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3倍体牡蛎具优势 云林渔民吁渔政单位因应

大陆3倍体牡蛎具优势,云林县牡蛎农吁台湾渔政单位即早因应。(张朝欣摄)

大陆全力发展3倍体牡蛎,具有不用繁殖、只管长肉、生命力强等优势,已有台湾业者准备进口3倍体牡蛎苗养殖,云林县台西乡渔民认为未来全台传统2倍体牡蛎产业将大受冲击,且3倍体牡蛎苗来源将受制于大陆,台湾有3倍体技术,盼渔政单位即早因应。

台西乡39岁年轻牡蛎农丁健家,养殖牡蛎已有12年经验,平日经常与一群年轻同业研究牡蛎养殖技术与未来发展,最近得知已有贸易商将从大陆进口3倍体牡蛎苗,引起他们的注意,研究后发现3倍体牡蛎一旦引进台湾,将造成全台牡蛎产业重大冲击。

丁健家表示,大陆由国家力量全力发展3倍体牡蛎产业,先培育出太平洋3倍体牡蛎,成功在大陆北方沿海养殖,后来发现太平洋3倍体牡蛎较不耐热,无法在大陆南方沿海养殖,近年来又成功培育耐热的葡萄牙3倍体牡蛎,目前已在南方沿海顺利养殖。

丁健家说,台湾目前以传统2倍体牡蛎养殖为主,云林县除了养殖,也负责育苗,再将牡蛎苗送往嘉义、台南养殖,整套牡蛎产业链行之有年,也相当稳定,一旦大陆3倍体牡蛎苗引进台湾,传统牡蛎育苗产业可能因此逐渐萎缩甚至消失,影响整个养殖生态。

丁健家解释,3倍体牡蛎全靠人工育苗,自身无法繁殖,所以不会因繁殖期而变小变瘦,只需负责不断长肉,因此牡蛎仁重量比传统牡蛎多3至5成,且抵抗力强不易染病死亡,目前将从大陆进口的3倍体牡蛎苗,成本只比传统牡蛎苗略高,经济效益却大为提高,极具竞争力。

目前台湾渔政单位已有3倍体牡蛎育苗技术,丁健家建议,由于3倍体牡蛎育苗工作需庞大经费与土地,宜由国家负责育苗或辅导民间育苗,并思考如何兼顾传统牡蛎产业,以维持台湾原生牡蛎生态,同时让消费者有更多元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