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渊:交大博士,创业七年,百亿估值,再冲上市

戴文渊从小就在编程领域,表现出惊人的天赋。高中时,他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银牌,也因此得到了羡煞旁人的上海交通大学的保送资格。

2004年,戴文渊和队友代表上海交大在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总决赛中,迎战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的强队,最终站上了最高领奖台。

2005年,戴文渊获得了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世界冠军——这项大赛号称汇集了全球智商最高的人、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主办、被称为计算机界“奥林匹克”。一般描述是“入门之后基本拿奖靠智商,拿到银牌就能成为offer收割机”。

那会,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有一个实验班,学生大三就可以按个人喜好选择实验室。戴文渊在外备赛,等结束时,像图形学(即CG)等热门方向都选完了,只剩下冷门的AI技术没有人选。“那个年代,没有人相信AI能做成。毕业以后,成绩好的能当个老师,成绩不好那就算白学了。”戴文渊曾这样调侃当时的选择。

因祸得福,他因此结识了AI领域内一位顶尖的华人学者——当时,在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并无与此相关的师资,系里便将戴文渊作为访问学生推荐到了中国香港科技大学,师从计算机系教授、华人界首位国际AI协会院士杨强。

翻开戴文渊经历可以发现,如果继续留在学术界发展,他应该会是持续登顶学术高峰的科学家:全世界首个提出“非监督迁移学习”概念的人,开创了“非监督迁移学习”这一重要研究方向,获得过中国智能科技界最高荣誉“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而在机器学习子领域迁移学习,他更被认为是该领域的全球领军学者,单篇论文被引用次数全球排名第三。

杨强教授曾这样形容他: “戴文渊是全世界最优秀的青年学者之一,是产业界、特别是中国产业界AI落地的杰出代表,对AI领域的发展帮助极大。”2009年,戴文渊加入百度,在此遇到了后来的妻子吴茗。

戴文元和沈南鹏有很多关系。他们都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当时,人工智能市场一片荒芜,红杉中国一路“支持”并成为A轮前的早期投资者。

如果你能帮助他们,三位联合创始人都不小。首席研究科学家杨文强受杨立强邀请。陈玉强主持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深度学习系统的建设,曾担任今天的头条推荐系统的负责人。

首席架构师胡世伟是戴文元在百度的“老熟人”,并主持了风潮等多个核心系统的架构设计,“商业亲密”搜索和阿拉丁生态。

两年后,他被提升为百度商业搜索部门的科学家,负责百度最重要的“现金打印机核心”——百度风潮战略团队模型组。2012年,风潮系统将百度的流动性提高了8倍。2013年,戴文元搬到华为,在诺亚方舟实验室担任首席科学家。

2014年,吴茗成立第四范式,戴文渊2015年加入并担任CEO。但最终,戴文渊走上了创业之路。2015年,戴文渊创立了第四范式。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在第一轮就投了第四范式。那是在2015年,当戴文渊把所有要干什么都说完之后,沈南鹏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我的?”戴文渊就问,你怎么看待我们做的这个事情。现在回忆起来,戴文渊依然记得当时沈南鹏说,“我其实不太关心你们做的是什么。在创业的初期阶段,相较于具体的业务,我更关心你的团队。”

创立第四范式之初,戴文渊和团队希望做一个更高效的工具级产品,让AI技术工具帮客户在一两个月内快速建立大数据分析能力,但很快发现这并不可行。“拜访金融行业客户,发现它们的需求特别分散,一个企业内就有好几百个场景。”戴文渊发现,AI所能覆盖到的应用比他们想象的要多好几个数量级,不可能由一家公司去做。

随后,团队便进行了思路的转变,2016年7月开发了一个能够让非专业人士使用的机器学习平台——先知。用戴文渊的话说,就是一个完全不懂技术的小白,通过运用此数据架构平台,大概经历2周的时间,就可以成为一个AI专家。

本科毕业后,戴文渊将研究方向瞄准人工智能。尽管那时,人工智能被看作是没前途的专业。“在那时,没有人相信AI能做成,毕业以后,成绩好的,能当个老师,成绩不好,那就算白学了。”

戴文渊被推荐到港科大深造。在那里,他遇见了影响一生的恩师和伙伴——计算机系教授杨强。他为“心里没谱”的戴文渊引路,带去信心和专业指导。

读研期间,戴文渊凭借优秀的信息学算法基础,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顶级会议上发表了多篇论文,相关论文被引用数排名世界第二。

IPO前,戴文渊持有公司24.25%股份;红杉资本持股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