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人看台湾》「中国」之必然与「台独」之虚妄
(示意图/Shutterstock)
台湾大选已然拉开帷幕,两岸议题自然成为焦点。新加坡人曹兴诚为「中华民国」国计再度「建言献策」,称「维持现状」不可能,鼓励「台湾独立」;而其对于马英九访陆抨击不如祭奠「猿猴」,引发诸多争议。
不论「维持现状」长久可能与否,先需讨论,谁已然在「破坏现状」。于浅处见,两岸关系的诸多矛盾与症结所在,国民党言为「独立与维持现状」的矛盾,而民进党人说是「促统与维持现状」的矛盾,大陆则归于「倚美谋独与维持现状」的矛盾;各方都自居于「现状」立场上,获得道德高度与感性理由,以「破坏现状」归于敌方,会义正词严而加以声讨: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症结是「现状」与「破坏现状」的矛盾。
而当我们以「历史」的视野审视两岸四十余年的「现状变动」,则可以提炼出「现状」的内涵,并加以判断何为「现状」与「破坏现状」,则事实一目了然:两岸关系的矛盾,延宕至今,无非是「毁宪」与「行宪」的矛盾。本于「台独党纲」的民进党自诞生伊始,便以「消灭中华民国」为己任,由是开始引起台湾内部族群与认同的撕裂;而当其成为执政党时,或如扁政府时期对「中华民国」试图加以「法理消灭」,或如蔡政府任内拐外抹角的「事实消灭」,则引起两岸关系的地动山摇、兵凶战危。
何为「九二共识」、何为「一中框架」,不过是「中华民国宪法」法理含义的重义复现。两岸关系没有如此复杂而难以名状,只是蔡政府愿不愿意「行宪、尊宪」的问题。「毁宪」与「行宪」的矛盾,事实构成两岸关系之良莠分野所在;民进党一意「毁宪」,无论或明或暗,造致台湾内部的撕裂与两岸关系的崩解;而两岸关系春暖花开,台湾民主诚然巩固,亦取决于此「执政党」能否「行宪、尊宪、护宪」。
苏贞昌曾揶揄马英九:「对台湾没感情还要批评别人」,此为民进党一贯说辞。民进党的核心论述见于两个同心圆,里之一圆曰「中华民国」,外之一圆为「台湾」,其义在于首先存在一「台湾人」,此「台湾人」可以选择「中华民国」,也可以不选择「中华民国」,后者不过是大圆中一小尔。这套言说貌似遵循了康德式个人主义进路,由类似罗尔斯原初状态中价值无涉、混沌无知之原子式个人,抹去一切意义特质,由是独立于任何特殊价值与身份目的,从而具备于各自目标中进行选择之「自由」:因而「台湾人」可以选择是「中国人」,也可以不是「中国人」,康德式的自由信条允许此种身份之选择。
可惜的是,现实不存在此康德式语境;罔论康德的故乡德国,亦不存在此种个人主义神话。事实上,一个人的血缘、身分与归属断不是「自由自决」,而是一定意义上「环境给定」,从不存在「价值无涉、混沌无知」的中立个人,有的只是在既定「文化纽带」内「新生的个体」,与「意义环境」下「教育的对象」。所谓「台湾人」可以选择成为「中国人」,也可以不选择「中国人」,本身也是民进党「教育改造」之产物。事实上,「台湾人」不得不是「中国人」,后者对于台湾人而言已然构成一种「环境给定」。
一方面,台湾人不得不是「文化中国」人,说中国话、写中国字、背中国诗、吃中国菜、过中国节,乃至于拜中国神,「中国人」身分已然构成台湾社群中自我的「构成要素」,任何个人在社群中都有一定的意义、归属乃至价值追求,这些构成自我的东西恰恰是由文化社群所决定,其奠基的血缘纽带与意义环境,在此之内才由个人再加以自我生养。无论是否承认,「文化中国人」在文化乃至血缘层面界定了台湾人「是谁」,并实质构成了台湾人的意义世界、文化属性乃至血缘所在。似曹兴诚近日言马英九祭祖怀远,不如祭奠猿猴,则请其先烧掉自家仙人牌位,而按其逻辑,灵位上溯都是猿猴罢了,无甚不可舍。如若不敢,则血缘的传承、文化的延续乃至意义的沿革自有其对人的「定义」所在,「文化中国」人由不得任性的自由。
另一方面,台湾人也不得不是「法理中国」人。尽管民进党一意「毁宪」,而两岸炎黄子孙合力「护宪」,乃至华府亦有所慎,则台湾当下的宪法依然是「中华民国宪法」,这是「一中宪法」。此为「文化中国」的「南北朝史观」决定的:受中华脉络影响之不同政治实体的和平竞合,其长久维系仅在「南北朝时期」,渊源于文化正统的竞合对于大一统义理的对冲,「中国以中国之道待之,夷狄以夷狄之道待之」,而当政权之一放弃自身的正统诉求,文化地域内的大政治实体便借由道德义理所在,名正言顺对夷狄或者割据进行兼并,而完成「大一统」。民进党纵然实不愿统一,也不得不接受「法理中国」符号以谋求偏安,而这又是「文化中国人」身分的佐证。
而倘若审视民进党任性的「台独」概念,「台独」本身,无非于客观上研判「台湾对外界的依附关系」,据此客观事实提出「摆脱台湾对外界的依附关系」之对象所在而已。不难发现就客观而言,于「亲美」上,台湾内部不分蓝绿:蒋经国之后的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和蔡英文等四位领导人中,唯一没有留美经历的是陈水扁。在客观事实上,加注自身的主观态度即「撤去台湾对外界的依附关系」,又可见民进党的「台独对像」明显错误聚焦,而「台湾独立」的针对方,也即「台湾最大的依附来源」莫不是华府乎?则为何民进党人士眼睛只盯着「宪法增修文」而忽视「台湾最大的外部势力」以求「独立」。
台湾人不得不是「中国人」,这是客观事实,亦如赵少康曾言:「身为台湾人不搞台独,有什么好悲哀的。」真正的「自由」不是建立对「必然」的克服,而是建立在对「必然」的适应之上,由此获得真正的「驾驭状态」。以毅然不做中国人之心态审视台湾,则发现「台湾人」「不得不」是「中国人」,这是「必然」;那么何妨换一种心态,去加以享受「中国人」身份,欣然于写中国字、背中国诗、吃中国菜、过中国节,乃至于拜中国神。再退一步,如真如民进党所言做「台独」,该党无非亦是「假台独」罢了,该党欲求台湾真正之「独立」,则不妨请向华府开刀。(李林杰/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