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海外投资 锁定美日友岸外包国家
日本媒体指出,大陆正积极抢占先机,投资美日「友岸外包」的国家,以因应供应链断链风险。图为广州一家新能源车的工厂。(新华社)
美日等国正加快推进「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进程,持续向友邦国家转移供应链,但日媒指出,中资正在席卷越南、泰国和墨西哥等可以代替中国的生产基地,在投资方面正不断抢占先机。对此,评论示警称,供应链断裂的风险正迫在眉睫,而美日等国想要将其补全并不容易。
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BYD)此前才宣布在越南涉足美国苹果iPad代工,今年5月,董事长王传福拜访越南副总理陈红河时表示,「将扩大对电动车生产和组装投资」。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也在6月底接连与中国电动车企业会谈,宣告泰国将成为海外企业生产和出口电动车的基地。
日经中文网报导指,中资正在占领被美日定位为去中国化富有成效的东南亚。2023年上半年,大陆及香港对越南的直接投资为27亿美元,同比增长37.2%,大幅超越韩国等国;同时,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泰国的直接投资为615亿泰铢,占整体2成多,位居首位,比日本多出7成。
报导续指,不仅是东南亚,就连美国的邻国也无法高枕无忧。墨西哥北部州在成功吸引美国电动车巨头特斯拉投资后,汽车悬吊系统等中资零组件企业的工厂也相继在当地建设。而中企在当地的投资于2022年达到18笔,已逼近排名首位的美国。
中国为了反制美日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出口管制,于今年8月将用于半导体材料的镓相关产品出口改为许可制。报导指出,中国在镓生产方面拥有98%的全球分额,如果停止出口,半导体生产将陷入停滞,「供应链断裂的风险迫在眉睫」。
此外,对电动车电池生产不可或缺的镍金属,印尼拥有其全球的一半产量,而当地70%的冶炼厂均属中资。报导指,美日虽然希望排除中企的原料和零组件生产加工,但假如掌握主导地位的中企缩小出口对象,则有可能对两国的电动车生产造成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