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政协增设「环境资源界」 盼实现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
大陆政协调增环境资源界传递的讯号对生态环境的治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新华社)
《中国新闻周刊》,大陆两会在即,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名单1月18日公布新出现「环境资源界」,是1993年第八届全国政协增设「经济界」以来,大陆全国政协首次出现新增界别。本届政协共设34个界别、委员2172人,环境资源界有85名委员,属于人数较多界别。此外,地方政协在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增设了「环境资源界」或「资源环境界」。专家指出,此举不仅顺应对环境资源的新认知,也是实现双碳目标、保障耕地及能源安全的必然举措。
《中国新闻周刊》报导,大陆全国政协新设环境资源界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生物系教授童金南指出, 2020年第十三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增加40多名委员,目的之一,便是为了筹建环境资源界别。85名环境资源界委员,多名委员连任,此前分散于其他界别,如科学技术界、农业界、九三学社等。85名委员背景涵盖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水务、城市规画、海洋、林业、地质、化学、古生物、建筑、气象、交通、法学等多个领域。
官员有生态环境部长黄润秋、副部长赵英民、国家能源局长章建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马建华、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画与经济司司长何广顺、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叶敏、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余国东。学者有云南大学校长方精云、浙江大学副校长吴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张甘霖、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葛全胜等,其中还包括多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另外,有两成委员来自能源化工企业,包括中国核电董事长卢铁忠、中国中化董事长李凡荣、中国海油董事长汪东进、国家电投董事长钱智民、中国石油董事长戴厚良、华能集团董事长温枢刚、国家电网董事长辛保安、中国稀土集团董事长敖宏等。
《中国新闻周刊》报导,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旭涛指出,环境资源界委员绝大多数在相关领域拥有丰富经验。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维宸称,环资界委员不少在一线工作,能提出更合理的建议,「甚至有可能达到一种效果,就是在会议探讨过程中,一些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工作落实得更快」。
童金南说,作为地质学家,成为政协委员后一直对环境问题比较关注,未来履职会关注如何在环境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间实现平衡,「例如,现在河湖治理把很多江滩、河滩都变成了岩石滩、水泥道,看似环境变好了,但是泥滩沙滩里的生物没法活了。这不是生态保护,而是一种生态破坏。这也是我未来会关注的问题之一。」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环境资源界别的设立,表明中方对环境资源的认知已经到达新境界。改革开放初期,大家尚没有意识到破坏环境和过度消耗资源问题的严重性,而当前,无论是中国大陆的最高决策层还是公众,对资源环境的重要性和价值的认识已经上了几个台阶。
张维宸称,从国际国内的形势来看,无论是碳达峰、碳中和,还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保障能源安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政协需要设立一个这样的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