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人生中场更自在 看岁月给你的礼物
「100%这么小,怎么看得清楚?」她理直气壮地回答。她常抱怨:「名片上的字小、书上的字小、药瓶上的字小,大家都能看清楚吗?」身边的年轻人沉默不语,脸上闪过理解与悲怜。
岁月不饶人。曾经对「老」报以同情的年轻人,现在却成为被同情的对象。哀乐中年,正式来到。
上有老去的父母,下有还需拉拔的子女,是家中主要的经济来源,「角色多、责任重、压力大,中年是辛苦的一群,很少有自己的时间,就像橡皮筋拉到紧绷,连好好睡一觉都是奢侈,」昱捷诊所临床心理师杨雅明观察。
工作仍是中年生活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心境却已不同。「工作不见得不顺利,但过去二、三十年,成功、失败都经历了,有一定的阅历后,会重新评估工作的意义、自己的价值,心里出现很多疑问:要继续这样的生活吗?该把握转换工作跑道的最后时机吗?能如何转变?」长青木心理咨商所所长林茹鸿指出。
「中年是人生的第二个青春期,是充满希望的,这是一个真正可以做自己的时刻,」法鼓文理学院人文社会学群副教授杨蓓乐观看待中年,「可是要达到做自己的阶段,必须要先做很多事,那些事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可以帮助我们检视过往的历程。」
诚实面对中年的考验,破茧而出,才能迈向后半生。
父母老了、子女离巢,关系要调适
张曼娟的父母2年前开始健康出状况,一次次送急诊,「我知道一直守护我的父母亲愈走愈远了,现在撑住这个家的是我,用尽力气保护他们的是我,」她在《我辈中人》中道出许多中年儿女共同的体悟。在担忧与焦虑父母健康的同时,儿女往往也意识到自己老了。
林茹鸿说,面对、接受父母老去、不再是自己的依靠,是中年人必修课。「在这过程中,体会到生命的消逝是必然的,其实我们也在这无常变化中。不妨提醒自己:既然生命必然朝向尽头,现在有什么是我可以把握、珍惜的?」
子女离家求学、工作,从Facebook才能知道近况、传LINE讯息常已读不回,中年人在空巢期常觉得失落,很难接受孩子不再像过去一样需要自己。
林茹鸿建议,认清孩子现在需要什么,给他需要的东西,而不是一直强塞给他不需要的。比如孩子可以独立出入了,父母却非要开车接送,而且不让孩子拒绝,这就可能不是孩子需要的。
填补空巢失落,父母需要有自己的生活,多培养兴趣,「不管几岁,还是可以跟社会交流。」
也别忘了「经营」跟自己的关系。
作家丘引认为,学习独立是一辈子的功课,不管单身、离婚、丧偶、已婚,「再亲密的家人、子女,有一天都会离开你。学会独立,才有真正的自由。」她从20岁就开始自助旅行,从没参加过旅行团。「学习独立,从一个人看电影、上馆子、旅行开始吧,」但独立并不代表孤立,「需要帮助时还是要开口。」
别被金钱、物欲绑架,心安更重要
「存到X千万,退休生活才能随心所欲!」理财广告让人焦虑,觉得若是没存到那么多钱,晚年注定凄凉。
林茹鸿却提醒「现在」的重要。「当然需要理财,但不建议寄望一个遥远的目标,甚至为此焦虑。把重心放在现在如何安身立命,你现在觉得安然、幸福、身心健康吗?如果都没有,将来如何享受财富?何不现在就享受心灵的财富?」
「断舍离」是值得按赞的生活态度。林茹鸿看到许多中年朋友愈来愈懂得慈悲喜舍,不再一直买新衣、换新车或更大的房子,「不是买不起,而是分清楚『想要』和『需要』;不只想到自己,也想到地球的负荷太大了。」
滋养灵性,度过人生低潮
杨雅明中年丧子,有3年处于忧郁,是信仰抚平了她的伤痛。
「从基督教的教义来看,人去世并不是不见了,他们去了另一个世界,在那里看着我们,将来我们会团聚。」
中年后的许多遭遇、变故,不是世间学问或过去的经验可以帮上忙的,她深深体会到灵性与信仰的力量,「它可能是宗教,也可能是一些人生哲理,可以提供正向的想法、支持你走过挫折、抚平创伤。」
不看失去的,看岁月给你的礼物
从冻龄、逆龄、无龄等辞汇,可以看出社会大众多么不愿提「老」。
其实中年人需要的是「认龄」,承认年龄、接受老去,「不要一直看逝去的青春,多看从岁月中得到什么:人生阅历有没有帮助自己更有智慧、更成熟、自在、豁达?如果都没有,会是很好的警醒:你要拿什么过下半生?」
丘引不染发,开心接受头发变白,反倒是同学会时,同学看到她的白发很生气:「你为什么不染头发?这会让你年轻10岁!」「为什么要染?我坦然接受年龄,」她爽朗笑道。
「中年以后,很多东西不断在流失,所以更要珍惜当下,珍惜拥有的,」杨雅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