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圣地 大上清宫揭面纱
江西考古人员在大上清宫遗址进行考古挖掘。(李巧摄)
屋脊构建,仙人骑凤。(李巧摄)
出土的兽面瓦当。(李巧摄)
元代纪年砖。(李巧摄)
江西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位于龙虎山景区上清镇东陲,左拥象山,门对泸溪,面云林,枕台石,是历代天师供祀神仙之所,故有仙灵都会、百神受职之所之称。
龙虎山被认为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从建成至清朝受到历朝历代重视。大上清宫自北宋开基设坛以来,历经宋、元、明、清,是历代正一道天师禅宗演法的宗教场所,为中国道教正一教祖庭,康熙帝曾为其亲手御书匾额「大上清宫」。
《水浒传》开篇详细描写
大上清宫是道教祭神之所,是中国古代在敬天祭祖的基础上形成的建筑群落之一,遍布各地,而首屈一指的当属龙虎山大上清宫,始建于东汉,原为张道陵修道之所,后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屡毁屡建,其名称也从天师草堂开始,历经传箓坛、真仙观、上清观、上清正一宫、大上清正一万寿宫、大上清宫等变迁,最终发展为规模宏大的道教宫观建筑,清代达到巅峰。
大上清宫的宏伟壮观在《水浒传》中有详细描写。施耐庵在《水浒传》「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开篇第一回,就以官居宋朝太尉洪信的视角对上清宫整体环境、气势有全方位解读。面对大上清宫的瑰丽壮观,连太尉洪信也不禁发出「三清殿上,富贵不可尽言」的感叹。
屋脊蹲兽透露级别
专家认为,大上清宫道教最重要的宫观建筑群,在道教发展历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据考古勘探初步推断,大上清宫遗址占地面积30余万平方公尺,目前已探明18万平方公尺范围。大上清宫在全国道教宫观建筑中规模是首屈一指的,相当于北京故宫的一半。
此外,遗址考古发掘还出土了大量文物。这些文物造型精美,处处体现着皇家气派。遗址发掘出土的清代屋脊蹲兽·斗牛让人眼前一亮。按照当时宫殿式建制五脊六兽的排序,斗牛位居5个蹲兽第二位。根据蹲兽在屋脊的排列顺序及其与建筑等级的对应关系可知,大上清宫的级别仅次于故宫的太和殿。
遗址还出土了正殿地砖和金钟。御窑金砖是皇家专用,极为珍贵。而遗址发掘的百余块皇家金砖,证实了大上清宫受到历代皇帝的青睐,享有极高的待遇。
此外,遗迹中发现的瓷器碎片被证实为枢府瓷,这是元代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订制专用瓷器。又如出土的元代大铜钟,整重9999斤,仅比故宫现存的铜钟轻1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