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人在台湾》课程地图与奖助学金——我的七年在台求学生活
辅仁大学历史系、所发展图。(图:辅仁大学历史系官网)
辅仁大学历史系初创于1927年,当时以中西交通史见长,系中的名师有陈垣、张星烺等,皆为中西交通史研究的开创性人物。至1963年,辅仁大学在台复校后于台北县新庄重新开办,为辅仁大学复校后最早恢复的院系之一。1967年成立历史研究所,在王任光神父与本笃会孟树人神父等的领导下,在西洋史与美国史等的教学上有所建树,多年来培养了许多相关领域的人才。除保留原先特色外,近年来,辅大历史系还增强了中外关系史与基督宗教史的教学与研究。
辅大历史系成立之宗旨,强调人文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对中外历史的兴趣,启发独立思考与研究的能力,兼顾理论与实际,并着重课程规划,务期学生能有效学习,具有良好之专业基础、就业能力与人文素养。
(以上摘自辅仁大学历史学系官网「系所简介」)
2013年,我负笈宝岛,来到辅仁大学历史系求学。在这里,我度过了美好的四年本科时光,不仅系统地学习了历史系各类必修、选修课的相关知识,更结交了不少知心的朋友。即便我已毕业近五年,但与辅大历史系很多朋友的联系至今未曾间断。
想必不少朋友也很好奇我在辅大历史系四年究竟学到了哪些知识,辅大历史系的老师们是怎样给同学上课的,系上有哪些深受同学喜爱的人气老师和课程,奖学金是如何分发的等等。此外,除了学业外,辅大历史系同学的社团活动、娱乐消遣等又有什么不同于大陆学校的地方,应该也会很吸引大家的兴趣。所以,我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不定期地更新介绍一些我在辅大历史系上过的那些课,遇到的那些老师,还有参与过的各项活动等等,以飨各位读者。
01系所简介与课程地图
诚如辅大历史系官网的介绍,中外交通史是历史系教学研究历史最悠久,也是最为学界熟知的领域。这是因为自天主教修会美国本笃会于1925年在北平创办辅仁社(1927年更名辅仁大学)以来,辅大历史系延聘的几位教授,如「史四家」之一的陈援庵、张星烺等,皆为研究中国与其他国家交往史领域的专家,因此,自北平时期以降,辅大历史系就保留了研究中西交通史的传统,并延续至在台复校之后。
而在台北复校后,辅大历史系在台湾历史学界最为人熟知的研究领域即西洋史(主要是指欧洲史),由于天主教办校的传统,因此对于中世纪欧洲教会史的研究领域,辅大历史系有着较强的研究师资与教学能力。在我2013年入学后,依旧能感受到辅大历史系对西洋史的重视,尽管可惜的是,我对世界史的兴趣在四年学习中依旧没能很大地提起来。倒并不是由于授课教师的原因,而是自己对于世界史始终「不来电」。
也因此,辅大历史系在学生培养上,较之其他台湾以及大陆的历史院系,会格外侧重中西交通史、基督宗教史等文化对话主题的研究领域,并将之纳入学生必须要修习的课业地图中。
而在常规的课业修习要求中,与全台湾大部分院校的历史系类似,学生的课业地图可大致划分为以下四模块:中国史(包括通史与断代史,以及各类专史,如中国经济史等)、世界史(国别史、专史)、台湾史(通史、专题史)以及史学理论(史学导论、史学史等课程)。所有毕业生必须修满至少128学分,其中包括公共课(如大学入门、人生哲学、专业伦理、体育课等,人生哲学为辅仁大学特色课程,之后会专文介绍)、通识课(三个领域:资讯、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等。与此同时,在大三时,所有同学必须修习「史学方法」课程,即论文写作课,学期作业即为本科毕业论文。授课教师会在课上讲授史料考辨、格式规范、伦理要求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同学在课程结束时能够交出一篇符合学术规范的论文。
辅大历史系的师资分专职、兼任两类,专职教师即历史系按合约聘任的授课教师,一般有1-2个研究专长,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开设课程。在辅大历史系,一位老师能开三四门课是非常正常的,甚至有老师可以横跨欧洲中世纪史与冷战史等等。但是,在课程地图中,我们也看到辅大历史系对于学生知识修习的横向跨度(兼容中西)是很大的,因此专职教师常常不敷需求,就需要从其他的台湾学校,甚至是海外交流的老师中延聘师资,帮助历史系开课。正因如此,辅大历史系多年来一直能保持开课领域的完整性,以中国史为例,从先秦史到中国当代史(在辅仁大学历史系为克思明教授主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有非常完整的授课门类,其中不乏名家授课(如明清史就是台湾明清史学界资深教授徐泓所授),可谓不易。从下图(2016年辅仁大学历史系开课图)中,也可窥见辅大历史系开课门类之全、之细。
02系内外奖学金
辅仁大学历史系针对优秀学生,会颁发不同类型的奖学金。首先是「书卷奖」,就是针对当学期课程平均分达全班前三的同学,系上会发放数额不等的奖学金,第一名能获得一万台币(合2000多人民币),第二名获六千元台币(合1300-1400人民币),第三名四千台币(合850-900人民币)。每个学期中,系上会将各年级的获奖同学张榜公布。由于我的勤奋学习,我在八个学期中,有六个学期都能上榜,其中,由于我前四个学期都拿到第二名,而第一、第三名的同学经常换人,所以我在辅大历史系有个小绰号,人称「二霸」(因为一直考第二,而且台湾普通话经常「二」、「恶」不分)。
另外一个重要的奖学金是王任光神父奖学金,就是在大三修习的史学方法课程中,写作优秀的论文不仅会编入历史系的本科学生刊物《史苑》,而且会获得以历史系名师王任光冠名的奖学金。资金的来源是系友捐款及其孳息。我在本科时,写作了一篇名为《近代上海有轨电车与城市发展之关系(1908-1975)》的论文,被《史苑》第76期采用,获得了王任光神父奖学金的第一档。
同时,针对台湾本地的清寒同学,系上也会联系一些系友等,为他们准备一些奖学金,例如吴若华学姐清寒助学金、孔祥熙「院长」清寒奖学金等,这些奖学金不仅体现了系友对于母系的拳拳关怀,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奖学金能一定程度纾解清寒同学的经济压力,保证他们的学业能继续下去,从而延续他们的生活梦想。
由于台湾「三限六不」的陆生招生规定,因此陆生不能申领来自台湾政府部门以及大多数民间方面的奖助学金。不过在全校范围内,我们依旧能申请优秀陆生奖学金。申请条件主要参考学业成绩、社会服务表现、综合能力(外语、实习经验)等,按一定比例加权打分,排名靠前者就能申请得到。因为是全校范围内的申请,所以每个学期中申请者之间的竞争会十分激烈。幸运的是,我在2016年获得了优秀陆生奖学金。(《我的七年在台求学生活》之五)
(陆轶隽/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政治大学历史系硕士)
【征文启事】
中时新闻网「两岸征文」栏目,延续《旺报》两岸征文活动,征文主题:台湾人看大陆、大陆人看台湾、两岸看世界、两岸一家人、两岸新时代,欢迎全球华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过亲身经历的故事,刻画两岸社会肌理,描绘世界见闻,打破刻板印象,促进两岸民众相互了解、建立全球视野,向读者展现时代的脉动与发展趋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脸书粉专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欢迎线上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