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人在台湾》哈佛北京书院「迁台」,偶发事件还是多米诺骨牌?

「哈佛北京书院」自2022年起改与台湾大学合作,并更名为「哈佛台北书院」。图为台湾大学。(图/中央社)

近日,华语教育(大陆称对外汉语教育)界最大的新闻就是「哈佛北京书院」即将迁往台北,哈佛大学会与台湾大学合作,成立「哈佛台北书院」。并计划自2022年起,每年有60名学生暑期来台八周,学习华语。

哈佛大学与北京语言大学合作成立的「哈佛北京书院」始于2005年,迄今已有近1300名来自美国大学的学生参加过该项目。至于该项目迁往台北的原因,外媒报导,哈佛大学中文项目主任刘力嘉教授称合作方北京语言大学「缺乏友好性」,哈佛上海中心负责人柯伟林(William C.Kirby)教授则称是「后勤问题」。然而,事实上,「哈佛台北书院」的成立也与哈佛大学暑期汉语班在北京运营的挑战以及疫情等大环境的改变不无关系。

首先,在中国大陆各地尤其是北京,美国大学开办的暑期汉语强化项目遍地开花,「哈佛北京书院」面临强有力的竞争。由于前些年的「中文热」,美国各大学纷纷在华寻求合作伙伴,开办暑期汉语强化班。其中,作为文化政治中心,且在地居民普通话标准的北京,其各高校是美国各大学的首选。在北京,有普林斯顿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的「普北班」,哈佛大学与北京语言大学合作的「哈佛北京书院」或称「哈北班」,哥伦比亚大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的「哥北班」等等,不一而足。其中,「哈北班」的北京合作方北京语言大学在中国大陆对外汉语界执牛耳,为哈佛大学提供了非常优秀的包括实习教师在内的师资资源。而且,「哈北班」除了提供高品质的语言强化课程,还为学生提供为期一周到中国大陆各地做实地调查研究的机会,非常吸引学生。然而,北京此类汉语暑期强化培训项目比比皆是在,「哈北班」面临包括享誉几十年的「普北班」等项目的激烈竞争,一直寻求突破,这其中包括曾计划成立的「哈佛上海书院」以及最近成立的「哈佛台北书院」等等。

其次,疫情成为压垮骆驼最后一根稻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美之间的文化教育合作被迫在一定程度上「脱钩」。由于美国学生无法入境中国大陆,中美教育合作项目纷纷展开自救。有的缩小规模,断尾求生,如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CIEE)被迫关闭其南京中心。有的改为线上教学,勉力维持,如「普北班」,「昆山杜克大学」等等。对于哈佛大学来说,「哈北班」的一大卖点就是在中国大陆各地为期一周的实地体验调查研究,若改为线上,除了「普北班」等在华项目,还要面临包括蜚声中外的「明德大学(Middlebury College)中文暑期学校」等美国本土汉语暑期项目的竞争挑战,压力可想而知。在中国大陆严控疫情,可预见未来边境不会开放,留学生无法入境的情况下,「哈佛台北书院」的成立是顺势而为,可能也是无奈之举。

然而,「哈佛台北书院」的成立绝不会是,一迁了之,万事大吉,挑战才刚刚开始。首先,台湾是否会在2022年暑期之前开放边境还是未知之数。若比照现今的入境居家隔离14+7的检疫模式,无论是八周的项目要提前检疫三周,还是线上线下,三周加五周,学生的体验效果都会打折。其次,像「哈北班」这样的暑期强化汉语项目每年要招聘并培训几乎与学生等额的华语教师,且对华语教师能力要求极高,如此数量的华语教师要求,台大方面也要提早因应,做好准备。再者,华语教学也是一个市场导向型的产业,若来台美国学生要求学习简体字加汉语拼音,台大方面是顺应市场还是有所坚持,也要提前规划,做好培训。最后,这类汉语培训项目几十年来游走于两岸之间,从台湾迁往大陆,是规模与市场使然;从大陆迁到台湾,也是新形势下台湾华语教育界的机遇。这样的项目能迁来台湾,自然有可能再迁回大陆。种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台湾华语教育界若想多吸引哈佛大学这样的「凤凰」,首要之务便是壮大自身,让自己这颗梧桐树枝繁叶茂。

「哈佛台北书院」的成立既是哈佛大学中文项目自身的规划调整,也有疫情大环境的影响,考虑到华语教育领域的市场与规模,「哈佛台北书院」项目当不会产生骨牌效应。中华文化与华语教育本身并不涉及意识形态,以「哈佛北京书院」的项目为例,师资由哈佛大学方面培训,教材由哈佛大学编写,中文课程与哈佛大学本校衔接,与美国各校互认学分。台湾当局所称「自由环境才有最好的学习成效」,云云,完全是外行话,至于民进党民代王定宇的「民主力量的提升」等言论,更是不知所云。这样大内宣、意识形态挂帅的言论只会让哈佛大学方面难堪。哈佛上海中心负责人柯伟林(William C.Kirby)教授已经出面缓颊,称北京书院搬迁是后勤问题所导致,哈佛大学长期与中国维持紧密关系,在中国的多数机构仍如常运作,并无计划搬离。若有心人士继续炒作相关议题,哈佛大学被迫选边站,最后得到吃亏的可能会是台湾方面。

中华文化与华语教育并不涉及意识形态,过去,在「哈北班」和「普北班」等暑期汉语项目里,来自海峡两岸的青年华语教师,曾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挥洒青春汗水,结下深厚的「革命友谊」。推广华语与中华文化是两岸广大华语教师的共同愿望,也是两岸双方可以合作的重要面向。若「哈佛台北书院」能够为在台主修华语教学的陆生提供实习机会,甚至像「哈佛北京书院」那样留一部分实习教师配额给大陆的优秀华语教师,让青年华语教师互相学习,交流,共同成长,也不失为一种善意的体现,也能重新开启两岸沟通交流的大门,共同推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季宇琦/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在读博士生、华语教师)

【征文启事】

中时新闻网「两岸征文」栏目,征文主题:台湾人看大陆、大陆人看台湾、两岸看世界、两岸一家人、两岸新时代,欢迎全球华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过亲身经历的故事,刻画两岸社会肌理,描绘世界见闻,打破刻板印象,促进两岸民众相互了解、建立全球视野,向读者展现时代的脉动与发展趋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脸书粉专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欢迎线上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