(小腿最粗段)进行肌少症的筛检,男性小于34公分、女性小于33公分,则有肌少症风险,评估肌力、行走、从椅子上站起来、爬楼梯是否状况、跌倒,检测肌少症风险。
廖英智说,即使是高龄者,仍必须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及热量,肉类的摄取可以瘦肉为主,配合鸡蛋、牛奶、豆浆等,来减少脂肪过量。另外最好增加「阻抗型运动」,举哑铃、弹力带做伸展、擡腿等运动,晒太阳也有助于身体合成维生素D,能促进肌肉强度与身体功能表现。
他说,许多人以为肌少症只是年纪大了的自然现象,但若出现无力、跌倒等征兆,应该尽速就医检查确认,只要按照医师指示,能获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