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米食傳統滋味 鬆糕、狀元糕

蒸煮米食时升起的袅袅炊烟,揭开一场令人目眩神迷的稻米变身秀序幕。

【图/文.台湾光华杂志】

飘散着蒸气的小摊位,为空气染上一丝米香,卖得是一个个身着朴素外衣的纯白米糕,在这片小小舞台上,展现出米食的美丽与珍贵,还有稻米经历时光打磨后,所展现的无限可能。

飘散着蒸气的小摊位,为空气染上一丝米香,卖得是一个个身着朴素外衣的纯白米糕,在这片小小舞台上,展现出米食的美丽与珍贵,还有稻米经历时光打磨后,所展现的无限可能。

米,作为台湾岛住民主要粮食的证明,最早可追溯至4,000年前;明朝将领陈第1603年所着《东番记》,观察到当时原住民有「无水田,治畬种禾,山花开则耕,禾熟拔其碎粒」日常活动纪录,足证稻米与这座岛屿的关系并非一时一刻。

而随时代更迭,尔后渐丰的文字纪录,更让人窥见,稻米在台湾常民生活、宗教祭祀、岁时庆仪,乃至生老病死,皆占有一席之地。

稻米的不败地位

若综观现代台湾的饮食偏好,口感Q软、弹性适中的粳米,又称蓬莱米,烹煮成白饭、粥品,是最常用的米种;支链淀粉量相对低、结构松散的籼米,也称作在来米,适合加工再制为碗粿、米苔目和米粉等小吃;糯米因其黏稠弹润的特性,是粽子、年糕等嚼劲十足米食的最佳原料。

值得一提的是,粳米于近代发起「碗中革命」前,籼米长期是餐桌主角,支撑台湾人日常三餐,也作为点心等额外热量的原料。

而米粮的不败主食地位,全因台湾潮湿温暖的气候,孕育出一年至多三获的丰盛稻米产量,使各阶层民众皆能轻松获得,也连带让米成为先民营养摄取的不二选项。他们不但吃原型,也尝试将米透过磨粉、制浆团,并混入糖等原料,制成各式米食,作为出外工作时易携带、止饥的粮食。

市场里的肉粽、碗粿等咸点,或是草仔粿、红龟粿和酒酿等甜品,皆是常见的米食小吃。

昙花一现的美好滋味

制作这类米食,多数人会认为以大火炊蒸即可,但实际上,米食的制程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许多制糕师傅都深有体会。

鹿港老店玉珍斋副总经理王文敏指出:「面粉含有蛋白质与麸质等,制程至多几小时内便可完成;米食则可能因火候、湿度等变数影响,最多可能需要好几天才能完成。」因此,在制作米食时,师傅们总要仔细观察米粒状态,才能精准掌握每一道工序,尤其是在「生米煮成熟饭」的关键时刻。

米粒主要成分淀粉经过蒸煮、焙炒等糊化过程后,其体积与黏度发生质变,使刚出炉的米制品色、香、味皆达到最佳状态。然而,一旦错过最佳赏味时机,米淀粉将逐渐老化、干裂,即便回热也无法恢复最初的美味。

是故,台湾人常说的「趁烧紧食,冷去就无好食矣。」(台语,意为「趁热吃,冷掉就不好吃了。」)并非单纯的提醒,是因为米食的香甜难一蹴即成,也非永不消逝,惟有来到在地,才能品尝到这些昙花一现的传统好滋味。

研发推车、改名「糕拐状元糕」,潘恩平为陪伴他成长的小米糕,穿上新衣装。

状元糕,底「嘉」啦

蒸笼里飘着米香的一顶顶小帽子,相传是一位上京赶考的书生,为筹旅费而被创造出来,金榜题名后,他将此进献予皇帝,因而受御赐「状元糕」一名。

然而,对嘉义市民众来说,「民族路那间」、「来去买管仔粿」或许更为亲切。在他们口中,这两个名词指的都是位于嘉义市民族路上的民族状元糕,自1995年以来,小摊贩一直以状元糕和酸梅茶为主要贩售商品。

目前接手家业的第三代潘恩平从小跟着外婆和妈妈在摊前帮忙,对于状元糕的制作流程再熟悉不过。他迅速且流畅地在碗状模具中填入米粉和馅料,接着放在冒出蒸气的蒸炉孔,待十余秒后,白米受热而呈半透明,这时状元糕便算是大功告成。

流程看似简单,其实暗藏许多眉角,「做状元糕最难的部分是模具处理,再来就是备料,尤其是米粉干湿度的掌握。」潘恩平指出,模具以柚木磨制而成,看重的是其质地坚韧、耐水耐酸特性;模具正式使用前、每日营业准备时,更皆需经适当处理,才能耐得住长时间炊蒸。

另外,经泡水、磨浆、成团、磨粉四大加工步骤后的蓬莱米粉,在制作前也需保存于低温环境,避免其发酵、发霉;倘若进入室温环境,也要多加留意水份变化。潘恩平解释,「因为太湿会导致米粉沾黏模具,太干则会无法吸收水份。」其他需注意部分,包含米粉填模时不可用力压,和恰如其分的炊蒸时长,因为过熟米粉会糊化如米粥口感,反之则会生硬难咀嚼。

说起制作状元糕的细节,潘恩平侃侃而谈,难想像平日的他,其实还身兼舞者、木工师等多重角色。或许也因其多重斜杠的身份,使他对被视为传统点心的状元糕,有无穷无境的创意与想法。潘恩平接手家业的八年间,将「民族」改名「糕拐」,自创折叠式摊车主动走入人群,未来更将规划以店面和摊车共存经营模式,带着状元糕走出旧时代框架,以新风貌跃上舞台。

任佳伦与郑匡佑夫妇在松糕制程中加入机械辅助,希望减轻老师傅制作时的体力负担,惟标志的手敲松糕等关键步骤,仍坚持以人工完成。

是创新也是传统的松糕

另一个在地传统米食点心,是「外省人厨房」南门市场特色小吃──手敲松糕。

水蒸气直冲模具里,约数十秒,职人便眼明手快地将木制小碗倒扣。「叩、叩、叩」,有节奏的敲打声响后,是一颗颗刚出炉的白嫩松糕,飘出雅致的稻米与馅料香味。

原本专属南门市场老顾客共同记忆的声响,如今从合兴壹玖肆柒传出,回荡在午后迪化街街头,吸引许多游人,驻足店铺门前想一探究竟。

「这是什么?」许多客人问上的这句,表现出现代人普遍对松糕的陌生。合兴糕团店第三代任佳伦和郑匡佑夫妇创立合兴壹玖肆柒的初衷,即是希望可以让现代人重新认识松糕。

为传统穿上创新外衣,与迪化街商圈的新旧融合风格不谋而合;正门口的橘色布帘、品尝松糕时附上的竹签,还有缝制在礼盒上头的红线等,是夫妇俩为松糕穿上的大稻埕戏服。

而戏台上的主角──松糕,以小巧精致的模样粉墨登场。郑匡佑透露,为了研发雕刻迷你松糕模具的机器,两人走遍食品展、机械展,历经无数次失败,才终于打磨出能成功蒸出小松糕的灵魂模具。

松糕好吃的另一关键,还有白米磨制的过程。经选、洗、泡后的蓬莱米,磨制成粉并过筛后,填入模具炊蒸出美味松糕。恰到好处的颗粒大小,是松糕软绵细腻的关键,但糕体缩小后,却成为放凉即硬化的问题来源,「因此我们过筛时微调米粉颗粒大小,成功维持住保水度,也创造出相对Q弹的口感。」郑匡佑说。

在父亲任台兴的支持下,两人自2016年持续为传统松糕辟出崭新路径。多种花形模具,使松糕绽放出圆形外的无限可能;大胆尝试黑米、紫米和红米,再包入秋栗、红豆与芝麻等香甜内馅,不论老幼都为之惊艳;近年更与义式料理主厨跨界合作,推出异国风味的咸松糕,并搭配台湾在地精酿啤酒,为传统米食穿戴欧美风貌,「研发不同口味、与不同产业合作,都是希望可以让松糕在更多地方曝光,也让更多人能认识合兴。」郑匡佑如此期许。

他更分享,有年轻人带着父母来大稻埕吃松糕,才意外发现原来他们早已知道,这一小块的糕点成为两代人对话的桥梁,「如同我们在创新中,找回与父母对话的空间。」郑匡佑说。

混合米和糖的米食,从过往追求止饥,逐渐发展为精致、高雅的小巧点心。 (林格立摄)

长出宝岛形状的台湾米食

若追溯米食发展历程,搭起传统与创新之间的桥梁,或许也是古今每位糕点师傅持续戮力的方向。鹿港古谚云:「拿笔的吃凤眼糕,拿锄头的吃牛舌饼。」见证台湾米食经时光研磨,从过往单纯作为充饥的食物,逐步走向精致化和在地化的轨迹。

王文敏指出,除大火炊蒸外,糕点师傅也尝试以其他方式制作米食,例如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祭祀拜拜供品──糕仔仑,以每日一小时、连续三天的「水烟」细细炊蒸,成为松软中带些嚼劲的小糕仔;由糯米粉制成糕体的冬瓜糕,同样也是在细小蒸气炊煮下,使包覆甜蜜冬瓜馅的糕饼皮具有许多人爱不释口的麻糬口感。

长期观察、研究华人米食文化的她进一步指出,米食也因风土关系而出现不同习俗,王文敏举例,台湾丧仪时亲友赠送的甜米糕,在中国则是一种常见的慰问礼物。

台湾米食的「进化论」,随着技术改良、添加当地原料及风土差异等因素,柔软地融入风土文化中,沾染宝岛色彩。如今,米食的传统由新一代承接,续写米食新篇章,让全世界旅人都有机会能到此一「尝」朴质的美好滋味。

台湾润饼里包的材料,展现各地食物的特色与家族传承的口味。 (林格立摄,萧郢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