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购车引纠纷 维权难题怎么破?

人民网记者 周倩文

原本谈好的免息贷款,提车时却遭车商临时设置门槛;定购的原装高配版车型,最后却变成低配加装版;汽贸店打着4S店的幌子在车展上售车……

一段时间以来,网民多次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反映,在车展上购车时,遭遇车商“花式”套路,不仅影响购车体验,遭遇财产损失,而且维权难。

谈好的免息不兑现

“我是去年12月31日,从武汉一个名为车博汇的车展上支付定金购车的,没想到提车前,遇到了层层阻碍。”近日,在留言板上反映购车问题的李先生向记者介绍,当时展台销售人员称可以无息贷款,并且价格相当优惠,他当即就支付了1万元定金,签订了购车合同。

在提车时,店内销售人员告知李先生,他没有武汉户籍,且在武汉没有房产,办不了无息贷款,只能在指定的小型金融公司办理商业贷款,要承担超过2万元的利息。同时,店方告知这一总价不包含购置税,李先生还需额外缴纳。

李先生给记者算了算账:这款车指导价为18.59万元,优惠4.10万元,选择白色外观额外加2千元,购置税1.50万元,保险5千元,上牌费5百元,总费用为16.74万元。首付6.74万元,第一次交了1万元,第二次交了5.74万元。

“车展上谈好的厂家免息贷款,交完钱就变脸,还说总价里不含购置税,我问他这1.50万元是什么,他们也答不上来。”李先生说。

在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协调下,李先生最终获得了免息购车的资格,但因此前所付款项没有明确具体项目,只得缴纳了购置税。今年4月,在等待了4个多月,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后,李先生终于提到了车,但他要求赔偿等诉求未能实现。“专程到武汉车展买车,以为买车有保障、优惠,没想到优惠没享到,‘套路’一个接一个,太亏!时间拖得这么久,新车再次降价,我更亏了!”李先生说。

车展购车纠纷频发

记者查阅留言板发现,过去一年多发生在武汉的类似投诉事项就有十余起。

2024年4月,一位市民留言表示:“自己去年在武汉某车展上付了定金,卖方当场承诺免息贷款,后面又以征信不达标为由,要求办理贴息贷款或在车上加装GPS定位器,或者以高出2万元的价格全款购买。”

今年5月,武汉市江岸区网民留言称,自己向一家经销商定购一款汽车,并支付了1万元定金,签订了购车合同。第二次准备去交首付、签贷款合同时,却临时被要求加价1.3万元。该网民要求退还定金,遭到拒绝。江岸区市场监管局回复称:经调解无法达成一致,建议该网民寻求司法途径解决。

2024年7月熊女士投诉称:“在武汉车展上,汽贸店冒充4S店,选定的车辆与实际提车车辆不符,减配严重,签订合同有诱骗行为,霸王条款。”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复称:“经现场调解,被投诉方提出终止调解,根据《市场监管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决定不再受理。”熊女士对此结果表示不满意。随后有网民跟帖:“解决了吗,我也被这家公司骗了。”

遭遇类似事件的消费者在感到“失望、无助”之余,也不禁发问:公开举办的车展,由哪些部门监管?消费者遇到不公正待遇,如何维权?

购车纠纷谁来管

李先生在留言板反映后,武汉市汉阳区商务局、市场监管局两部门跟进。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李先生的投诉案件,该区根据《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由主管部门——区商务局主办,区市场监管局协办。在我们协调的过程中,如果消费者和汽贸店无法达成一致,消费者就只能走司法程序。”

武汉市商务部门工作人员告知记者:“车展是市场行为,只有展会中含有首次引进的进口商品或以政府名义主办的展会才会通过商务部门,所以目前大部分的车展都不需要通过我们审核。”

根据《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商务部门对汽车销售及其相关服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消费者车展购车遇到纠纷是否应该找商务部门投诉,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商务部门没有执法权,一旦消费者发生纠纷,建议联系市场监管局协调解决。”

负责受理消费者投诉的市场监管部门有关人员说:“对于车展上出现的购车纠纷案件,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只能采取协调的方式处理,希望商家能退一步,尽可能满足消费者诉求。如果协调不成,消费者只能诉诸法律手段,走司法程序。”

“无论是商务部门还是市场监管部门,均应当在法律法规的授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的程序行使行政执法权。”湖北松之盛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魏云霞认为,县级商务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的汽车供应商和经销商有监督和管理的职责,市场监管部门则应确认该经销商在虚假宣传、企业信息登记、侵害消费者权益等方面是否有违规行为。

魏云霞提醒消费者,在车展上订车前,要仔细确认商家资质,排除假冒4S店等弄虚作假行为。一旦出现纠纷,应及时固定、保存证据,联系展会举办方、展台租赁方、销售或品牌方协调处理,也可以向12345热线投诉,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