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缺工时代 产业园区更爱移工

桃园市中坜产业园区移工占比人数多,中坜火车站周遭发展出特有的东南亚街区文化。(吕筱蝉摄)

劳动部首份产业缺工试查报告指出,直到今年7月底,全台约有6.6万个职缺已超过半年找不到人,其中缺工数最多是制造业2.1万个,比率占31.9%。全国工业总会2024年工总白皮书也点出,缺工、缺人才是产业「五缺」的最大挑战,超过缺水缺电的严重性。事实上,不少园区因缺工,已出现「移工取代本地劳工」趋势。

以嘉义县自力开发的大埔美精密机械园区为例,当年县府喊出可创造2万个以上就业机会;但不少实际生产的工厂却是靠移工撑起生产线,也带动园区周边印尼、越南等小卖店兴起。

官方统计,大埔美就业人口数约6800多人,产业移工人数900多人,占比看似只有1/7;事实上,考量到薪资成本和管理,不少厂商更倾向聘用产业移工,更传出曾有业者开缺向台湾人招手,私下却向主管机关申请引进移工,使扩大征才沦为过场。

嘉县府经济发展处表示,虽然大埔美开发初期以精密机械为主要招商对象,但只要符合条件的业者都能进驻,加上这几年产业转型引进自动化,许多产业人力需求缩减,又因交通便利,业者各厂区的人力可相互支援,才会与当初设定就业人数出现落差。

桃园市移工人数全台最多,至今年10月底共计13万9314人,其中产业移工11万7660人,占比高达84.46%。中坜产业园区共有689家业者,以电子、制造业居多,移工占比人数也比辖内其他工业区多,中坜火车站周遭更因此发展出特有的东南亚街区文化。

桃园市政府劳动局跨国劳动事务科长郭家宪说,雇主基于薪资成本考量,以及本地人较不喜欢劳动性质高的工作,加上中坜产业园区大厂居多,移工需求自然比其他地方多。

有园区业者坦言,电子、制造等传统产业,遭逢员工退休潮又找不到新血加入,许多厂商都面临年龄断层。加上比起传产或电子加工业,年轻人更愿意跑外送或到晶圆厂上班,最终只能仰赖移工填补产业人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