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社群平台突出现好多「momo」?年轻人新兴匿名方式曝光
大隐隐于市?陆关注momo涌现网路下的青年匿名社交。(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3日报导,2020年以来,大陆「小红书」等社群平台出现一批使用「粉色恐龙」头像,暱称「momo」的用户群体。这些青年用户选择借由使用统一化隐名或伪名来保护个人身分,借助「公共马甲」以实现自身更自由地表达观点,避免暴露真实身分。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主办的期刊《中国青年研究》刊发一篇题为〈隐匿即显露:青年匿名社交的平台、动因及展演〉研究文章,探究当代青年匿名社交的特点及其背后的青年文化。
该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戌及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汤沺甜撰写,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中心课题「线上交友软体使用的性别和代际差异」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认为,「momo」及「粉色恐龙」作为社群平台用户注册后的初始预设使用者名和头像,起初并没有获得特别关注。而后部分社会性舆论事件发酵,许多人借助这一代号实现身分掩护,获得表达去限制化福利,实现了群体性参与与支持。在其看来,这样一群匿名社交参与者反映了在环境急剧变化的当下青年匿名社交的诸多特征。
该研究选择Python进行数据爬虫,于2023年10月搜集「某主播道歉」这一社会热点事件热度前十的相关讨论帖,共获评论3万2432条。在剔除无效回复后(包括空白评论、广告等),有效评论数为3万1331条,总计字数约120万字,其中,「momo」用户发言1665条,「非momo」用户发言29666条。
讨论帖中,有人对某「momo」用户发问:「我怎么到处都能看到你?」该「momo」用户回答称:「网上好多momo,我这叫大隐隐于市。最好的匿名方式就是变成其他人。」也有「momo」用户表示:「本mo躺枪啦,其实只是为了让朋友认不出自己的号。」
研究分析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虽然实名认证已经成为社交平台的主流趋势,但匿名性依然在这个「夹缝」中存活并展现多样化的特征。在此之下,用户就一种个体对隐私的关切、和对自由表达的管道即匿名社交的需求更为强烈。用户选择加入群体匿名,实则是利用群体性身分手动匿名行为,大量自由个体虽然无法掌握技术以真正意义上摆脱被「监控」状态,但这一将自身「退」成陌生人的举动却为他们展开一张安全网。
从根本上来说,这样一种技术门槛较低的用户身分转变直接动力并非对治理的抵抗,而是「关系」。这种关系源自现实与虚拟,他们在「退」为一个陌生人的同时,实现了将自己「大隐隐于市」——藏身于众多陌生人,去除极具个人特色的暱称与头像,隐匿个人资讯在规避来自现实关系压力的暴露羞耻的同时坚守自身虚拟数位身分,为自己争取充足展示空间;同时,这也是一种对虚拟世界的关系建构的回避策略,隐匿于群体后,在无目的性情况下,使用者彼此间可追踪性大大降低,这在一定意义上是以轨迹重叠方式清除痕迹。
研究同时发现,该方式对有匿名社交需求的青年群体的吸引并非仅有「大隐隐于市」,还因其身分给青年的个体化空间留有充足余地。在研究者搜集数据中,共有1665名「momo」用户(暱称中包含「momo」即判定为「momo」用户),其中约有10%的用户选择了在「momo」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表达。
此类个性化用户的暱称主要有三类:第一,点缀性的无实在意义表情符号,包括emoji中的「花」「食品」等缀饰;第二,个人状态,如「momo(减肥中)」「momo(活好每一天版)」;第三,限定词与修饰词,比如「美momo」「king of momo」等。不仅是暱称上的变动,有若干「momo」使用者并未严格使用标志性的「粉色小恐龙」作为头像,在此类用户中,一类以「粉色小恐龙」头像的系列衍生图片为头像,另一类则为自由选择头像。
文章表示,由此可见,大陆当代青年在匿名社交时,并不期望以完全摒弃自身个性化为代价,他们弹性地对自己的数位虚拟群体性身分进行装扮,以实现审美追求和个体自由化展示。
该研究分析了青年匿名社交文化体验,其认为:
群体性匿名现象反映了当代青年在不确定性的社交环境中,透过集体身分来减少个体不确定性和焦虑,同时追求认知安全和群体认同;
隐匿于群体中的青年选择集体身分作为网路互动的方式,是应对互联网带来的社交变革和不确定性的反应,同时保持虚拟社交的不可替代性和时间效率;
这种集体匿名不仅是对「面子」文化的体现,更是现代社会个体化自反性特征的一种体现,即在个体化过程中寻求更广泛和深层次的社会联系和自我认同;
「公共马甲」群体通过网路互动展现出强烈的个体化自反性特征,他们通过「手动」匿名的方式摆脱既有社会关系的束缚,寻求在网路空间中新的自我表达、构建和管理方式。
在作者看来,青年选择成为群体背后,实为借由调试其身分对演算法社会适应,以「陌生人」社交重回技术造成且难以脱离的现实与网路社交的模糊地带。这是当代青年的「抗争」:个体拿起「原始武器」在演算法社会中寻回自由心证权利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大隐隐于市」是一种弱势群体对演算法社会进行软抵抗而生成的集体行动,象征着人的个体在压抑文化建构过程中的价值与尊严。
文章也指出,虽然匿名社交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在不透露身分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和声音的机会,但这种模式也伴随着一系列挑战和风险,包括:匿名社群平台可能导致情感问题、欺凌和恶意言论,青年在匿名社交中需要更好的网路素养,匿名社交也引发了道德和伦理问题等。
「匿名社交在青年群体中变得越来越普遍,但也伴随着一系列挑战和风险。社会观照、教育和培训在帮助青年更好地适应匿名社交环境、维护自己的权益以及保持社交和道德准则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透过这些支持措施,青年可以更好地利用匿名社交的优势,同时减少其潜在的负面影响。」文章最后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