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没有遗憾 成大与国际合作解开原始兰花全基因体解序

▲成功大学国际团队合作,完成原始兰花「拟兰」全基因体解序,一举解开兰科植物演化之谜。(图/成大提供)

记者林悦南市报导

兰花样貌变化多端,其中奥秘,逾一世纪来科学家百思不解,成功大学与国际团队合作,完成原始兰花「拟兰」全基因体解序,一举解开兰科植物演化之谜。

成大团队指出,基因体序列的解密,将被应用于兰花精准育种,人们随心所欲培育兰花品种指日可待,这项突破性研究9月21日荣登国际科研界排名第1的Nature期刊,并将台湾兰花研究和产业推向另一个高峰。

论文题名为「The Apostasia genome and the evolution of orchids(拟兰基因体与兰花演化)」,研究团队指出,借由分析比对现存最原始的兰科植物之一「拟兰」(Apostasia shenzhenica)与一般兰花外观特征基因,证实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的保留与消失,是兰科物种演化过程中形成多样化的重要原因

该研究由成大热带植物科学究所副教授蔡文杰、兰花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萧郁芸,及生命科学系副教授张松彬等6人,协同中国、比利时、日本等国共17个研究单位共同参与。蔡文杰名列共同通讯作者,萧郁芸则名列共同第一作者。

成大团队表示,精准育种除可改变花形,亦有助开发适应极端气候的新品种。兰花在大自然中需与真菌共生,是一个重要的生态指标,了解兰花演化与适应的调控过程可了解生态之间的微妙平衡,为不可预期的环境变化提供更多的数据与参考。

成大21日与外界分享研究成果苏慧贞校长表示,成大年轻团队研究成果,登上国际科研界最重要的期刊Nature, 对台湾的研究来说是重要的里程碑,对成大来说也具有多重义意,团队成员都属青壮世代,是成大生科系创系以来培育出学者。此外,论文国外的合作学者,在日本担任大学教授的一位成员,也是成大毕业校友,这在在显示成大科学的能量与竞争力。而更让人兴奋的是,该研究让达尔文多的年遗憾,得到完整解答。兰花演化谜团的科学探究始于1862年,当时达尔文收到一朵来自马达加斯加岛屿奇特的兰花(大慧星风兰),花朵后方,竟然有长达30公分的细长花距前所未来有构造,让达尔文不断思考,为什么?提出一定有某种蛾类口器伸长可超过30公分,如果这种蛾类消失,大慧风兰也会灭绝的观点; 直到1903年科学家才在马达加斯加岛发现一种口器展开长达30公分的天蛾。1992年科学家终于记录到这种天蛾拜访大慧星风兰,协助传粉

兰与天蛾共同演化外,少数兰已转变为鸟类传粉,花距变短、宽度增加,以符合鸟嘴型状,百年来科学家一直极欲探究兰花演化出多样性的奥秘。

现今兰科植物的特征为,花瓣两侧对称,下方一片不同形状和色彩的花瓣(称为唇瓣),中间一个蕊柱,顶端是花粉集结成团的花粉块。另外,兰花种子没有胚乳,种子需与兰菌共生才能发芽。科学界已知,MADS-box家族基因调控兰花的花萼、花瓣、唇瓣、蕊柱、花粉块等花器官。

拟兰,虽是兰科植物的一员,花的外表与一般兰花大不相同,外观无变形的花瓣(唇瓣)和完整的蕊柱,没有花粉团块而是颗粒,特别的是,拟兰长于土壤,现在的兰全是附生在其他植物或岩石上等。

拟兰全基因体解序后,团队将其基因体数据,与一般兰花做比对与分析,结果显示,拟兰虽无一般兰科植物共同的明显特征(如唇瓣),但仍然有MADS-box基因家族,在花瓣、蕊柱、花萼、花粉等部位,都可见MADS-box基因家族调控的作用。证实兰科植物为了生存,演化过程中MADS-box基因家族部分成员保留与消失,是物种多样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少了MADS-box家族基因成员B-AP3与E群,拟兰没有特殊的唇瓣,也缺少完整的蕊柱。P和S-subclades基因会调控花粉呈散开的颗粒状,现今兰花少了P-subclades基因,花粉集结成团块。

拟兰的根只能在地下生长,而今的兰花攀附到树上或岩壁上,是因为有可以吸收空气中养份储存水分的气根,这是MADS-box家族中AGL12等基因的影响,拟兰全基因体解序,揭开了兰花演化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