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送孩子出国留学?

回答一个满级读者的问题。

他问我的问题非常简单,就是送孩子出国留学这件事,到底还划不划算。

首先,当你问出划不划算的时候,有一个默认的前提已经存在了。

那就是你还要回来。

假如这个学生,他不回来了,意思是说,他以后都在海外工作了,那就不存在划不划算的问题。

这是一个认可度的问题。

你哪怕在国内读的是清北,都不一定有当地那些国际排名比清北略微靠后的学校的招牌好使。

因为强龙不压地头蛇,人家国家的人,未必知道清北是什么。

所以说,划不划算这个问题背后的潜台词,一定是你回来,你留学之后,回来工作。

那么这个问题就非常简单了。

纯粹站在教育投资的角度看,你只需要参考一个指标。就是你去海外留学的这个学校,回国之后,他的牌子在国内企业的认可度溢价,能否覆盖你留学的费用。

好比你在国内读A校,去海外读B校,B校几年的学费生活费比A校多了几百万,但是B校回国之后,企业的起薪高,升迁快,B和A在企业那里的差值,可以弥补你那几百万多出来的教育费用。

如果可以,就是划算的。

你可以自己去打听下,一般来讲,别说100%弥补,弥补50%,甚至30%都非常艰难。

也就是说,你把这看作一门生意,它是净亏的,无非亏多少。

但是,你注意,我要转折了。

对于这个提问的满级读者而言,账不是这样算的。

昔日乾隆要平定准噶尔的时候,大臣们都反对,理由是不划算,这地方拿回来,也是我们给它转移支付。

乾隆力排众议,他说,我们不能只算经济账,也要算政治账。

他能说这句话的前提,还是家里有余粮嘛。

所以小到一个家庭,也是一样的,你到底应不应该只算经济账,要看你家的条件。

当你们家一年的收入,可以覆盖孩子全部的留学费用时,我认为,留学是值得的。

这件事的作用不在于学历,而在于给到你更多比较的对象。

我那天系统性的讲预期管理的时候,详细阐述了溢价产生的原理。

溢价实际上是因为什么产生的?因为人的见的太少产生的。

我们来看一个现象。

单位里面,领导总是喜欢安排大家做一些其实不打粮食的事情,就是说和盈利无关。

越是非民企,越是普遍。

明明不是很重要的事情,还搞的很重要的样子,又是评比,又是排名。

然后还要分个优良中差,搞得好像谁比谁高了半级,年底就能多分条带鱼似的。

民企里面也搞这套的。

能升管理层的就升个小组长,出门在外见客户,还允许你名片印总监的头衔。

不能升管理层的,也给你各种所谓的提升路径。什么高工,资深高工,甚至到后来,都有企业内部的科学家,首席科学家。

就跟金融机构里面的首席分析师一个调调。

这套东西的目的是什么?

就是增加你的沉没成本预期。

我讲过,人的决策系统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受到预期左右的。

你要跳槽,又留恋自己在原单位首席的头衔,就会产生一种损失厌恶的情绪。

你会觉得好像自己损失了什么似的。

这个损失厌恶的预期,会导致新单位给你的加薪,都不香了。

因为原单位有很多确定性,你知道工作体验是什么,新单位有很多不确定性,你唯一能确定的是加薪了,但是你不知道去了之后,自己是否还是首席,是否还能得到内部认可的那种“地位感”。

你看,这个东西在左右你的决策。

原单位并没有多掏钱,人家就玩了一套升职不授权的把戏,就把你的人,给套路住了,这就是对你的预期管理。

实际上,新员工同样要面临这个。

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经常会出现面试造火箭,进去拧螺丝的局面?

如果说只是应聘者众多,那筛选就是了,也用不着把面试阶段搞得那么正规,搞出那么多形式环节吧?

这又是为什么呢?

同样,是为了增加你的沉没成本预期。

你进去之后,天天在拧螺丝,你也想走。

但是每每想到自己可是过五关斩六将,面了七轮造火箭才面进来,又通过三个月地狱般的试用期才转正的。

你就不想走了。

看懂了么?他们还是在预期管理你。

那我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对新老员工的预期管理能够奏效?

答案很简单,因为公司是个封闭环境,因为你经历的少。

你天天见来见去就那几个人,就那几张面孔,就是领导的那些个说辞,你就被同化了。

越是那种一毕业就进了某家单位的人,越是做得久了,他越是会把自己的一切都和这家单位的那套预期管理机制联系起来。

你某一天不让他干了,他可能觉得自己人生的意义都没有了。

所以实际上他为这份工作支付了什么?

支付了自己全部的人生。

你去看那个街头卖馍的,他有没有这种念头?

没有。

他觉得他只是卖馍,他又不是卖自己,他不会为了哪个客人出卖自己的人生。

你爱买就买,不买我就卖给别的客人了,如果不能卖馍,他就卖茶叶蛋去了。

他的内心之所以有这样的松弛感,是因为他面宽。

你看着他只是个不起眼的小摊贩,实际上他面对的,是广阔的社会。而你,只是你们单位某个部门某个环节下的一个螺丝钉。

回到我们的留学话题。

大学不仅仅是读书的地方,也是感受生活的地方。

多年以后,你固然会回到国内工作,但是你有一份记忆,你知道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里,生活着另一群人。

他们有他们的工作方式,他们有他们的生活方式。

所谓选择,不是说一百多种鞋子,一定某一种鞋子最好,什么都好,对任何人都好。

从来不是这样的。

所谓选择,是说我有机会把这一百多种鞋子都看一遍,甚至某些还试穿下,最后我根据自己的需求,做了选择。

那么此时此刻,你是平静的。

你都见过了。

就像前面我们讲的,你觉得原单位一定不好么?

答案是不一定。

可能你辞职,跳了一轮,最后还是选择回到原单位,但是这时的好,就是真好了。

你没有中间这个直面社会的过程,你尽管人待在原单位,可是你心不甘的。

你老是琢磨我是卖贵了还是卖便宜了,我这辈子值不值呀。

那你就很难受,始终都很难受,别扭了一辈子。

你看内媒上骂得最凶的两拨人就是关于国内国外。

有些人把国外说的一无是处,有些人把国外说成了灯塔。

这种评价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每个人在国内所处的行业,所处的生态位,和他在国外所处的行业,生态位,都是不同的。

就像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比不出结果的。

天底下所有的国家,都有优点,也都有各自的问题,那个优点是不是能够适配你本人,那些问题是不是正好落在你头上,才是关键。

你把全世界的这一百多个国家,可以看作一百多个商家。

天底下没有商家不对客人进行预期管理的,都会说自己好,就像每一种方便面上面的牛肉都是大颗粒。

实际上你挨个吃过去就知道,都不是牛肉面,都是方便面,包装袋里面的和外面的,都不一样。

所以打破预期管理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就是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