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消失的老西门车站

打西门车站路过。

——今天的编辑 彭主任

坐62路公交,即将路过花牌坊街和一环路相交的十字路口,机器语音播报:前方到站,西门车站。眼睛本来盯着手机屏幕,从这一刻开始,头转向窗外,眼睛四处扫视,熟悉的大楼建筑等,总让人有话要说。

当然不会发现作为汽车站的西门车站,从2002年完全关闭算起,西门车站已消失了22年,车站原有的班车迁往方向更西的、三环边上的茶店子客运站。消失归消失,并不妨碍老成都依然视西门车站为重要的参考坐标。

站在车站附近一环路的十字路口,前后左右,全是西门的经典区域。时间倒回二三十年前,从郫县(今郫都区)犀浦、金牛的土桥沿着成灌公路往城里方向走,经金牛宾馆、茶店子、五里墩、营门口儿,过西门车站才算进城。

直走过一环,顺着花牌坊、八宝街、西大街继续深入城市中心,抵拢倒右拐,很快能到天府广场。一环两侧,一侧可到沙湾、火车北站;另一侧,是充满市井烟火味的抚琴小区、青羊小区等。

西门车站不能算城西的中心,但很长一段时间,四通八达的它又胜似中心。只要西门车站的名字响起,足以让人想起老西门的车水马龙。

老辈子都清楚,98年前的1926年,西门长途汽车站就诞生了,这是成都最早的汽车站。1942年12月15日,成都市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开通,也和西门车站息息相关。

在乡农市街打开老西门车站

现在以公交站名字出现的西门车站,在岚庭家居旁。岚庭家居的背后,有半条乡农市街。街的另一半在一环路的另一边、迅驰大厦背后,需从十字路口绕行。

街道隐没在高楼中,如果不是文化地标的介绍牌,已经很难想象这里曾是老西门车站的大本营。街名里的乡、农、市等字,透露出车站曾经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它在成都城墙的外部,介于城乡结合部之间,周围满是农田。

“四乡农民来集市”,乡农市街逐步的热闹繁华,多少和西门车站的出现有些关系。西门车站的出现,又不得不提到四川省第一条公路——始于老西门、直达灌县(今都江堰)的成灌公路。

1925年,历经十二年艰苦曲折的修建,成灌公路正式贯通。有明显的客运需求,1926年,成灌长途运输公司顺势在老西门修建起西门车站。那二年辰,不管是张大千还是谁,只要坐车去灌县,没有不从西门车站出发的。

开行早期,由旧车改装而来的班车条件极为艰苦,时速仅25公里,车厢内的座位是长的条凳。还好,上面垫有稻草,成都人硬是将硬座爆改为软座。

新中国成立前的西门车站到底长什么样子,留下的历史影像不多。更多成都人相对熟悉,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门车站和乡农市街。

狭窄的街道上,大量是砖木结构、铺满瓦片的老房子,挤满豆花饭等各类旅馆和餐饮小店。那时,除旅客常到西门车站乘车,车站派出所对面,时常也停满拉粪水的架架车、马车、牛车等,乡民将西门车站周围作为吃饭修整的中转站。

一张关于西门车站的经典老照片上,还能明显看到数辆拖着辫子的电车停在西门车站上。自1962年1路电车通车后,成都前后开通了5条线路的电车。其中就包括来往在九眼桥和西门车站之间的2路电车。

川大的学生要去灌县,一般都会先坐2路电车到西门车站。在无轨电车的站台上等车,车什么时候到,坐惯了的人很有经验,只要抬头看见头上的电缆在晃动,就知道电车即将到站。

电车开行了二三十年,1996年的一天,随着九眼桥上空低沉的汽笛声响起,很多人都在此见证全成都最后一班铰接无轨电车驶向西门车站。至于公共汽车,4路、11路等都成为西门车站最早一批的公共汽车。

车站旁的十字路口

四面八方都是西门经典记忆

如果将老西门车站旁、一环路上的十字路口视为象限的原点,我们姑且可以将白芙蓉宾馆、迅驰大厦和华凌婚纱摄影器材城等划为第一象限。省文化馆、华龙大厦等是第二象限。红星兔丁、消防站、无机校等则构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则是岚庭家居、省档案馆、财贸学校等。

第一象限内,如今依旧打眼的迅驰大厦,蓝色的幕墙,很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风格。过白芙蓉宾馆,看到大厦,就知道即将抵达西门车站。

90后女孩@茜倩 曾经每个周末都要赶公交从犀浦到迅驰大厦的望子成龙学新概念补英语。两千零几年的成都教培市场,属望子成龙和名师堂名气最大。公交卡里的钱不够,又去一楼的一心堂大药房充公交卡。

@丸西 在上大学的时候,也爱往车站旁的华凌婚纱摄影器材城跑,在楼下省女摄协会的活动空间办过影展。

商家在华凌租铺面的同时,多半也会在迅驰大厦设办公室。至于老辈子,多半都知道金港商城二楼的天涯歌舞厅,曾连锅开了多年。

迅驰大厦的名字是后换的,更早以前,大家都叫它国贸大厦。国贸大厦门口曾有一座经典的飞马雕塑,如今不知道身处何方。大厦外墙上,国营成都川西饭店的招牌也不知道在哪一年被取消。

西门车站、迅驰大厦、华凌的背后,有两座学校不得不提。一座是金牛区实外高级中学,据说是在乡农市学校的原址修建而成。

隔壁的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老成都更喜欢简称为聋哑学校。全四川历史最悠久、超过百年的特殊教育学校,就是它。

特教学校,前身为1922年创办的中西慈善团盲哑学校(后改名为成都基督教盲哑学校)和1938年创办的私立明声聋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两校合并为成都市盲聋哑学校。

私立明声聋哑学校的创办者是罗蜀芳。1933年,罗蜀芳从中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烟台启喑师范学校学习归来后,她便将一生精力投入到成都特殊教育的事业中。

1971年特教学校搬到西门车站旁,很多学生还曾在学雷锋活动中到西门车站清洗公交车。

第二象限内,华龙大厦楼顶的中式庭院,风格特别,总会引起路人的注意。大厦内,也有酒店等。至今仍有网友在打听,是否有同学和自己一样,曾在华龙大厦上面学过理发和美甲。

华龙大厦和省文化馆背后,有一条抚琴西北街。第一次经过的时候,非常好奇,这个地方怎么会有如此多的民族商店、酒店,不是都集中在红牌楼、武侯祠附近吗?答案也可以从西门车站找到。

作为成都往西最早、也是最重要的通道之一,汶川、红原、若尔盖等阿坝州的民族同胞经成灌路,经常在西门车站上下车、中转。

有便利的交通,对应的人群,自然有适合商业发展的土壤。这也是为何西门车站附近,还有大量其他的生资市场,有点像火车北站和荷花池的关系。

第三象限内,有极其有名的红星兔丁。铺子虽小,逢年过节,生意依然火爆。主要是买习惯了,把现在的味道和以前的味道相比较,老顾客多半不太满意,略感失望。

消防队也是老资格。花牌坊街扩路占了消防队的部分位置,现在路过,它依然十分打眼,就像华兴街上的消防站那样。那二年辰,西门人上学放学从消防队路过,都喜欢打望帅气的消防员。

无里所在的位置,曾经有一家国营成都三江鞋厂。作坊式的生产,三江鞋厂生产的布鞋一度全国畅销。更有名的还是无机校,也就是现在成都工业学院在花牌坊的校区。附近居民,喜欢将无机校当作游乐园。游个泳,打场球,西门少年,在此流下青春的汗水。

回到十字路口,岚庭家居所在的第四象限里,西锦国际因极其夸张的梯户比,总是遭到居住者和外卖员的吐槽。在西锦国际修建起之前,这里是博美商场。再往前追溯,小世界商场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过。

小世界商场距离花牌坊小学很近,学生路过商场就自动放慢脚步。零食诱人,玩具新奇。只能看一看,能够买得起的,只有老街铺子上的搅搅糖、大头菜。

比小世界商场还要早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就有的酱园厂。酱园厂的豆瓣一绝,据说,三洞桥的邹鲢鱼,曾经只用这家酱园厂的豆瓣酱。

酱园厂本是私人的,后来变成了公私合营,再后来,不知下落。和省档案馆隔着一条西林巷的花牌坊小学的原址,还是学校,只是在世纪初并入了石笋街小学。

西门上的田野、老街和老车站,在二十年前就成为过去式。每每路过,同一个坐标上,老成都人还能调动记忆,透过熟悉的街名、老店、老学校等,尽力在脑海中复原出往日生活在西门的种种。

老西门车站就像巨鲸,虽然陨落,但仍持续对城市区域产生影响,时不时仍有大巴习惯在老西门车站旁停靠下客。

当然,如今坐车去川西,更多还是去茶店子客运站。一品天下、迎宾大道,甚至文化宫,随时也挤满包车去汶川阿坝徒步的驴友。地点分散,都在大西门的范围内。

至于越往花牌坊的深处走,越靠近市区的方向,开了几十年的烟火美味越多。可能不如抚琴、玉林等大热,花牌坊私藏的美味,也够随时唤醒财贸学校和无机校学子的记忆。

你有什么西门车站、花牌坊周边的宝藏美味,对哪个老板儿影响深刻,欢迎留言,我们争取改日再单独出一期好吃的。

今日编辑 | 彭主任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花车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路过恩波格斗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