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国平衡看美台关系动向

(图/达志影像)

当前,拜登政府对华政策呈现「护栏」和「小院高墙」模式的推进,给人的印象似乎「不是很明确」。这种效果与拜登政府为局部缓和中美紧张关系所做的努力,如「中美经贸不脱钩」、美国财长雷蒙多访华、中美成立联合工作小组等相关。似乎再次验证了历史的显示:中美关系缓和,往往对美国对台政策产生「修正」的作用。

美国颠覆性地破坏中美关系,导致中美之间失去互信,是从川普政府时期开始的。拜登政府基本继承了川普政府「强化台湾牌」的对台政策。做法上,主要通过国会提案,总统背书的方式,直接冲击中美关系。中国大陆将其总结为:掏空一个中国政策。

美国大选中激烈的党争,暴露了美国日益极端的政治生态,也反映在国会与智库在对华政策方面的政治极端化。而共同反华的所谓两党共识,不过是将对华强硬,作为二党之间寻求政治缓冲的平台。这导致了行政部门的主导力出现下降。导致支持对外政策冒险的两党议员,利用政治极化获得的空间,国会借打「台湾牌」展现其对华强硬立场,增加个人政治资本。如国会通过如此众多的涉台法案,裴洛西访台,麦卡锡当选众议院议长的过程等,都是例证。

美国政治的极化,这些因素正在将美国的对外政策推向极端,对台政策也受此影响。

中国的反制与大国平衡,这个问题分两个层次。

一是指中国的反制影响美国对台政策。这方面的例证如去年8月裴洛西访台,中国进行反制,对今年4月在美国的「蔡麦会」,中国采取制裁措施,以及最近赖清德「过境」美国,中国采取的「双制裁」。中国反制对美国对台政策产生的影响,表现在美国政府在美台关系上进行了「适度」收缩。如对赖清德「过境」接待的规格,定位在「美国在台协会」(AIT)接待层次,宣称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美台关系为非官方关系等。

二是指中国将从大国平衡的角度,对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挑衅进行反制。大国平衡涉及的因素包括,俄乌战争与亚太局势,美中俄、美日韩等大国关系的变化,美国选择在战略上强化「中国是亚洲地缘政治的威胁」等。

大国平衡的过程对美台关系产生的影响,包括:一是美国对台政策可能采取通过军事行动,进一步加强从外部支持「台独」势力的方式,来达到平衡中国力量上升,对岛内「台独」分裂势力构成的压力。以此维持美国所需要的海峡局势。显然,这是一种极为冒险的选择。

二是美国对华政策将在「民主对抗专制」旗号下,进行「现实主义」的摇摆。这也会传递到对台政策上。如裴洛西将其台湾之行称作是「世界在专制和民主之间做出的选择」。如国会新成立的「美中战略竞争委员会」实际上是中国行动计划的政策延伸(源头是2018年川普政府推出的「抗中计划」)。盖拉格就任后,宣称美中战略竞争委员会的目标,就是「锁定中国共产党」。

这种趋势,将会把台湾问题与遏制中国地缘战略影响力的政策,进一步结合起来,进一步把台湾打造成所谓「自由世界」对抗「中国威胁」的前沿。危险在于,出于利益考量,一旦美国政客在「彻底和不彻底」之间的「摇摆」,失去传统对华政策的所谓「现实主义的谨慎和克制」,海峡和平局势将立即面临威胁。

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政策不会轻易改弦易辙,中美之间的互信,已经很难恢复。在中美整体关系平衡遭到破坏的局势下,未来海峡的战与和,一定要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作者为上海台湾研究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