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海龜中毒事件頻傳 醫揭超高死亡率:活下來也恐有後遺症
尚吉巴(Zanzibar)奔巴岛(Pemba Island)9日惊传食用海龟中毒。示意图,记者赖昀岫/摄影
外电报导,印度洋群岛上的「奔巴岛」昨传出食用海龟中毒事件,造成8名儿童和1名成人毒发身亡,当地不时会传出食用海龟而中毒,称为「龟毒素中毒」。专家指出,海洋毒素中毒大致可分3类,轻则出现肠胃道症状、喉咙痛等,大多会在一周内恢复;严重者可能昏迷,甚至死亡,死亡率介于65%至100%,即便活下来也可能有后遗症。
尚吉巴(Zanzibar)奔巴岛(Pemba Island)9日惊传食用海龟中毒,造成8名儿童和1名成人毒发身亡,另外有78人送医治疗。海龟在当地是料理,不过时不时传出进食海龟肉而中毒,称为「龟毒素中毒」(Chelonitoxism)。
台北荣总职业医学及临床毒物部主任杨振昌表示,国内目前尚未生过食用海龟中毒事件,临床上对于海龟毒素的毒性未知,不过美国「国家首都毒物中心」(National Capital Poison Center)资料指出,这个毒性可能和蓝绿菌(cyanobacteria)有关。
杨振昌表示,国内常见的海洋性毒素包括常见的河豚毒素,以及海葵毒素、热带鱼毒素、麻痹性贝类等,其中麻痹性贝类与海葵毒素的毒性很像,都是以神经抑制、神经肌肉麻痹为主,也会有肠胃道症状,这些多半被认为和蓝绿菌有关,症状方面,快则数小时出现、慢则好几天后才发生,症状依照严重度可以分为3个等级:
※程度最轻微:可能在几小时到几天内发生,病人只有肠胃道症状、喉咙痛、冒汗等,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死亡风险,约可在1周内恢复
※第二级:可能在中毒后1至2天,出现嘴巴发炎、讲话不清楚、食道或胃溃疡、昏睡、肾脏衰竭、电解质异常等,恢复期约3周
※最严重:在中毒后1至3天开始出现症状,严重者会昏迷、多器官衰竭、肾脏、肝脏与呼吸功能异常等,死亡率介于65%至100%,即便活下来也可能有四肢瘫痪等后遗症。
杨振昌说,这类海洋毒素目前无解毒剂,即便烹煮也无法去除毒性,医疗上以打点滴、监测肾功能与电解质、插管、洗肾等支持性疗法与症状治疗为主,以河豚毒素为例,会导致呼吸衰竭,如果及时送医插管、使用呼吸器,撑过24小时就没有太大危险,但是太晚送医会有死亡风险,整体死亡率约1成。
杨振昌表示,麻痹性贝毒素中毒事件这几年很少发生,过去曾在东港发生过食用「西施舌」后中毒,不过后来都有相关监测;热带鱼毒素则有接触零星个案,例如食用鲷鱼后中毒,常见症状包括肠胃道症状与神经症状等,多半为冷热感觉异常等类型,和河豚中毒状况不太一样;海葵毒素则曾在台中发生中毒事件,会造成患者肾脏衰竭、高血钾等。
杨振昌指出,最常见的海洋毒素中毒,都是民众自行捕捞为主,自己去抓钓容易发生问题, 如果从市场买的渔获,风险相对较低,不过有些热带鱼毒素中毒的民众会反应,自己以前吃过相同的渔获都没事,这是因为有些鱼的毒素属于季节性,像河豚毒素就是出现在每年10月到隔年3月,不同种类、不同季节都有差异,提醒民众要留意相关细节。
杨振昌解释,有些人会有严重神经症状,目前报告大多在医疗资源不那么充分地方,例如马达加斯加、坦尚尼亚、菲律宾等地,有些说法认为,大多发生在医疗资源不发达的地方,导致病人送医没办法的到好的治疗,因为这类海洋毒性目前没有解毒剂。
部分患者刚开始对于恶心、呕吐、舌头刺痛等症状不以为意,当变得更严重时才送医,往往已经太晚, 国外最早在1697年就有相关报告,中毒情节最大的一篇,是来自马达加斯加的报告,共有571人中毒、81人死亡,还是有一定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