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开始,走上领奖台
第十四届全运会结束后,上海女排队长张磊宣布退役,媒体用“最后的跑动接应”、“全能战士”、“全运会活化石”等称谓作标题,惜别这位在排坛坚守了20年的前国手。
终于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张磊一直想去看极光,还没来得及订张机票,她选择了转型为上海青年女排教练,开始学习和执教上海青年队。圈内很多前辈都认定,她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教练。
张磊一直在怀疑,自己哪点特质适合做教练?但她是一个极度专注当下的人,她立刻把自己定位成不触球的排球场“第7人”,从离开球场到带队执教两年时间,带领上海青年女排0708组拿下U17全国女排冠军赛冠军,并且在同年的全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公开组排球女子U16组别,率队勇获该组别学青会冠军。中国排协公布的最新一期U18集训名单中,张磊出现在了教练组成员一栏。
20岁、30岁、40岁,张磊从球员转型教练,但她对于排球的热爱、冠军的渴求以及女排精神的传承一如从前。
从0开始,走上领奖台(来源:界外编辑部)
1秒
“我们那届女排,在片子里只闪现了1秒。”
张磊伸手比划着1,顿住了,没有往下说。这句话在夜晚的小茶馆里格外清晰。
她所说的片子,是电影《夺冠》。作为前情铺垫,2012年伦敦奥运会1/4决赛,中国女排最终2比3惜败的镜头一晃而过。竞技体育靠成绩说话,相比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季军,伦敦奥运会第五名的成绩让这一批女排队员无法成为电影的主角。
12年过去了,张磊还是没有打开这场比赛的录像。结束的哨声响起后,张磊仿佛失去听觉,她只记得一些画面,日本队在疯狂庆祝,中国队的队医卫大夫冲她招手,她跟着卫大夫离开球队,去了尿检室。
那是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屋子,尿检要三个小时才出结果,墙上的电视里正播着女排比赛,张磊和卫大夫并排坐着,互相没有说话。伦敦的白天很长,等到结果出来时,已是傍晚。张磊背着包推门走回房间,一片寂静,大家都在,每个人的眼睛又红又肿。客厅的茶几上放着打包的麦当劳,原封未动。
王一梅起身,把张磊拉进了套间,“你想哭就哭出来,别憋着,我的肩膀给你靠。”不善于用眼泪释放情绪的张磊,心中更多的是不甘,她狠狠地甩下了一句:“再干4年,打回来啊!”
“4年”和“打回来”都不容易,开启下一个奥运周期的张磊一直保持着训练量,对抗着身体机能下降,在联赛中她依旧发挥出色,但在13年年底随队征战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此后的每一期国家队集训名单中,都不再有“张磊”,她最终没有等到去里约的那张机票。
2016年,张磊在电视机前看了里约奥运会女排比赛直播,记者问,中国队捧起冠军奖杯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
“特别开心,特别想感谢出征的小伙伴们,把我们八零后一直承载的梦想实现了,当然事实证明,我不在她们更好。”张磊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表面看她已经能拿这件事开玩笑了,但她的朋友说,虽然没有再披上国家队战袍,但是她一直心系女排,里约奥运前还特地驱车去北仑探望备战中的魏秋月,是她伦敦的战友。
3年前,36岁的张磊宣布退役。她写下一段话:“追梦20年,感恩一切,未来有缘再见。”
20年
相比16岁就进入中国女排大名单的王一梅,张磊算是大器晚成,25岁,她才在国家队站稳脚跟。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黄金一代”成员集体谢幕,中国女排迎来了新老交替。队伍除了保留陈忠和执教后期的几位球员,吸纳了大量新面孔。当时只有43岁的蔡斌走马上任,但在他短短一年的任期内,中国女排在海外邀请赛中3天2负日本队,又在亚锦赛决赛不敌泰国女排,蔡斌下课。
天津女排的功勋主帅王宝泉接过帅印。半年后以“压力太大导致身体抱恙”也宣布辞职,助教俞觉敏最终接过了女排主帅这个烫手的山芋。此时的中国女排虽然处在一个新周期的初始阶段,队伍状态不稳定,但因为两届奥运会的好成绩,让中国女排的光环成了这支年轻队伍不可承受之重。
陈忠和时代,作为跑动型接应二传的周苏红盘活了整支队伍的进攻。但在伦敦奥运周期,随着女排打法逐渐男子化,配备一位强力型接应逐渐成为了每支队伍的刚需。这期间,中国女排有过几次不成功的尝试,而随着周苏红在2010年世锦赛、亚运会紧急回归救火,基本宣告了中国队对强力接应的探索暂告一段落。
放眼当时的国内女子排坛,只有张磊可以像周苏红一样,在后排接完一传后快速来到前排与副攻配合打出跑动进攻,在成为接应二传手之前,张磊曾经是主攻和副攻的角色,具备一定的跑动能力和强攻能力,这位全能战士完美地融入到了中国女排固有的技战术体系中,为了在国家队有更多的机会,张磊仍在不断地提升自己,承担后排六轮一传,从而彻底解放主攻线。
和此时略显挣扎的中国队相比,“东洋魔女”日本女排则大踏步前进,一跃成为那几年表现最佳的亚洲球队。日本队不仅拥有世界级的自由人佐野优子和二传竹下佳江,进攻核心木村纱织和江畑幸子也都处于运动生涯的巅峰,伦敦奥运周期日本队两次在三大赛跻身领奖台,但中国女排依然是她们难以翻越的大山,特别是2010年,中国女排以第十名创下历史最差战绩的世锦赛之旅中,还以3-1战胜了当时尽遣主力的东道主日本队。并且在2011年世界杯中,同样以3:2的战绩在日本魔鬼主场拿下日本队,并且第一时间拿到伦敦奥运入场券。
有了这个前提,才让中国女排在伦敦的惜败显得更加令人惋惜。12年后,张磊回忆起这场对决时,语气中依然带着些许遗憾与懊恼。“感觉压力很大的,位置放太高了,特别第一局,上来就那么僵持,甚至落后输了,就一下子跟预想的不一样了。”
伦敦奥运会结束后,张磊听从郎平指导的建议,到海外联赛效力,从小接触排球都是优等生的张磊,在留洋阿塞拜疆赛季中深刻体会到了职业运动员的专业和自律。所有的海外球员都会提前到场热身,在训练课开始时就进入比赛状态,这让张磊对于职业排球有了全新的认识,当离开熟悉的舒适区,她开始学习“管理自己”。
2016年,张磊与国家队队友王一梅加盟了印尼雅加达国家电力队,并摘得印尼女排联赛冠军。踩着热乎乎的地板,呼吸着灼热的空气,在东南亚没有空调的球馆里比赛,成了张磊难忘的回忆。
0
张磊是一个极度专注当下的人,她很少将精力放在对未来的规划,她一直想去看极光,退役后本想先买张机票去看世界,但她很快就转型成为上海青年女排教练组的一员,很多前辈都说,她绝对会成为一个好教练。
一年后上海青年女排0708队伍组建,张磊担任这支队伍的主教练。事实也证明了前辈的眼光没错,转型执教一年时间,便率队拿下U17全国女排冠军赛冠军。半年后,在全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公开组排球女子U16组别,再次获得学青会冠军。
今年3月,国字号球队的召唤名单里终于有了“张磊”的名字,这一次,她的角色是U18国家青年队助理教练。40岁的时候,再次走进20岁洒下汗水的女排训练馆,张磊仿佛回到了从前,同一片场地时常看到当时的自己。
做球员的时候,张磊对自己的要求是无可替代。张磊的个人条件不算太突出,甚至在伦敦奥运会之后没能进入国家队,就是她的身体条件和技术风格都不太符合高大化的世界潮流。但张磊觉得,对一个球员来说最重要的是作风,只有在训练和比赛中全情投入,你才能成为那个不可被取代的人。
40岁的张磊至今保持着体能训练,每天早起跳绳1万个。“我不care年龄,那只是个数字,你不提,我都忘了自己40岁了。”
她认真地写训练教学笔记,用几千字长文梳理思绪、和自己探讨教学中的得失。我们的采访约在总局附近的文化创意园,那里也是国家队一些外教经常光顾的地方,尽管不属于同一项目,但张磊都有一些了解,她为我们介绍刚才走过去的那位是张雨霏的体能师在他的指导下,张雨霏负重引体向上能达到45公斤,“她不拿冠军谁拿冠军?”
张磊的Ipad里写满了每个周期的训练计划,“上量周期”是小朋友们最害怕的,在连续上量第三周时候,队员们往往会出现各种理由来表示身体的不适,“身体不舒服”、“膝盖不行”、“练吐了”……
张磊会让队员们站成一排:“你们的身体情况我很清楚,现在我只说一句话,你们如实回答就可以了。虽然我今天身体有点不适,但是我相信我也愿意,尽全力来完成今天张指导安排的训练课计划的,请举一下手,如果你感觉真的我实在完成不了的,今天就可以不练了。”
所有小朋友思考了后都举手了,并且不折不扣完成了训练课的计划,张磊让她们鼓掌,这个掌声送给她们自己。如果今天我们不是在训练场,而是在打一场决赛,你会说我膝盖不行,我刚刚吐了,所以教练我不打了?”作为教练,张磊自评是一位非常严的教练,一切以比赛出发。
张磊感慨00后的孩子十分聪明,身体条件也特别好,也很努力。如果放在同一个年龄阶段,以前的自己是打不过她们的,但是现在的孩子“小聪明”也多。恰恰训练态度是张磊最在乎的,只要训练和比赛的态度和作风端正,技术自然会慢慢提高和进步。
国家体育总局排球馆,这里见证了张磊运动员时期的汗水与梦想。这一次,她以教练的身份走进这里,在和队员们一起热身时,张磊环顾四周,看见球馆上空悬挂的标语——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张指导默默在心中做出了决定:一切从零开始,站上领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