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建军逻辑、战略方针与台海冲突
(图/翻摄112年国防报告书)
对於潜在的台海冲突,台面上讨论焦点多流于对单一武器装备的数据与数量比较进行粗浅判断,而鲜有系统化、多面向的深度剖析。例如常有人津津乐道中国大陆福建号与美国福特级两航母比照,而仅得出「大陆对上美国必败」、「大陆不堪一击」斯类简化结论,对战争评估总过于乐观。在粗浅的武器比较外,我们有必要对大陆军事力量进行深层次分析。当中,大陆军事力量建设逻辑与战略方针综合分析,是一个有趣的观察点。
一国如何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学术多探讨外部环境层面之影响。战力扩散论以为,一国战力也会依据世界最强国家而建设,但在多个面向上与仿效不同。例如该国会依据自己的内、外条件,进行有限度、有选择的模仿。
回头来看大陆的军事建设,似可解释一些端倪。2000年开始大陆国产武器都渐屏除过往俄式武器特色,而转向美国与西方看齐,例如光华舰身的护卫舰;配相位阵列雷达的神盾舰;航母从滑跳起飞发展为电磁弹射;全通甲板的两栖攻击舰等。常闻大陆网民戏称,美军的最大粉丝,其实是解放军。这某种程度也意味着,大陆科技实力与美国及西方差距,将愈来愈小。
这也增加了大陆是否要称霸之疑虑,尤其是当第三艘航母福建号建成、海上力量延伸到欧亚甚至南美,全方位向美国看齐,更使本来已经纵横四海的美军紧张:大陆会不会以全球为范围,进行与美国的军事影响力斗争?据此,我们有必要增加讨论面向:这些武器将打什么样的战争?即,大陆的军事战略方针。
麻省理工学院的傅泰林统整解放军建军以来所有战略转变后指出,1990年代以前多数时间,解放军仍都以大陆军思维在考虑如何打总体战,敌人在美苏之间转换、战略在诱敌深入的游击战、运动战与拒敌于外的阵地战之间游移。波斯湾战争后才从总体战转为关注局部战争,又在科索沃、伊拉克战事后重点发展「信息化」(而非机械化)、「一体化」(而非分散指挥)、「联合作战」(而非偕同作战)的「系统冲突」。2004年公布的战略为名「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当前大陆军事战略方针依照2015年白皮书,称为「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删除「条件下的」,意味信息化不再只是战争其中一条件,而是战争本身。在此战略下,大陆首要进行军改,其次重视海上威胁。
可以看出,大陆在建政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关注单一总体威胁,直到30年前开始转变为多个局部冲突(当中又以台湾问题为首)。此后尽管时常有零星冲突发生,但30年来美国始终不是北京的主要战略目标,最多是区域冲突的涉入对象。2015年白皮书明确提到,要「有效控制重大危机,妥善应对连锁反应,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统一和安全」,控制重大危机、应对连锁反应,放在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等文字之前。
在此之下,台海潜在的冲突想像应是:北京以美国在政治上的「先发」(如官员来台、外交承认等),定调为对大陆主权之侵犯,接以防御为名进行军事冲突上的「制人」,并且将冲突围绕在岛屿封锁与登陆的局部战争。当中,大陆会极力避免与美国正面冲突、阻止局势升级,美国也将限制介入力道与冲突范围。
吾人对于台海战争的想像总是过于简化而粗糙,然分析中共建军逻辑与战略方针,多面向多层次的对照才能察觉台海冲突的高强度、多限制、不稳定、不对称,也就不至犯下单纯用「航母杀手」、「一兵一红隼」就能全歼敌军的错误幻想了。
(作者为军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