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提升劳参率比扩大引进移工更重要

政府须千方百计提升中高龄劳参率,才是解决台湾人力短缺的正办。图/本报资料照片

近日有关我国将与印度签署劳务合作备忘录(MOU),引进印度移工一事,引起广泛讨论,劳动部长许铭春日前表示,引进的数量还未确定,外传要引进十万名印度移工是假讯息,有关移工的引进,劳动部会严格把关,她要大家放心。但面对国内各行各业缺工严重的问题,主管机关除了澄清假讯息,似乎仍未找到有效的解方。

自1988年国内缺工率升至7.1%,非仅产业人力吃紧,连公共工程也缺工,次年首度开放移工参与重大公共工程,为纾解制造业缺工,自1992年也开放制造业引进移工,但仅限于高耗能、高污染、高危险的产业。随后为吸引业者投资,申请移工的门槛持续放宽,加以高龄化长照的需求,我国所引进的移工总数,十年来(2013~2022)已由48万人升至72万人,成长速度不可谓不快。

我国所引进的移工以越南、印尼分居前两名,各有25万名,菲律宾15万名,泰国6万多名,何以此次要引进印度移工?原因在于东南亚日渐发展,薪资水平逐年成长,加以面临高龄化,人力外流意愿降低。此外,日本近年由于老年化加速,劳动力严重不足,也开始放宽移工申请门槛,在亚洲移工供给趋缓,需求日增的情况下,引进移工的难度升高,只好另找新移工来源国。

自1990年代引进移工开始,我国移工政策一直定位在移工是做为「补充性」人力,而非「替代性」人力,政府千篇一律地强调,移工的引进非但不会抢国人的工作,反而因为他们的加入,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话说来动听,但补充性、替代性不易认定,因为给的薪水低,国人不来做,如此引进来的移工即属补充性?然而如果企业愿意给高薪,马上有人做,这又怎能算是补充性?这说明,薪资是关键。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处于实质薪资负成长的局面,七年前民进党在野时嘲笑马政府主政下的台湾,实质薪资倒退15年,如今蔡政府同样出现实质总薪资负成长的情况,反映不论谁执政,薪资成长缓慢,甚至停滞已成常态。何以如此?这和来台移工逐年成长,让业者习惯低劳动成本,以致降低调薪意愿是否有关?值得研究。

人情之常,当有移工可用,配合度又高,支付的薪水又低,企业自然是乐于申请移工,在劳动市场上,由于移工的加入,企业何必花高薪去雇用国人?长此以往,国人的薪资自然是难以成长。虽然各业劳动条件不同,情况未必都是如此,但综合各业的平均薪资长年处于这个困局,自非偶然现象,不能不加以注意。

犹记得,七年前竞争力大师波特、美国联准会前主席柏南克先后访台,他们都被询及台湾实质薪资倒退一事,两人皆表示惊讶,百思不解,何以竞争力未带动薪资成长?何以经济成长率比人口成长率来得高,实质薪资竟未成长?他们所百思不解的情况,直到今年依然存在,今年前九个月我们实质总薪资负成长0.78%,从马政府直到蔡政府一直有这个情况,在我们准备引进印度移工之际,对此问题有必要重新检视。

我们认为,以台湾如今劳动参与率相对各国明显偏低的情况,有缺工风险时,优先该做的,不是引进更多移工,而是提升劳参率。以2022年而言,台湾劳参率59.2%,低于南韩的63.9%、日本的62.5%、新加坡的70.0%,甚至连美国、德国、英国都远在台湾之上,细看各年龄层则会发现,台湾在49岁以下的劳参率仍与各国并驾齐驱,但自50岁以后则远远落后。

统计显示,50~54岁台湾劳参率76.3%,同年龄层的日本、南韩仍达87%、80%,继而55~59岁台湾59.6%,日本、南韩仍达85%、76%,再往下60~64岁台湾劳参率已降至39.6%,日本、韩国仍高达75%、64%。这说明台湾有许多的闲置人力,可以纾解人力吃紧的局面。政府该做的是去了解,何以他们不愿投入劳动市场?若是法规上的问题,就应该修法,鼓励也好,奖励也好,总要千方百计提升中高龄的劳参率,才是解决台湾人力短缺的正办。至于劳参率确实已升至日、韩水准,还缺人力,这时才适合增加移工的引进。

我们认为,摆在政府前面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引进移工来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一个是升劳参率来改善缺工的困境。前者自然是比较容易,但必然有副作用,而后者恐怕连提升一个百分点都很难,但却是万全之策,长久之计,这是攸关台湾百年大计的大事,几位总统参选人必须思考因应之道,于未来执政时方能做出正确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