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探究】黄河中下游分界点为什么改到桃花峪?高中地理新教材若干问题的解释!

知名地理科普平台

专业地理备考咨询

每日更新坚持11年

地理知识最全汇总

大家好

相信教龄较长的地理老师

都会发现教材上黄河中下游分界点

由河南省旧孟津改为河南省桃花峪了

那为什么要去改黄河中下游分界点呢?

黄河中下游分界点示意图

河流上中下游分界点的划分是综合考虑了地形、地势、水文水系等自然要素的。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也是考虑这些方面,虽然目前黄河中下游分界点众说纷纭,存在一定争议,但国家黄河水利管理委员会以桃花峪为中下游分界线,教材修订应是以此为准的。

黄河发源于青海的巴颜喀拉山脉,于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呈“几”字形结构,它横跨我国第一、第二、第三阶梯。自河源至内蒙古托克托河口镇为上游,托克托河口镇至河南桃花峪花园口附近为中游,桃花峪至入海口为下游。

从旧孟津到桃花峪是往黄河下游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的。从地形地势来看,我国二、三阶梯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桃花峪刚好处在了二、三阶梯的衔接处,桃花峪上游方向为山地,下游方向为平原,而旧孟津处在了山地一侧,位于第二阶梯上,地形地势分界点不如桃花峪明显。

站在桃花峪往下游方向看

从水文水系状况来看,黄河自桃花峪以下,进入华北平原,河道宽浅,水流散乱,泥沙淤积,河床逐年抬高,形成地上悬河,极少支流汇入,成为淮河、海河的分水岭。而旧孟津至桃花峪段还有支流汇入,河流水文特征与中游河段较一致,为两侧黄土泥沙大量汇入区域。桃花峪为界黄河中下游的水文水系特征划分更明显。

位于桃花峪的黄河中下游分界碑

黄河下游的地上河

更准确的河流分界点划分,有利于河流的保护与治理,有利于区域间的协同发展。桃花峪以下为地上悬河,旱涝多发,明确的分界点划分可以为黄河下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依据,有利于科学治理和保护黄河。

Q

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中,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刻意回避了与温室效应相关的内容。为什么?

A

据《辞海》“大气保温效应”词条介绍,大气具有允许太阳短波辐射透入大气低层,并阻止地面和低层大气长波辐射逸出大气层的作用。因可使大气温度保持较高的水平,故称大气保温效应。

20世纪初期前,人们曾误认为玻璃温室(不经人工加热的花房)保温机制与大气保温机制相同,因而将它称为“温室效应”。

1909年,美国物理学家伍德(Robert Williams Wood,1868—1955)分别用岩盐(对长短波辐射都透明,不会截留长波辐射)和玻璃(有透过短波辐射而截留长波辐射的能力)做成温室(花房)试验,结果两个温室内的温度一样高。这表明温室的保温作用,主要不是它是否阻截或吸收长波辐射,而是玻璃或岩盐壁阻止室内(暖)外(冷)空气以对流或湍流方式的热交换。

据研究,这种阻止空气在室内外热交换作用,比大气保温气体吸收长波辐射致暖作用大3~4倍。

综上所述,温室效应与大气保温效应的意义并不相同,请地理老师们在教学中加以区别,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以免以讹传讹。

Q

湘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正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高纬度海区温度低,蒸发量小,加之反复结冰、融冰,盐度偏低。前半句话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后半句话该如何解释呢?

A

需要注意的是,该段正文阐述的是海洋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高纬度海区表层海水的盐度偏低,与该海区结冰、融冰的影响有密切关系。

海水结冰,主要是纯水的冻结,会将盐分大部排出冰外。海冰密度比海水小,它总是浮在海面上,融冰过程可稀释表层海水盐度。

Q

从本节教材中的“海洋表面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分布示意”图看出,60°N比60°S处的盐度低,而从“大西洋表面海水密度、温度和盐度随纬度的分布示意”图看出,60°N比60°S处的盐度高。两幅图的表达完全相反,是不是图像绘制有误?为什么?

A

教材中的两幅图没有问题,均参照《海洋科学导论》中的相关图像绘制。

第一,需要注意的是,两幅图表示的空间尺度不一样,“海洋表面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分布示意”图是针对全球海洋各纬度的平均状况而言的,而“大西洋表面海水密度、温度和盐度随纬度的分布示意”图是针对大西洋各纬度的平均状况而言的。

第二,大西洋东北部盐度较高,是由于北大西洋暖流挟带高盐水输送的结果。

第三,全球海洋的盐度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就平均盐度而言,北大西洋最高,南大西洋、南太平洋次之,北太平洋最低。其形成原因是:大西洋沿岸无高大山脉,北大西洋蒸发的水汽经东北信风带入北太平洋释放于巴拿马湾一带;南太平洋东海岸的安第斯山脉,使由南太平洋西风带所挟带的大量水汽上升凝结,释放于太平洋东部的智利沿岸;越过安第斯山脉后下沉的干燥气流,则加强了南大西洋的蒸发作用。

Q

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塔斯马尼亚岛及新西兰南、北二岛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但湘教版教材中的“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上,这些地区的自然带却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为什么?

A

澳大利亚东部湿润山地区是该国主要森林分布区,北部为热带雨林,南部为亚热带潮湿森林。从海岸到海拔1000~1200米的东坡布满森林,山脉西坡降水较少,林地稀疏。山地上部生长的树木较矮小,海拔1600~1900米的地段,森林变为曲树群落和矮生灌丛。

塔斯马尼亚岛主要是森林植被,以常绿树种占优势,特别是喜湿的桉属和常绿栎树。地理图文综合整理

新西兰北岛北部为亚热带森林,由一些松、棕榈、月桂树等组成;北岛西部丘陵地和南岛山地西坡是原始森林主要分布区,是由红松、黑松等针叶树和假山毛榉等树组成的温带混交林。在欧洲移民到来之前,新西兰森林面积广大,占全境土地面积的2/3。由于大量砍伐,很多林地辟为牧场,森林面积大大缩小。由于人类活动,新西兰的自然植被已有很大改变。北岛中部和南岛一些地方多人造林,人工牧场和草地主要集中在北岛。

上述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按照地带性分布规律,温带海洋性气候下发育的应该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而不应该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关于这个问题,应该从非地带性因素进行分析。澳大利亚大陆气候的特征,是在纬度位置与大陆轮廓、地形、洋流、气压和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冬季并不寒冷,7月份,除东南部山区在0℃以下外,纬度最高的塔斯马尼亚岛的中部为8℃,其他地区均高于8℃。因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塔斯马尼亚岛的森林冬季不落叶,发育的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而不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新西兰地处34°S~47°S,冬季并不寒冷,7月均温北部为11℃,南部为5℃,山区为-2℃,再加上上面所说的新西兰的自然植被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已有很大改变,

因而,地图将新西兰大部分地区划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只在纬度较高的南岛划出两小片区域,分别表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原因:纬度较高,地形主要为山地和丘陵)和温带草原带(原因:地处背风坡,受燥热的焚风影响)。

Q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第一册第一章第四节正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经过深入研究,科学家推算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有学生问过这个问题,被我敷衍过去了。为什么教材的表述要强调一个“约”字?

A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学科思想史的角度来阐释。20世纪中叶,哈勃(E.P.Hubble)根据对宇宙的观测,提出宇宙年龄的问题。哈勃计算的宇宙年龄约为20亿年,但当时一批地质学家都声称地球年龄为30亿~40亿年。这就是说,地球年龄老于宇宙年龄。

这样,地质学家与天文学家之间的争论也就不可避免。这一争论直到1956年克莱尔·帕特森(Claire Patterson)通过陨石的Pb-Pb等时线法测定了后来得到公认的45.5亿年的地球年龄而告结束。帕特森的工作是建立在地球与陨石有一致的年龄的基础之上的。

然而,关于地球年龄的讨论仍然没有结束。这一讨论集中在当年帕特森“地球年龄”的假设前提上,人们置疑陨石年龄是否等于地球年龄。很显然,帕特森的“地球年龄”是一个间接年龄。随着同位素测试精度的提高,以及陨石年代学的大量研究,重新怀疑帕特森的“地球年龄”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讨论地球形成的精确年龄,直接涉及对地球成因的认识以及地球的演化模型,否则,地球系统科学,尤其是当代地球化学理论体系对地球化学演化的任何讨论,都将建立在一个极不稳固的基础之上。

Q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阅读栏目“探索宇宙中的生命”中有这样一句话:在地球之外,高级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极大。学生对诸如此类问题饶有兴趣,能否谈谈这句话背后的相关知识?

A

在银河系中存在多少个具有文明的星球?美国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于1961年提出一个公式,以一连串的可能性的乘积来计算银河系中现存的能够进行星际通信的具有先进文明的星球的数目

N=R*×Fp×Ne×Fl×Fi×Fc×L

其中,R*表示银河系中平均每年新诞生的恒星数目;Fp表示拥有行星系统的恒星在全部恒星中所占的比例;Ne表示在这些行星系统中平均说来具备生命起源和进化条件的行星的数目;Fl表示在满足这些条件的行星中实际诞生了生命的行星的比例;Fi表示从一般生命进化到智慧生命的概率;Fc表示智慧生命拥有星际通信能力的比例;L代表文明的平均寿命(年)。德雷克根据这个公式预言在银河系中有104个有星际交流能力的文明星球。

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取如下数值:

R*≈10,Fp≈1,Ne≈1,Fl≈1,Fi≈10_1,Fc≈10_1,L≈107

计算得到N=106,即在银河系中存在100万个恒星,其行星系统中有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存在。

对于这种估算,科学家们有不同的意见。美国天文学家麦凯尔·哈特认为,方程式中的预测值太多,不可靠;如果银河系以内还有其他的发达文明存在,那么它早就把银河系殖民化了,我们不可能至今仍未发现它。这表明,在银河系内除地球之外没有其他的发达文明存在,但是,银河系外可能有其他文明存在。苏联修克罗斯基认为,如果其他文明的星球拥有核武器,就会因核战争而灭亡,因此,发达文明的寿命非常短暂,银河系除地球之外可能没有其他文明存在。

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对太空生命的探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天文学家一直向外发射探测外星文明的电磁波,追踪成千上万颗星球发出的电磁波信号,利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潜在的宜居行星,发射宇宙飞船探测太阳系中绝大部分的行星及其主要卫星等,用这些方法来探测外星生命存在的迹象。但是,这些搜寻行动一无所获。

科学探索证实,尽管组成生命的元素广布于宇宙空间,甚至连氨基酸之类生命的直接组分都能够在太空找到,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确切的观测证据表明有外星生命和外星文明存在。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图文地理

注:本文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应公众号命名规则要求,原谭老师地理工作室更名为地理图文,谭老师讲地理更名为图文地理,更多备考资源请点击阅读原文。

每日万余阅读总量

关注搜索地理词语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点赞分享在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