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坟场阿富汗 英俄美伤心地

丝路裸心飘流:把自己抛向远方去遗忘(时报出版)

阿富汗的地理位置扼交通要冲,在中亚、西亚和南亚的交会处,历史上位处各帝国的边界前沿,若要进入中亚或通向中东需要夺取的一块土地,而阿富汗是一根容易吃但难以下咽的硬骨头。

历来帝国在阿富汗投入的力量都变成了招致自身毁灭的惨痛成本,唱着「征服」这套剧本了无新意的旧酒换新瓶,已经演到了第三季。

一九一九到一九三八年间,大英帝国三次入侵阿富汗;一九七九年苏联入侵十年成空,因而引爆帝国解体;二○○一年美国开启长达二十年游击血战,始终难以完全占领;二○二一年八月美国自阿富汗全面撤军,塔利班以摧枯拉朽的闪电攻势,十天内夺下首都喀布尔。

美国成为「帝国坟场」新一代祭品,海量援助和巨大武力干涉,都无法解开真正问题的症结。战争究竟消灭了恐怖分子,还是创造了更多恐怖分子?

愿这块土地能重现曾经的和平和宁静,愿每个渴望自由的灵魂,都能像朵朵风筝翱翔天际。

夜里,我们在旅店附近晃悠,遇上了司机,他刚采买了一袋酒水,盛情邀我们一起小酌,连场地都已准备好。他带我们走进仅亮着一盏靠近厨房的灯的歇息餐厅,熟门熟路打开整室灯光,饭店的人从厨房端出几盘下酒菜,分别是番茄、馕和小黄瓜。

饭店人员精通英文,Eon聊起了塔吉克的内战,这议题就像是烙印在帕米尔地区的一道伤,布满乱石的蜿蜒道路仍然脆弱得难以缝合。

塔吉克曾被捆绑在苏联这辆磅礡的战车上。苏联一九九一年轰然崩塌,原本享有大量资金援助的塔吉克在宣布独立后,等同断了嗷嗷哺育的奶水,经济体系一夕崩溃,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翌年爆发了长达五年的内战,帕米尔地区的居民为了争取独立而发动战争,这一仗为高山贫瘠的塔吉克,带来灾难式的浩劫。

塔吉克国土和阿富汗很像,主体为高原,经济发展受限,首都能轻易拿下,全境却难以下咽。塔吉克仅北部和西南部有小片平原,经济发达的富庶之地就在北部,包含高原河谷的首都杜尚别,以及费尔干纳盆地出口的第二大城苦盏。

杜尚别和苦盏两座大城虽然邻近,中间却有雪山阻隔,相距三百公里仅由一条公路连结,早期冬季一遇大雪封山,公路交通就会中断。

苦盏孤悬北方被乌兹别克包围,接壤平坦的费尔干纳盆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更接近乌兹别克,造成了北方和南方的矛盾。

塔吉克的民族可分为平原人和高原人。平原塔吉克人说塔吉克语,帕米尔高原塔吉克人说帕米尔语,虽然同属伊朗语族,互相之间沟通极其困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

再来,平原塔吉克人信仰逊尼派(伊斯兰教最大派别),以农耕文化为主,血统混入了征服过中亚地区的所有民族的血统,偏向突厥人血统;高原塔吉克人信仰什叶派,以游牧文化为主,为中亚五国中唯一非突厥种,高原和平原居民有着经济地位、种族、语言和宗教的巨大差异。

这个国家刚开始形塑时,散乱的民族、地域的阻隔和贫富差距就引爆了内部势力的冲突。内战原因相当复杂,其中最剧烈的冲突就是帕米尔地区寻求独立,让大量帕米尔人因而遭受杀害。

仔细想想,塔吉克的地形像一根长骨头,国家首都位于西部的高原河谷,却要统理东部幅员深长的广大山区,这场战役的难度爆表,就算战事平息,帕米尔地区的民心又该如何重新凝聚和归化?

塔吉克是中亚五国独立后唯一爆发内战的国家,内战彻底毁坏了苏联时期的工业建设,连各乡镇市之间的连接道路都被摧毁得柔肠寸断。至今,帕米尔高原和瓦罕古道依旧留存着内战的伤痛,成为整条丝路最难走的一段。

饭店员工说,旧恨又叠加了新仇。二○一一年,塔吉克政府为了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主动归还中国一千一百五十八平方公里领土,以获得经济和建设的全面支援。

帕米尔居民认为祖传土地沦为政府卖地求荣的牺牲品,愤恨难平,自认是被国家漠视的族群和被遗忘的地区,那道难以愈合的心碎,更加支离破碎。

今日的帕米尔地区为山地巴达赫尚自治州,简称为GBAO(Gorno-Badakhshan Autonomous Region),一般游客前往需额外申请GBAO通行证,就像前往西藏旅游要申请入藏证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