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選物店到自有品牌 「來好」讓更多人看見台灣的好
▲「来好」以阿嬷的名字命名,游智翔希望来好的人、来好的事。叶俊宏摄影
【撰文/杨戎真】
跻身观光客潮涌的台北市永康街商圈,「来好」一早开店后便陆续涌入大量观光客,店内满是一簇簇说着日语、韩语的客人,在各自的角落里挑选着各式各样充满台湾味的商品:印有台湾水果的主题胶带、玻璃窗花杯垫、羊毛毡蛋黄酥、台湾城市啤酒杯、阿里山茶、茄芷袋……
「来好LAI HAO」创立于2014年,主要客群为观光客,约占九成。创办人游智翔表示,其中日本客大概占了50%至60%,韩国客约20%至30%,其余则是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地,还有台湾本地客人。
来好店内的标示牌使用中、英、日、韩四种语言。台湾这几年享誉国际,而搜罗了上百个台湾文创品牌的来好,正好满足了观光客一站购足的需求。
确立定位》从中国风走向台湾味
早期来好店名「一针一线 & 来好杂货铺」,主要贩售中国风刺绣品,兼卖与台湾有关的食品、小物、纪念品。由于位于观光客不少的永康商圈,开店不到三个月便有不错的营收。但一位台湾消费者质疑:「在观光客这么多的地方,为什么要卖大陆的东西?」这段话改变了游智翔的经营方向。
「她的话慢慢地在我的心里面发酵,这边有这么多观光客,如果可以把更多台湾的品牌、台湾的好东西介绍给顾客,其实也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游智翔开始找寻具有台湾特色的本土品牌,提供有台湾元素的商品,让「来好」成为「台湾文创品牌的一个小平台」,让大家「一起发现台湾的好」。时至今日,来好的供应商已超过百家。
2018年,游智翔重新打造「企业形象识别」(Corporate Identity,简称CI),一楼店面也做了改装,并以「来好」为名重新面对市场,「一方面比较好记,早期的名称太长了,人家记不住;二方面『一针一线』是人家的品牌,不是我的品牌。『来好』,才是我自己创出来的品牌。」
而「来好」其实是阿嬷的名字,游智翔喜欢名字的含义:来好的人、来好的事情、来好的客人。这一改动,让营业额提升约25%。分析原因,游智翔认为与台湾大环境变迁有关。他观察到2014、2015年开始,有许多台湾传统产业二代、三代接班,想把家里的产品、农产品精细化,越来越多的台湾品牌企图发掘他们的品牌理念,以及跟这块土地更多连结的地方,「我刚好在那个时候,开始搜集更多这种精致化的台湾商品。」
游智翔指出,当市场上这类产品越来越多,例如:台湾在地的芒果干,台湾花布等,相较于传统中国风的饰品,观光客会觉得与他在台湾旅游时的所见所闻更具关联性。「我觉得这个是『来好』改装完之后,营收提升的主因,越来越多观光客要找的是台湾的东西,而不是看似台湾的东西。」
明确的差异化让「来好」声名鹊起,吸引了日本纸媒的采访,带动不少自由行旅客按图索骥找来。这样的情况在疫情过后尤为显著,游智翔表示,国门重启后,周一到周五前来「来好」永康街门市的顾客数约有500多人,而周末更达到2,000人次,即便是2024年2月初刚开幕的西门店,在招牌还没有挂上去时,周间就有约400人,周末则达到700、800人。
如今店内一楼与地下室人潮满满,可以感受到疫情已成过去式。游智翔表示,目前的营收已经回复到疫情前,甚至有所超越。不过,他判断这样的盛况应该是暂时性的,毕竟疫情期间大家被关太久,因此解封后开始「报复性旅游」。
店面管理》降低消费者购物障碍
随着来好销售创下佳绩,多数供应商开始愿意采「寄卖」的方式合作,大大降低了来好的经营成本。游智翔表示,不少供应商反馈,来好是他们的通路中销售成绩最好的。
而为了提高与消费者沟通的成效,降低消费者购物的障碍,来好也针对商品的陈列进行优化:
▲游智翔会把店内分区,进行坪效优化。叶俊宏摄影
1.坪效优化
来好把店面拆成不同的单位,看每一个单位上摆放了哪些商品,营收占比多少,从中看出销售情况,据以针对业绩特别差的区块做改善与优化。
优化的方式可以是换位置,或是改变陈列方式,游智翔强调要尽可能减少消费者思考的时间,帮助他们做购买的决策。方式包括:以「店内Top 10的商品」、「日本人最爱」、「店长推荐」等主题进行沟通;或是陈列出商品使用的情境;或是同类商品筛选出销售最好的重新陈列,例如:有的包包花色可能有十种,但经过系统数据确认,真正热卖的只有三种,拿掉其他七种影响营收不到10%,陈列的空间却可以看起来更舒适。
2.商品分级
来好也会将商品做不同的分级。例如:分成A、B、C三个等级,如果某一个商品连续数月都在C级,代表该商品不是商圈客人需求的产品。这时可能要更换陈列的位置或方式,或让供应商进行促销。如果营收再无法提升,便会选择下架。
3.着力SEO吸引台湾客
疫情期间观光客锐减,来好透过搜寻引擎优化(SEO)吸引台湾本地消费者。游智翔指出,目前在礼品店、台湾纪念品、纪念品、台湾礼物、送外国人礼物等关键字上,「来好」基本上都名列前三,让实体门市增加更多台湾人入店的机会。
▲店内满满的台湾元素,有些招牌甚至特意做旧来营造时代的氛围感。叶俊宏摄影
4.重视消费者体验
来好锁定台湾特色小物,除了商品具有台湾意象外,在氛围上也尽量创造出台湾情怀,例如:仿旧招牌、邮筒、车站,小至使用的文具用品,都带着浓厚的台湾乡土、传统、文青气息,店员则要求要温厚、亲切。游智翔认为,消费者体验至关重要,「这些旅客,可能是第一次来台湾,也有可能他这辈子唯一一次来这家店,希望他们在店内的体验是很满足的。」
开发自有商品》选物店经营心法
有了稳定的基础后,游智翔开始开发「自有商品」以提高利润空间,以供应商没有提供的商品为主,例如:具有台湾各县市特色的啤酒杯、风格独特的茄芷袋、玻璃压花杯垫,都有不俗的销售成绩,其中啤酒杯更是长期热销商品,每个月可有一、二千个的销售量。
有了自有商品后,来好开始入驻诚品、升恒昌、三创、林百货,以及天成饭店、老爷酒店等。目前全台约有30个据点,不仅在通路上站稳脚跟,也跻身品牌商品行列。至于如何开一家选物店,游智翔有其心法:
1.选店址
游智翔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评估开店的位址人流多寡,属性是否跟想贩售的选品有关。
2.备用金
至少要准备6个月到1年的备用金,租金跟人事成本最好能控制在10%以内。商品如果能够采寄卖的方式,经营成本相对降低很多,但游智翔也坦言,初期很难,当供应商不了解你的人品、销售力的时候,很难取得信赖。
他建议可以适度地展现诚意,把开店计划书写好,打算怎么做,风格如何,人流、客群的轮廓,预计每个月的营收、来客数,客单价大概会落在多少,写得越详细,越有机会争取商品让你寄卖。
3.成为供应商想要逛的店
更重要的是,要把店面变成「供应商老板也想逛的店」。把店的氛围、环境,细节做好,供应商就会愿意给予特殊的优惠。「有一些店,即便卖得不是那么好,但把货放在里面,对于自身品牌也是一个提升的时候,供应商也许会有一些不同的思考角度。」
游智翔以来好本身的自有商品寻找通路的原则为例,「现在有很多的通路会来找来好的商品去贩售,我第一时间就会请对方提供环境或者是通路的介绍,必须是跟来好调性相符的,才会愿意供货给他们。」
4.确立SOP与制度
游智翔表示,开店过程中他也不断地在「做中学」,未免事必躬亲,必须建立「标准作业程序」(SOP),例如:开店前、开店中、开店后要做什么,要把这些流程办法制定出来。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则要制定更清楚的管理办法与流程,比如:奖惩办法、工作守则等。此外,要把对的人放在对的位置上,不要害怕员工的能力比你强。
度过疫情危机》一起发现台湾的好
疫情期间,来好靠着借贷,结束成立不久的两家店,以及人事缩编苦撑。疫情极度严峻时,每个月以百万的速度燃烧资金,甫于2019年10月成立的第三家店「来好屿声」在2020年落下帷幕时,游智翔不禁潸然泪下。
所幸疫情过后,终于在2023年迎来另一个春天,来好本店再度生机盎然,走出营收掉了95%的梦魇。
「日本有无印良品,台湾有什么?」游智翔期许将「来好」打造成「以台湾风格为主题的生活杂货店」,除了吸引观光客,也能够成为贩售台湾品牌的生活用品,适合台湾人消费的场域,「一起发现台湾的好」的理想得以延续。他希望未来当国外友人来台时,台湾人可以骄傲地介绍:「这是台湾的通路品牌,卖的都是台湾的商品,欢迎来逛。」
本文摘自《看》杂志第255期,更多内容请见http://www.watchinese.com
请尊重智慧财产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看》杂志 第255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