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资本 助力生医新创

证交所董事长林修铭出席「创新资本领航,共创明日独角兽」分享会。图/证交所提供

台湾证券交易所为壮大台湾资本市场价值,以「双主板」引擎驱动创新动能培育在地独角兽,证交所董事长林修铭日前出席一场生技医疗分享会中指出,目前创新板有17家挂牌企业,其中4家来自生医领域;鼓励更多指标性企业成为上市家族的成员。

证交所上周举办今年第一场「创新资本领航,共创明日独角兽」交流分享会,邀请产官界集思广益,为新创伙伴打造友善募资及投资环境,与证交所携手同行,迈向资本市场。

金管会证期局副局长高晶萍致词时指出,透过资本市场提供生医业者发挥的舞台,并持续提供稳定资金流,有助于创造企业价值、产业永续发展,更让台湾成为孕育未来潜力独角兽的摇篮。

政策打造友善环境

资方搭桥拓展国际商机

台湾生医产业具竞争优势,2023年市值突破1.6兆元,其中上市柜及兴柜的生医企业达224家,去年营业额共7,554亿元。国发会产业发展处副处长陈琼华指出,政府透过政策落实,包含加强培育及延揽生医跨域人才、优化法规环境、提供租税优惠及国际链结等措施。

接着,台杉投资生技基金合伙人沈志隆表示,目前台衫投资生医科技领域累计有32间公司,有7成是台湾企业。未来将持续深化台湾生医业者与国际的链结,特别是挖掘在新药及创新医材具国际竞争力的团队,促成更多生医跨国合作案例。

迎接生医新世代

借助挂牌登板扩大经营

证交所董事长林修铭提到,2021年证交所开设「台湾创新板」,希望以「双主板、双引擎」的以大带小模式,提升生技产业发展,目前创新板有17家挂牌企业,其中有4家来自生医领域;鼓励更多指标性企业成为上市家族的成员,证交所会持续扮演推动形塑新经济产业的平台,一同壮大产业发展。

近年生技产业市值的成长令人瞩目。2021年上市市值为2,750亿元,2023年底达5,111亿元,截至今年6月18日,续创新高已达7,352亿元,远超过当初设定的5,000亿元目标。

对此林修铭提到:「登板的企业可以运用多元的财务工具,更理解市场运作模式,对于公司治理从长远角度有所助益,我们的目标是3年内,将生技产业市值占比提升总占比的2%。」。

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荣誉副所长曾惠瑾说,生医企业有「三高」特性:高度监管、高含量知识产权及高研发成本带来的高风险。建议在募资或并购过程,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及法律事务所的咨询,以落实尽职调查。

此次分享会邀请两家上市代表,分享顺利挂牌上市的成功心法。保瑞董事长暨集团执行长盛保熙认为,迈向资本市场的审查阶段,除评估是否掌握核心技术,也会调查企业内稽内控、与股东关系等条件,因此,他认为,明确规划走向资本市场后的营运蓝图,积极与投资人及股东沟通是不二法门。

钻石生技投资董事长暨中天生技集团创办人路孔明则表示,不论是主管机关或投资方,都重视公司的公司治理策略、商业/获利模式、退场机制、风控能耐等关键指标,尤其生技产业的经营风险系数较高,这部分需向证交所及各界股东说明清楚,展现公司的差异化优势。

擘划创新资本蓝图

登板预备选手做足准备

证交所总经理简立忠说,一般板以「资本额+获利」为核心条件,适合已有稳定获利的公发公司;至于创新板是以「市值」为核心,更看重发展潜力及未来性,例如掌握核心技术但仍处研发阶段、尚未有营收的新药研发公司,可选择创新板提早进入资本市场把握先机。

次对谈分别邀请三家处于「不同」阶段的生医业者,分享选择登板的动机。已登上创新板的沛尔生医创办人林成龙指出,受到国际合作伙伴对财务资讯的严谨要求,认为登上创新板有助于取得厂商信任,又能透过发行股票来留住人才。也因为公司成立第一天就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落实稽查,申请登板过程才能在短短六周就通过。

已明确规划各类新药研发、临床发展路径,预计登上一般板的育世博执行长萧世嘉指出,他们采取产线多元化组合策略,以降低公司营运可能的风险。之所以选择在台湾挂牌而非美国,主因美国上市的申请费用相对高(约台湾的10倍),且上市后监管规范框架相对比台湾缺乏弹性,因此选择台股作为走向资本市场的第一步。

预计选择登创新板的互贵兴业,是提供电子医材代工(CDMO)服务的指标性业者,共同创办人暨执行长郭加泳指出,十年前创立公司在写商业计划时候,就把IPO设定为明确目标,也因为有具体方向更能凝聚组织人心。加上医疗电子的供应链运作模式,比起消费性电子更讲究长期稳定,若能取得登板资格,有助于维系与海外供应商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