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造粒成再生燃料 推動農業剩餘資材能源化

台东区农场运用造粒技术将稻草制成固体再生燃料,其净热值为煤炭(5890 kcal/kg)的56%,氯、汞、铅、镉等含量皆低于标准值,其中镉为未检出,具有成为替代能源的潜力。图╱台东区农改场提供

水稻作为台湾最大宗的作物,稻谷收成后留下约相等重量的稻草,因此成为全国最具规模的农业剩余资材。农业部台东区农业改良场运用造粒技术将稻草制成固体再生燃料推动生质能发电,具有成为替代能源的潜力。

根据统计,台东县每年产生逾7万公吨的稻草,一年两期作约1万2000公顷的种植面积,以每公顷稻谷产量6公吨计算,约可产出7万2000公吨的稻谷,同时也会产生7万2000公吨的稻草。

台东区农业改良场作物环境科科长蔡恕仁表示,稻草富含有机质,因此具有发展为生质能的潜力,台东区农场运用造粒技术将稻草制成固体再生燃料,其净热值为煤炭(5890 kcal/kg)的56%,未来将配合区域性农业剩余资材处理中心的设置,推动生质能发电,以符合国家永续发展政策。

蔡恕仁坦言,第一、二期作之间仅有1个月的时间,若使用分解箘处理稻草的话田间需要蓄水,但一、二期间田里要再重新蓄水得看沟圳有没有供水,目前稻草大多在采收后直接切碎就地循环再利用,只不过每公顷处理费用就高达6000元,而二期作种植时第一期的稻草尚未完全分解,容易引发窒息病等问题,影响水稻植株生育。

为强化稻草循环再利用,台东区农改场在台东县关山镇辅导循环场域,每期作以稻草捆包机处理50公顷稻草(约300公吨),供作物栽培覆盖或编织成稻草席。为提升稻草利用效能,透过破碎、干燥及造粒技术制成固体再生燃料,氯、汞、铅、镉等含量皆低于标准值,其中镉为未检出,经实验结果显示具有成为替代能源的潜力。

蔡恕仁表示,稻草制成固体再生燃料后体积大幅减少,且稻草压实后燃点将达300度,具有易储存、方便运输及安全性高等特性,未来将配合区域性农业剩余资材处理中心的设置,将稻草规格化并应用于区域型生质能发电,可将农业剩余资材能源化,落实循环农业、净零排放的政策目标。

农业部长陈骏季上周也强调,农业废弃物如例如树枝、稻谷等作为薪材燃料循环利用,农业剩余资源再利用是未来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