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赋能,让“车等灯”变“灯看车”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然 通讯员 李佳

携程发布的《2024五一假期旅行总结》显示,武汉位列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第8位。

客流、车流创新高,交通管理也迎来“大考”。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122警情中心介绍,得益于交警高等级勤务现场疏导与大数据技术协同治理,“五一”假期武汉市交通平稳有序,商圈及景区周边道路未出现长时间、大面积拥堵,无较大交通事故发生。

全息路口

开启“全时视角”

今年“五一”假期,东湖风景区接待外地游客量超去年3倍,单日接待游客超55万人次,日接待人数创历史新高。

梨园广场转盘毗邻东湖风景区,是二环线通往徐东大街和长江二桥的重要通道,每逢节假日,交通压力巨大。

“看,上面显示了路口经过的每一台车的详细信息。这里是我们建设全息路口的一处试点。”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科技处民警何洋介绍。在武汉交通管理大数据支撑研究中心,墙面上的一块液晶屏幕上,展示着梨园广场转盘“全息路口”全部信息。

据介绍,全息路口通过拟合多方向的雷达和视频探头信息,产生车辆车牌、位置、速度、轨迹等多种基础数据,为交通组织疏导和事故快速处理提供支撑,是武汉交警利用大数据技术治理城市交通的最新成果。

依托全息路口的“全时视角”,还可实时获取每条车道车流量数据,令路口信号灯自适应配时更加精准高效。

“车路协同”

让物流更畅通环保

武汉经开区东风大道三角湖路路口,也是试点路口之一。该路口车道多、货车多,交通组织复杂,通过实时监测各车道车流,信号灯配时更聪明,通行效率明显提升。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在交通复杂的路口,无论是预设固定信号灯配时,还是人工现场干预,都不如基于大数据的自适应配时效率更高。”何洋说,大数据赋能,让“车等灯”逐渐变为“灯看车”。

以大数据为底座,“车路协同”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武汉市公安交管部门数据显示,作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所在地,武汉经开区已有508个路口应用了“车路协同”智慧交通系统,与车载单元装置结合,可实现车速诱导、交通标志提醒、闯红灯预警等功能。

“武汉经开区的‘车路协同’系统在物流货车上应用效果最为显著。”何洋介绍,货车自重大,每次刹车和起步都格外耗油。“车路协同”系统能根据前方车流量和信号灯数据,为驾驶员合理规划车速,尽可能减少停车次数,提高燃油效率,降低尾气排放,实现经济和环保双赢。随着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车路协同”在城市自动驾驶辅助方面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大数据治理交通

为智慧城市“探路”

截至4月底,武汉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460万台,日均在途车辆200余万台,还有300余万辆电动自行车穿行于大街小巷,超大城市的交通压力在节假日尤其凸显。

“我们主要创新应用了三项数字化举措。”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科技处副处长张建华介绍。

“一是智能避堵诱导。我们与高德、百度等导航服务商合作,搭建交通态势监测模型,在景区车流量大时对过路车辆采取绕行诱导,对进景区车辆强制诱导指定出行线路,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二是预约停车引导。武汉交警在黄鹤楼等景区试行了停车预约模式,对未进行停车预约的车辆发短信告知周边停车场饱和情况,提前进行车辆分流,避免了违停和车辆进停车场排队等候对道路通行的影响。三是实现全息路口的智能化信号配时。我们正在城区部分道路开展全息路口建设试点,信号机根据路口设备实时采集的车道级全息精确数据,精准控制红绿灯的相位、相序和时长,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大幅提升了道路通行效率。”张建华说。

“整合车流、人流、物流及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等数据,提升交通指挥和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提高通行效率、运力衔接和应急处理水平,降低城市拥堵。”按照《武汉市新型智慧城市“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思路,武汉交警正积极探索以数字化手段赋能精细化交通治理,让城市交通管理更智慧,运行更稳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