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风电危害鲸豚族群 全台首本水下噪音评测书发表
近年来台湾开发离岸风力发电,因施工打桩产生噪音,恐冲击鲸豚生态和渔业经济。(国立中山大学提供/袁庭尧高雄传真)
中山大学海下科技研究所助理教授魏瑞昌5日发表《鲸声鲸视必修课》,该书是台湾第一本完整介绍鲸豚生态调查与水下噪音监测评估工具书。(国立中山大学提供/袁庭尧高雄传真)
《鲸声鲸视必修课》是台湾第一本完整介绍鲸豚生态调查与水下噪音监测评估工具书,首度揭露鲸豚遭离岸风场开发、船舶噪音的危害。(国立中山大学提供/袁庭尧高雄传真)
近年来台湾开发离岸风力发电,因施工打桩产生噪音,恐冲击鲸豚生态和渔业经济,中山大学海下科技研究所助理教授魏瑞昌5日发表《鲸声鲸视必修课》,该书是台湾第一本完整介绍鲸豚生态调查与水下噪音监测评估工具书,首度揭露鲸豚遭离岸风场开发、船舶噪音的危害,再度唤起海洋保育意识。
魏瑞昌表示,当人们谈论环境污染,噪音问题一向敬陪末座。他举例,垃圾增加、河流变色、珊瑚礁白化、景观遭破坏,视觉上立刻有冲击,容易引发关注,但噪音已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水下噪音更难体会,容易被忽视。中山大学海洋声学实验室1998即启动研究,直到近年西岸开发,濒危的台湾白海豚族群数量不增反减,遭逢保育危机,才逐渐成为核心议题进入大众眼中。
《鲸声鲸视必修课》一书中提到,鲸豚是海洋生态食物链中顶级掠食者,分布范围广,食物种类多样,作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指标生物,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的平衡及稳定起着关键的作用。鲸豚倚赖听觉和发声来呼唤同伴,借此产生社交、繁衍后代等行为,若长期遭受水下噪音干扰,轻则累积生理压力,受听力遮蔽影响而失去栖地,改变游动路径、频繁换气,重则造成鲸豚听力阈值的损伤、搁浅或死亡。为有效保育鲸豚族群,需要一套科学、准确且可行的水下噪音监测评估工具。《鲸声鲸视必修课》这本工具书以科学研究成果,提出监测评估方法,有助于大众了解鲸豚的生态习性及其对水下噪音的反应,共同思考水下噪音对鲸豚族群的潜在风险,有更积极的作为来减缓影响。
湛翔智表示,25年前跟随魏瑞昌老师开始研究水下噪音,曾调查过船舶、风浪碎波、海洋内波、白海豚及鱼类叫声等各项数据,也曾经参与台美国际合作实验。他指出,我国日渐重视水下噪音防治,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已于112年公布水下噪音指引,但仍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特别是大家对水下噪音问题的认同度。他花了2年多才写出《鲸声鲸视必修课》,前半部为鲸豚生态调查科普,后半段则可补足台湾近十年来进行环评时,对于水下噪音问题评估与防治的不足处。他从数十份离岸风场开发的环评承诺发现,大多数过程只在乎是否有测量数据,却没有详实地评估影响情况,并追踪累积影响问题,再进一步改善管制方式,盼能有效地保护海洋动物。
魏瑞昌强调,离岸风电让社会大众关注水下噪音问题,然而船舶噪音才是海洋环境污染的主因,由于世界人口快速增加,经济活动频繁,船舶噪音也逐年递增。在各项研究计划的调查成果中可以见到,海洋声景受到人为干扰严重,除了鲸豚外,其他海洋生物如底栖鱼虾、海龟、经济渔获等,也会受水下噪音干扰,像是河口发声鱼类石首鱼会被各种船舶噪音遮蔽。鲸豚栖息在近海海域,其物种丰度减少和族群灭绝速度,意味着近海生态受到威胁,连带影响海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