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青北白”看唐朝瓷文化审美意识,他们以技为本,观念为新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瓷器是中国工艺品的杰出代表,更是逐渐成为了中国面向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瓷器与丝绸一样,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管是在近代的艰难外交时期还是在现代的大国外交时代,瓷器都多次充当国礼,被我国赠送给世界其他国家。

由此可见,瓷器在中国文化界有着怎样重要的地位。而在瓷器发展兴盛的唐朝,南青北白的发展特征也体现了唐朝瓷文化的审美意识。

以技术为本,用观念创新,唐朝的工艺品制作者们在瓷器的制作过程当中,一点点展现着整个社会的审美风格。唐朝的瓷文化审美有着怎样的特点?它的背后又反映了唐朝怎样的社会生活变迁?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中国的这张文化名片。

技术发展,观念创新

唐朝的瓷器文化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兴盛的发展,这与整个唐朝的历史文化大背景是分不开关系的。

唐朝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前都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不管是经济生活还是政治生活,不管是文化氛围还是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都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繁荣的创新。整体社会背景的平和,为艺术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民群众不会再为了基本的生活而忧愁,上层阶级的统治者也不用整日为了民生问题而劳累,大家都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精神境界的物质文化产品。而瓷器,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获得了极大的生存空间。

中国瓷器的发展其实由来已久,我国最早记录瓷器制造的句子是“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者,盖磁州窑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银称米提,墨称腴糜之类也”。

古代的劳动人民富有极大的生产生活智慧,他们在自然界中发现了花岗石,石英石等不同的外观精美的原始材料。而经过大火的冶炼,这些原始材料又能够在能工巧匠的手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从原始材料当中脱胎而出的瓷器,每一件都体现着制作者高超的工艺,也体现着劳动人民丰富多彩的审美艺术风格。

而到了唐朝,上层贵族阶级格外重视瓷器这一文化产品。不管是皇帝还是其他王公贵族,大家都会有意识的在自己的家中摆放瓷器摆件。

据说,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就是一个特别热爱瓷器的人。她办公时的书房几乎被瓷器占据着,放置毛笔的笔架是瓷器,洗笔的容器是瓷器,喝茶的茶杯是瓷器,有时候就连书桌上的镇纸也是瓷器。

有人说,武则天对瓷器几乎达到了一个痴迷的地步。而受到皇帝的影响,不少王公贵族也对这种生活风格纷纷效仿。那段时间,市面上的种种名贵瓷器可谓是供不应求。

民间百姓虽然没有上层统治阶级那么雄厚的财力,但是他们有时候也会在日常生活当中附庸风雅。就算没有办法花大价钱买回一件尊贵的瓷器摆件,大家也可以为了调剂生活而狠狠心,买一些小型的瓷器回家。

整个社会的观念创新和审美艺术的提高,让瓷器的制造行业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而受到需求的刺激,社会生产自然也会发生改变。瓷器的生产者们感受到了大众对于瓷器的需求,因此也会在制造过程当中不断创新技术,在兼顾质量的同时提升数量。

于是,每一座瓷窑几乎都会花大价钱去聘请经验丰富的瓷器制作工人,而且还会尽最大可能去保障大家的工作环境。

在其他流程中,官府也会设置相应的官员专门处理瓷器交易问题,政府对于市面流通的管控程度也进一步加强。

朝廷还设置了专门监管制瓷业的中央管理部门,也就是少府监。这个部门主要用来具体对官府以及民间的制瓷业进行约束,并且保障他们在工作之上的改造升级。

整个社会都在瓷器制造和消费方面形成了一股欣欣向荣的风尚,众多的文人墨客也会用自己手中的笔来描绘这一盛世景象。

唐朝时期有这么一句诗句诞生:“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虽然我们没有办法亲眼见到诗人目睹的瓷器的精美,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诗人创造的文字来感受他所看到的瓷器的魅力。

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生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瓷器欣赏者和品鉴家诞生了出来。他们以品评瓷器作为自己的生存技能,也会以相对专业的视角去品鉴自己所见到的每一件精美瓷器。

这群评论家们写下的文章,有时候甚至还会成为上层统治阶级选择瓷器的依据。这个特殊职业的诞生,其实也意味着唐朝的瓷器产业链条不断增长。

总的来说,唐朝的瓷文化一直坚持着以技术为本,并且在社会观念和审美风趣上不断提升和创新。在总体大背景的繁荣基础之上,瓷器的生产和消费也得到了稳步的提升。

虽然当时还处于农业经济生产时代,但是分属于手工业下的制瓷业,俨然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代表。

而且,这项产业还同时兼具财富与美观,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南青北白,形成合力

在研究唐朝瓷器文化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常常会在各种史书资料和官方分析当中看到四个字,那就是南青北白。

所谓南青北白,其实指的是唐朝的南方盛产青瓷,而北方盛产白瓷。这两种瓷器色泽不同,但都是中国精美瓷器的典型代表,而且也成为了当时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标签。

南方制造青瓷最为出名的天下名窑,应该就是越窑了。

这里产出的瓷器大多都是以青色和绿色作为主色调,而且瓷器的整体色泽十分纯粹,看起来有一种晶莹剔透之感。

在发展前期和发展后期,这里产出的瓷器也具有不同的制作工艺。

最开始技艺尚不成熟时,越窑生产的瓷器大多都是以纯色为主。一件精美的瓷器,从上到下都是一片晶莹的纯色,其中没有一点杂质,看起来十分纯粹。

后来随着工艺的发展,瓷器生产专家们往往会在自己的作品上添加种种复杂的花纹,或者是增加镂刻等更为高级的工艺。

从他们的手中诞生出来的青瓷,往往就像具有生命力一样。

有人说,纯粹的青瓷就像是一块碧玉或者翡翠那样难得,并且也具有同样珍贵的价值。在青瓷发展的早年间,只有王公贵族才能够用上青瓷。

一般来说,贵族阶级都会特意去著名的生产地点定制青瓷,而且他们想要的种类大多都是茶具。

用青瓷来装茶,茶汤的颜色和瓷器的颜色看起来交相辉映,实在是有一种锦上添花的效果。

贵族阶级一向是懂得享受生活的,所以他们往往会在这种日常休闲活动当中过分去关注品质和审美。而他们的行为,从侧面上也反映出了当时的人们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审美水平。

像越窑这种天下名窑,其产出的瓷器一般都是固定为贵族阶层服务的。他们的某些商品可谓是有价无市,而且都具有固定的流向,一般难以在市面上普遍流通。

说完了南青,再来说说北白。北边的白瓷,指的就是刑窑生产出来的纯白的瓷器。

相比于发展较为兴盛的青瓷来说,白瓷则显得更为难得。陆羽在评价白瓷时,就曾经这样说道:“邢瓷类银,越瓷类玉。”在他的眼中,纯白的瓷器看起来就像是银装素裹一般。

白瓷之所以难得,是因为原材料更难寻找。在唐朝发展的早年间,民间商人几乎很难从自然界当中寻找到能够制造出白瓷的原材料。能够拥有制造白瓷能力的窑,在较大的地域范围之内都极有名气。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白瓷在市面上流通之后,价值往往会高于青瓷。而贵族阶级对于青瓷的需求,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转移到了白瓷的身上。

晚堂的著名诗人皮日休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邢窑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

在他的眼中,在他的笔下,被劳动人民制造出来的青瓷和白瓷都像是艺术品一般。他们在具备一定程度上的生活实用性的同时,还具有相当强大的艺术鉴赏价值。

实际上,不只是皮日休,唐朝的大多数文人墨客都曾经在自己的作品当中描绘过当时的瓷器文化。

毕竟这种能够代表中国文化大气特征的工艺品,在市面上实在是不多见。

而且唐朝在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常常会对着他们送出瓷器。那些没有见过大世面的国家见到中国人司空见惯的瓷器,往往会被美到失声。

唐朝的瓷器文化,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唐朝人民的艺术审美追求。

文人墨客,共同培育

要知道,一个时代的文人墨客往往能够对文化传播起到极其关键的推动作用。在唐朝这样一个文化发展极其兴盛的时代,社会上最不缺的就是颇具文学情怀的文人。

他们会极尽笔墨,描绘他们所看到的青瓷和白瓷。而且他们的文字作品,也反映了瓷器文化在唐朝的发展变迁。

人们的审美从追求纯色瓷器开始,不断强调瓷器色泽的纯粹,而且过工艺进步来过滤瓷器当中的杂质。这一时期,大多数民众的审美标准还处于初级阶段。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开始在瓷器上绘画花鸟虫鱼,用不同的文化元素来增加瓷器这种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后来的唐三彩,更是成为了唐朝的时代发展见证。

这些发展变迁,足以证明唐朝的老百姓在精神境界方面的追求。大家在面对极具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时,并不会简简单单地过滤提取,而是会在精益求精的态度之下,一点点通过审美的标准来提升工艺。

瓷器文化的发展繁荣,也有赖于文人墨客的宣传,他们不仅让瓷器在国内普遍流通,还把瓷器文化推广到了国外。经过文化交流,西域的各个国家也感受到了中国瓷器文化的魅力。

不同文化种类的相互融合,其实也反映了唐朝人民的一种别样的审美意趣。

结语:

在唐朝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全面繁荣的时代,瓷器也有了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其实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和白瓷就已经名扬天下。

而来到唐朝,南青北白的模式更是被大多数人所熟知。唐朝瓷器文化的发展变迁,其实也反映了大国工匠们以技术为本并不断创新的理念。

参考资料:

1.《新唐书》

2.《咏秘色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