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持续「高烧」!三峡水库「空调」失灵?专家曝主因
川渝持续「高烧」,要让三峡水库背锅?图为今年7月三峡水库枢纽九孔泄洪迎战2号洪水。 (新华社资料照)
大陆央媒《中国科学报》5日报导, 立秋已近一个月,大陆川渝地区仍持续摄氏40度「高烧」不退,个别地区气温高达摄氏45度。一些人认为,天气持续高温与三峡大坝有关。有自媒体引述2002年《重庆晚报》消息,称「三峡水库蓄水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天然空调』。现在这个『空调』是不是忘了加氟」?
《中国科学报》报导,长江流域水文水资源研究方面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湖所)研究员、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副站长李云良受访指出,三峡水库水体对周边环境的确会产生冬暖夏凉的「空调」效应。水库或湖泊的热力性质与陆地有较大差异,水体的比热容更大、蒸发耗热多,会在白天吸收和存储更多太阳辐射的热量,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到了晚上,存储热量会缓慢释放出来,带来「夜暖昼凉」效果。有「冬暖夏凉」效应。三峡水库具有「空调」效应,但对气温调节作用没有那么大。需要注意的是,引起降温效应的主要是水库存储的水体。
李云良称,他们和其他学者研究结论都表明,三峡水库建成后,能使周边地区夏季日平均气温降低摄氏1至1.3度。对周边地区夏季日最高气温的降低影响较大,最高可降摄氏2度左右。同时,有研究表明,三峡水库蓄水之后,宜昌冬季平均气温上升了摄氏1至2度。它的降温范围主要是水库周边约2至10公里。
李云良表示:2002年《重庆晚报》关于三峡水库调温效应的报导,首先,并无所据,南湖所也曾特别就这一新闻辟谣。
其次,水库降温作用是有限的,并且三峡水库水体距离重庆市区有一定距离,所以三峡水库对城市的温度或城市公众的体感温度影响是有限的。
李云良指出:江西鄱阳湖的「空调」效应,比三峡水库强一些。研究发现,鄱阳湖可使夏季白天气温降低约摄氏2度,影响范围能够达到周边10至40公里,范围和强度明显大于三峡水库。
李云良解释,这种差别,影响因素非常复杂。三峡水库是河道型水库,水面狭长,水域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而鄱阳湖则是宽浅型湖泊,水体面积达3000至4000平方公里。研究证实,鄱阳湖这种宽浅型湖泊的降温效应相对更强一些。
至于如何客观看待三峡水库和川渝地区温度之间的关系。李云良认为,应该从大尺度气候系统视角来看,这是一个全球性、系统性的问题。极端高温事件的发生是由大尺度气候环流系统决定的,局部地区下垫面回馈对气温只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近几年,长江流域多发极端高温事件,主要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加强,比如近期南京、南昌、武汉等几大「火炉」城市气温都在摄氏35度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