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公司花钱买借贷人信息 冒充律师、公检法催债

网贷暴力催收调查❷

当消费者出现逾期时,一边是,电话轰炸、短信骚扰,暴力催收手段层出不穷;一边是,逾期上征信,个人信用记录出现不良。甚至,有部分催收机构直接购买当事人的个人信息。

近年来,暴力催收的情况遭遇政策打压,但现实中仍有发生。

与此同时,打着“反催收”“征信修复”等旗号的非法机构层出不穷,通过互联网渠道招揽客户并巧立名目收取客户费用,甚至滋生出诈骗、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

内幕揭秘

前员工曝光暴力催收机构内幕

催收常游走于灰色地带,当其产业化后,背后的产业链是如何运作?

“打蛇要打七寸,对方害怕了就会去还款。”于桥(化名)向南都湾财社记者展示了他厚厚一沓的工作笔记,他曾在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做过一年催收。

据于桥介绍,“甲方”指的是与催收机构合作的借贷机构。他在职时,部门接到的单子大多是逾期3年至4年的贷款。其所处公司在成立第5年时,催逾期贷款就已达446亿元。

于桥透露,每月月初,甲方会把借贷人的信息录入到后台系统。待录入完毕后,员工会将借贷人的账户信息,按照欠款数额排序,整合成表,并分为“跟进中”“部分还款”“承诺还款”“能联系持卡人”“高风险”“投诉预警”六类账户,方便下一步“过网搜”(收集借贷人的真实个人信息)。

“我第一个月打电话催款时发现,借贷人在借贷平台留的号码,大多是空号、假号码,还有设置呼叫转移的,八成左右的借贷人联系不到。”于桥回忆道,对于此类失联账号,员工会尝试在社交平台,如QQ、微信、支付宝、钉钉等软件,输入持卡人信息,搜索其最新信息。这一步主要尝试搜集借贷人的最新联系方式、身份证号、配偶的联系方式和身份证号、就职公司等信息。

然而,通过上述方式能搜集到的有效信息很少,还得花钱去某些渠道买个人信息。月初时,于桥等员工会将失联的借贷人账户提交给部门负责人,快的话一天左右,便能获得借贷人的详细个人信息。于桥没有经手过此类业务,他猜测公司应该有相关渠道。

信息收集完成后,员工们要去“挑单”,主要是将经济发达地区的单子挑出来。于桥所在的部门,每人每月大概要跟进500至600个单子。

冒充律所工作人员、公检法人员

“我们面对的都是些能拖三四年不还钱的‘老赖’,要么没钱还,要么不想还,还钱的概率很低。”于桥透露,永雄集团会让员工先“打上门”,假装是律师事务所工作人员,称要上门调查。如果借贷人家中有老人和小孩,或许会有所顾忌而还款。然而,绝大部分借贷人不会在这一环节还钱。

接着,永雄集团会利用外围舆论和公权力继续施压,比如让员工假装借贷人所在地的派出所和法院工作人员,给借贷人所在公司或亲友打电话等。

这一环节很容易出现暴力催收问题,于桥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有同事会一天打十几次电话轰炸借贷人的工作单位,这显然违反了公司规定的“同一号码一天拨打不超过3次”的要求。若员工冒充公检法人员被发现,也会被公司推说为是员工个人行为。

2023年5月,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179名员工因暴力催收问题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公司也因此宣告停业。

欠款追回,催收公司会收取佣金

委托催收机构进行催收在业内是常见的情况。有业内人士透露,借贷机构的催收业务常采取内催与委外相结合模式。内催一般处理M1至M3(逾期1个月至3个月)这类短账龄资产,M3+的长账龄资产会分派给委外进行催收。若欠款追回,催收公司会收取一定的提成佣金。尽管各家机构不一,但那些难催的,或M6+的,基本都是委外合作。

有消金公司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其当前主要委托催收机构开展催收业务,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委托催收机构。在招标评分过程中,该消金公司对委托合作机构的企业资质、同业服务年限、业务经验、催收品质等都有明确要求。招标完成后,还需要通过严格的合作前准入检查方可开展合作。

为了监督催收机构的作业,该消金公司还自行研发了催收系统,催收机构必须使用这一系统,所有催收录音、记录会保存在系统内随时备查。此外,该消金公司制定了内部管理办法来规范催收行为,另设有专业团队和AI质检,以便对催收行为进行有效品质检查。

行业骗局

谎称帮人“征信洗白” “法务机构”收了钱就消失

在贷款消费者深陷“催收”困境时,市场出现新的机构,他们声称自己是“法务机构”,能妥善解决“反催收”问题,还能搞定“征信修复”。

李某(化名)由于生意上的资金流通,在互联网借贷平台进行了借款,后来生意失败,借款无法按时归还,在2024年2月6日发生了逾期。

逾期发生后,李某生怕遭遇各类催收,影响到亲友的正常生活,急急忙忙中寻找了一家“法务机构”进行协商,试图协商贷款延期,并解决可能面临的催收问题。

法务机构在收到李某的预付定金后,保证在一周内解决问题,并强调不会联系家人,不会曝光通讯录,也不会收到律师函。

然而,在预付定金的三天后,逾期催收信息还是出现在李某父母的手机上。李某与法务机构进行了联系,表达了不满。此时,所谓的“法务机构”告诉李某,他们会进行处理。就这样,又过了三天时间,上述法务机构告诉李某已经处理好了,并让李某支付尾款。因为此前的情况,李某保留了一定的警惕心,提议先查看协商后的平台反馈,但该机构表示只有交了尾款才能生效。

双方交谈无果后,该机构甚至告诉李某,“既然不相信就终止服务”。此后,李某与该机构再未取得任何联系。

黄某(化名)同样遭遇过类似的“法务机构”骗局。黄某习惯使用信用卡,由于一时的经济问题,信用卡发生逾期,导致征信出现了不良记录。在前同事的介绍下,黄某认识了一位自称来自法务机构的“律师”,声称能够帮他解决“征信洗白”。

在黄某介绍中,他一开始持怀疑态度,但在前同事述说下,了解到该律师已经成功帮助多人完成了征信修复,在逐步沟通中放下了警惕,并缴纳了18000元服务费。

该律师向黄某承诺,如果没有解决征信问题,服务费将全退。等待两天后,黄某想向该律师问询具体的进展情况,却发现已经无法成功联系上对方,前同事也将其拉黑。黄某才明白自己上当受骗。

诸如黄某、李某等,因为“征信修复”“逾期协商”等问题寻找所谓的“法务机构”进行协商而深受骗局的真实案例并不少。

多位律师向南都湾财社表示,当下法务机构的概念难以准确界定,关于法务机构到底能做什么、与律师事务所的区别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一直争议很大。整个法务机构可能只有一人持证,多数业务单子都是其他人在操作。

催收机构运作内幕

①将借贷人账户信息,分为“跟进中”“部分还款”“承诺还款”“能联系持卡人”“高风险”“投诉预警”六类账户。

②在社交平台搜集借贷人最新联系方式、身份证号、配偶的联系方式和身份证号、就职公司等信息。

③催收机构员工“打上门”,假装是律师事务所工作人员。如果借贷人家中有老人和小孩,或许会有所顾忌而还款。

④若仍没还钱,催收机构便让员工假装借贷人所在地的派出所和法院工作人员,给借贷人所在公司或亲友打电话等。

2023年5月,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179名员工因暴力催收问题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公司也因此停业。

提醒

3个途径向暴力催收说“不”

早在2018年,《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就已经诞生,并对相关催收动作进行规范和约束。此后,多条与催收管理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2024年1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还发表了《关于规范浙江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互联网贷款催收工作的意见》。

但在法律规范下,暴力催收仍屡禁不止。一方面,大多数金融机构个人不良贷款规模都在上升,庞大的逾期债务如果仅靠内部进行消化并不现实,走法律途径则时间成本、诉讼成本均过高。委外催收在此背景下诞生,然而当下催收机构并没有标准化的运作规范,催收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消费者在面对暴力催收时缺乏应对经验,也不了解有效的维权途径,常常有心无力,导致暴力催收人员变本加厉。

当下,如何拓展消费者维权渠道,建立长效的投诉反馈机制已成为解决催收问题的重要环节。

对于如何在面对暴力催收时正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股权高级合伙人朱逸聪律师向南都湾财社介绍了三个常用的维权途径:

1、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是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主要职责之一。消费者可以通过金融消费者投诉热线进行投诉。

2、12321平台。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专门受理骚扰电话、诈骗电话、垃圾短信等举报业务,当遭遇暴力催收,消费者亦可以通过该平台来进行投诉。

3、公安机关。倘若暴力催收行为情节严重,已经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正常生活,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处理。报警时,需要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例如能佐证暴力催收的录音、短信、视频等。

部门联动

金融“黑灰产“正遭遇严打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就“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建议。其中,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许进在提案中建议,我国应通过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质量评价体系、多部门联动合力打击代理维权“黑灰产”。

事实上,2022年8月底,原银保监会就曾发文要求严厉打击非法代理黑产、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严肃查处以“征信修复、洗白、铲单、征信异议投诉咨询、代理”为名行骗,严重扰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局的不法分子。

2024年1月,中国银行业协会还面向成员单位发出了两份征求意见稿,分别为《中国银行业应对“代理维权”灰产识别标准(征求意见稿)》和《中国银行业应对“代理维权”灰产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均在打击金融领域非法职业代理“黑灰产”等行为。

日前,重庆南岸警方就公布一起打击“反催收”相关案件。据悉,南岸警方成功打掉4个“反催收”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83人,查扣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500余台。

上述的4个犯罪团伙利用网络进行业务推广,个别团伙甚至开发了手机APP,以停催、免息、延期、解决征信等字眼招揽客户并按贷款金额交纳服务费。

上述4个犯罪团伙还以虚构事实、制作假章、投诉施压等方式实施犯罪牟利,涉嫌诈骗、寻衅滋事、非法利用信息网络、伪造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印章等犯罪。

常见套路

警惕非法金融机构常用“揽客”套路

在与多位深陷“反催收”“征信修复”的消费者沟通后,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出了这些非法金融机构的常用套路。

◎在对外名号上,这些非法金融机构常常打着“法务机构”的名头,并时常向消费者列举各种此前成功的案例,至于这些案例是否真实并无法得知。

◎在揽客渠道上,这些非法金融机构常常借助互联网社交平台、线上社区平台。他们会主动搜索发布过逾期动态的互联网用户,并主动私信联系。

◎在心理上,这些非法机构常常利用信息主体急于摆脱困扰的需求,以承诺删除不良征信、协商解决逾期为由。

◎在沟通话术中,这些非法机构会询问借债平台、借债期限、借债金额、还款能力等借贷相关的要素信息,还会要求提供身份证件、联系方式、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

◎在费用收取方面,这些非法机构往往要求先支付相应比例的定金,并分阶段收取不同费用。部分非法机构还以所谓的“培训班”进行收费。

在整个“逾期处理”“征信修复”的协助处理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非法机构在收取消费者定金后直接失联。消费者除了平白损失资金外,对于实际困难未取得任何有效进展。

也有相当一部分非法机构不仅仅满足于定金,从资料收集到后续代理过程中,层层收取高额费用。其中,部分非法金融机构在接单后,会让公司员工建群,并不时在群内进行沟通,伪造出专业人员参与办理的假象。部分团伙成员甚至会帮助消费者制造虚假的证明材料,以此欺瞒金融机构、监管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不法机构甚至会诱导消费者提供身份证、银行卡、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个人隐私信息,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办理网络借贷,甚至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诈骗、洗钱、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

实际上,不光是消费者,银行、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等在内的金融各条线的企业,都苦金融黑灰产久矣。金融黑灰产不仅存在消费者骗局,还存在恶意投诉。他们打着“代理维权”的名义与消费者签订服务协议,然后集中向监管部门或信访部门重复恶意投诉,乘机牟取高额代理费用。

A08-11版

南都调研

总第210期

策划:王莹

统筹:李颖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方诗琪 吴鸿森

图片: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