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经纬蕴匠心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穿透云层时,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地铁8号线项目负责人陈越和技术团队就已步入幽暗的施工隧道。他们身着反光背心、头戴安全帽、手持手电筒,时而驻足查看管片拼装质量,时而讨论盾构掘进难题。往来运输的电瓶车的灯光,将他们的身影拉长又缩短……
自2005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陈越参与过10余项地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他刻苦钻研施工技术,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面对现场的问题,他总是刨根问底,找出施工出现缺陷的原因,给出合理的修复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陈越既掌握了扎实的地下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能够学以致用,创新性解决了顶管机推进运用的难题。在他看来,干技术工作,不怕不懂,就怕不学、不钻、不动脑筋。
怎么让机械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怎么让它们干活又快又好?在工作中,陈越脑子里时刻装着这些问题,琢磨着通过技术改造提质增效。
在天津地铁8号线项目湘江道站施工中,一台全新的矩形土压平衡顶管机正在进行隧道施工。陈越说:“矩形土压平衡顶管机能在不开挖地面的情况下,通过顶管机的刀具边切削、边排土、边顶进,将预制好的管节逐段向前推进。这种施工方式不仅高效快捷,而且适用多种复杂地层。”
然而这台机器的研发并不容易。以往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建设尚未使用过这种类型的机器,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数据支持。
面对富水软土的地层条件以及复杂的地下城市管线,陈越带头学习新知识、新工艺,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陈越和团队终于成功地将顶管机这台“大家伙”从图纸变成了现实,并应用于天津地铁8号线湘江道站的隧道施工任务。
“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专业之美”,这是陈越始终坚持的信念,也是他至今对本职工作充满热情的原动力。陈越始终坚持一边工作,一边钻研新设备工作原理,买了各类专业技术图书、资料,工作之余不断进行学习研究。
中国铁建大桥局天津地铁8号线湘江道站现场负责人周明伟,一直跟着陈越学技术、管现场、抓施工。在顶管机顺利打通隧道的那一刻,他满是敬佩地说:“陈老师对技术的热爱和执着根植在骨子里。他带着我们没日没夜地研究、试验矩形顶管技术,不气馁、不言败,他的那份坚持和执着,激励和鞭策着我。我们跟着他工作,心里很踏实,干劲儿也很足。”
地铁是城市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之一,但由于城市环境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和风险较高,要保证地铁建设顺利进行并非易事。在地铁施工中,陈越始终将工程质量放在首位,力求打造安全、便捷、绿色的施工环境。为了减少项目施工占地对周边道路通行及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陈越在文明施工方面下足了功夫。面对施工带来的扬尘问题,他推动实施了高效的喷洒降尘系统,有效控制了施工区域的扬尘,保护了周边环境。同时,陈越还按照最新行业标准增设了充足的照明设施,确保夜间施工的安全,积极推动围挡的翻新与美化工作,使其既符合安全规范,又融入城市风貌中。
陈越说:“文明施工不仅是企业形象的体现,更是对周边居民的尊重与承诺。”他细致入微地检查项目各工区的围挡设置,确保每一处都坚固、整洁且信息公示清晰,力求将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陈越只是万千城市建设者的一个缩影。他以工程项目为抓手,默默在地下深处编织城市的经纬,连通着千家万户,助力“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因工作突出,陈越获得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他负责的项目荣获天津市“青年文明号”、天津市劳动竞赛示范工程轨道交通建设“工人先锋号”等荣誉。这些光环的背后,是陈越的勤奋与坚守。他常说:“如果重新选择,我还是会干基建事业。我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精神状态,投入工程建设中。” (经济日报记者 周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