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静的器物 展现杭州「精器神」
展会现场的看板。(杜国平摄)
参展作品之一。(杜国平摄)
展会现场,参观者陶醉其中。(杜国平摄)
参展人的介绍。(杜国平摄)
手工金属锻造。(杜国平摄)
参展作品之一的茶器。(杜国平摄)
匠人作品在浓浓的书香中展示。(杜国平摄)
烟斗的作者为杨志敏。(杜国平摄)
杭州图书馆,被「酱爆」了。先擦一下口水,此「酱爆」非彼「酱爆螺蛳」、「酱爆鱿鱼」等杭帮菜,而是一场很别致的展览,在图书馆3楼的文献馆,皮件、团扇、青花瓷流苏胸针、手工烟斗、小提琴、古董绣片包,还有带着麻布纹理或纸张褶皱的瓷器,以及宋明风格的古典首饰、红木质地的花器与茶器等。
脑力全开的匠心手作在书影墨香之中静静陈列,展示创意中最迷人的可能,散发着跨越时空的沉醉气息,不少借阅者都看得走神,忘了还有还书这件事。
坚持原创还原初心
展览由杭州图书馆、每日商报社联合策展,参展匠人共有17位,全部被发掘自杭州,年轻,颜值清亮。有趣的是,他们大多来自各行各业,有教师、平面设计、应用心理、金融师、家具设计等,展览中所有器物都是匠人独立完成。对于手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聘请再好的设计师,都不可能百分百还原自己的初心。而初心却是作品最触动人的部分。
千姿百态的背景,发自内心的由衷喜爱,使他们从票友成了匠人,创作亦呈现出不落俗套的丰富:瓷片可以和银完美融合;纨素的团扇与缂丝、刺绣相得益彰;因为爱情,一把提琴完全拴住了一位青年……原来,生活本可以如此有质感,匠心与当代生活并不违和,它是有迹可循的,就看你是否用心。
这是杭州首次集中举办关于手艺人、设计师的作品展,地点摆在杭州图书馆更是首次。本次参与展览的17位手艺人、设计师,他们擅长的领域各不相同,或是专精于某种材质,例如铜银、皮革;或是某项工艺,比如锔瓷、制香。相同的是,他们是都坚持原创设计,有一颗极致的匠心,而每一份匠心手作背后都是一盏故事。
例如首饰设计师钱锺书小时候坐公车,姊姊疾呼:「钱锺书!钱锺书!快过来!」
满车人都斜睨着鄙夷,那目光分明是:哪来臭不要脸的?其实,他爸爸姓钱,妈妈姓钟,至于父母是否因《围城》结缘,就不得而知了。
这位钱锺书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专业,他坚持用老件镶嵌,设计带有浓烈的宋明风格。曾有客人不慎摔断了一只白玉手镯,他将断玉做成一对金镶玉手镯和一个精致的挂坠,重赋灵魂。
古董绣片包设计师张岱恩,做了10几年全职太太再重拾大学时代的艺术梦想。美丽的古代绣片可以有更具实用价值的形式继续伴随今人的生活,因此,她以不完整的中国古代绣片为材料,剪裁光阴,制作各式女士包。
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
匠人故事各具千秋,在此不一一赘述,你真的应该亲自去走一趟,并收获意料之中的震慑。用一句时髦的话说,这就是他们报复平庸的方式。
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杭州为中国大陆首个「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这是一个美妙的开端,足以说明,大陆的手工艺匠人及创意文化,已获得国际认可。
精神决定社会密度
2015年4月起,杭州日报集团《每日商报》「杭州匠人.酱爆」团队开始打造「酱爆」平台,花1年多的时间,从杭州民间找出这些卧虎藏龙,目前匠人名录已有厚厚60多位,以沉静的艺术形式,展现杭州匠人的匠心、匠品,「酱爆」成了杭州城市的新名片。
在此,节选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对「匠人精神」的深度解读:「匠人精神一定是物、心与技的完美合一,是人力与心智力量的综合体现,我们今天在强调互联网+的时候,也强调中国制造2025,这意味着,树立伟大的匠人精神,依然是大陆国家发展的重要根基。工匠精神最终将决定社会的质量与密度,匠人所创造的物、心和人的联结,使我们从浮躁回归平实,从平庸走向崇高,从粗糙走向精致,从漠视走向尊重。」有理由确信,在创造与凝固中,你必将获得与「永恒」互动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