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考招乱源

(图/本报系资料照)

考大学是人生大事,但在教育部异想天开的考招制度下,弄得学生和家长焦虑万分,大学教授们也三声无奈。

今日的大学考招乱源到底从何而来?以上周各大学无奈的入学书审系统为例,学习历程和多元表现其中必要的评选,教育部就该给教授们充裕的时间去审查,但结果呢?审查只有3~4天的时间,却要看4000~6000页的资料,当然逼得教授们只能看学校和在校成绩为重啰!教育部近年老干「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残酷」的事,错了又死不认错,还躲在冷气房里瞎指挥。

揠苗助长是绝对要避免的教育,学习历程正是这种闹剧。为什么要高中生去做大学生才要做的事?大学生要考研究所时才写研究计划啊!好,既然大学考招有这项评比,学生们普遍欠缺这种能力,家长们又怕写不好评选吃亏,大部分的学习历程就会变成别人代劳的作品,教育部是在替补习班数钱吗?为何无视这种必然衍生的造假?而且考招书审出问题已有明确事证,教育部却推说「目前没有考生受害」,真的是够了!

解决危机的核心在辨识问题的因果。教育部不愿了解问题的根源,不知道理想与实务脱节的主因,当然会一再丧失解决考招问题的契机。

审查需要行政作业的准备时间及各层级的汇整检查,以防止错误。教育部说从5月19日到6月5日,基层学系有7天以上的审查时间,真是冷气吹昏了头。这跟当兵集合一样,师、旅、营、连、排层层相扣,学系就是基层的排,实际留给它的就只有3、4天的审查时间。

教育部的心态老是官大学问大,还惯用问东答西来糊弄社会。108新课纲造成的高中自然科必修学分严重不足,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球科学各只有两个必修学分,学测又只能就必修内容命题,在考招连动下,当然造成学习不足。大学也反映「探究与实作」虽有4学分,但因各校内容不同,难作学测命题。教育部却说:新课纲另有选修,不会时数不够,典型的指鹿为马。学测考试和申请甄试可以看出自然基础弱化的端倪,教育部连问题在哪里都不清楚,如何改进缺失?

今年立法院召开多次大学考招公听会,表面看起来民主,实际上从邀请的人士、公听会的内容,行政部门都可以置入行销,立委还很多不明究理。看来今年书审的问题,明年也不会改了。考招会曾在103年经23次会议订的考完后招方案其实是解方,教育部就是硬给翻盘。竹篙斗菜刀,唉,大学考招如何不乱?(作者为国家公益发展协进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