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奇祿當年住日本官舍反對改建 今故居能保否?

北市温州街52巷7号是首任文建会(今文化部)主委陈奇禄故居,目前文资人士抢救中。记者何定照/摄影

北市温州街曹永和故居因都更遭拆,该故居斜对面的日本官舍是首任文建会(今文化部)主委陈奇禄住所,之前也遭认为无文资价值。不过陈奇禄儿子、国立体育大学副校长陈国仪提出新的纪念建筑提报书,强调父亲许多对台湾具重要意义的文化政策都是在故居内酝酿而成,期盼各界认可此故居价值。

台北市府文化局表示,针对新事证,已排10月邀文资委员重新现勘。

陈国仪在提报书指出,陈奇禄从1975年担任台大文学院院长至1988年从文建会主委卸任间,都住此巷7号官舍,也是他对台湾整体文化做出最重要贡献的期间。包括1978年担任行政院政务委员,负责全国文化行政政策规画拟定及方案推动;1981年负责筹备文建会并担任首任主委等。

陈国仪说,陈奇禄在此期间,不但引进文化资产概念,成就台湾首套文资法,在保全古迹外,也查访民间礼俗、仪典、传统艺术并遴聘重要艺师,予以纪录传承;还提出加强文化及育乐活动方案,国家两厅院、传统艺术中心、各县市文化中心等都在他任内规画执行。同时也努力接轨国际,宣传台湾文化。

「在台湾文化还不是主流的时代,陈奇禄技巧性、计划性地保存推展台湾文化,非常不易。」陈国仪表示,如果国人肯认台湾文化的重要性、肯认陈奇禄对台湾文化的贡献,就应重视此故居的价值。

他说,当年众多台湾重要艺文工作者都在周间晚上及周末,造访这栋官舍,大家常喝红茶聊到半夜。「多少重要的台湾文化法案、决策,就是汇集各方专家学者、各艺术领域工作者的意见,在此处酝酿形成!」陈国仪等家人当时也常在旁泡茶款待,亲眼亲耳看见听闻。

陈国仪也强调,他们一家住这期间,没有外传所谓失火之事,都保存原貌。当年官方曾想将此处改建公教住宅,鼓励现住者若配合改建,即可优惠认购,但陈奇禄与其他教授一致认为应保留具特色之原有房舍,全舍弃私利、拒绝改建,可叹现在又遭都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