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電影/2022威尼斯影展主競賽得獎分析:女性影人持續高奏凱歌,柯林法洛、凱特布蘭琪備受關注

甫于稍早落幕的2022第79届威尼斯影展,以美国女星茱莉安摩尔领军的主竞赛评审团,将象征最高荣誉的金狮奖,颁给美国女性影人萝拉柏翠丝的《All the Beauty and the Bloodshed》,替本届影展划下句点。

凯特布兰琪以《Tár》拿下本届影后。 图/法新社、摄影/Tiziana fabi

女性影人金狮奖以及评审团大奖

今年美国影人萝拉柏翠丝的《All the Beauty and the Bloodshed》这座金狮奖,代表着连续3年由女导演在威尼斯获得最高荣誉,前两年分别是赵婷的《游牧人生》、奥黛丽迪万的《正发生》,此种状况是威尼斯影展历史首见。

美国女性影人萝拉柏翠丝以《All the Beauty and the Bloodshed》荣获金狮奖。 图/法新社、摄影/Andreas Solaro

萝拉柏翠丝同时成为史上第7位获得金狮奖的女性导演,前6位得主除了奥黛丽迪万、赵婷之外,尚包含苏菲亚柯波拉《在某处》、玛格丽特冯卓塔《德国姐妹》、安妮华达《无法无家》、米拉奈儿《雨季的婚礼》。

众所皆知,2017年爆发了哈维温斯坦的「#MeToo」事件,而后全球影视产业女性意识大举擡头,世界影坛对女性电影工作者的重视度也逐渐增加。

隔年,2018年坎城影展,便邀请知名女星凯特布兰琪担任评审团主席,而凯特布兰琪也在影展期间,集结82位女性影人高喊「男女同工同酬」并拒绝性骚扰,而后几年期间,女性影人在国际影坛上的表现越发亮眼,屡屡获奖。

2021年,女性入围奥斯卡的比例大幅增加,之后更出现女性大满贯的另类纪录。此前撰文提及,倘若将奥斯卡、柏林影展、坎城影展、威尼斯影展视作全球影坛的四大竞赛指标,从2021奥斯卡开始到2022奥斯卡结束,四大竞赛都将首奖给了「女性导演的作品」。

若将奥斯卡、柏林影展、坎城影展、威尼斯影展视作全球影坛的四大竞赛指标,从2021奥斯卡开始到2022奥斯卡结束,四大竞赛都将首奖给了「女性导演的作品」,例如女性名导珍康萍于今年奥斯卡拿下最佳导演。 图/法新社、摄影/Valerie Macon

此篇文章再提及一次,分别是:2021奥斯卡赵婷《游牧人生》、2021坎城茱莉亚迪克诺《钛》、2021威尼斯奥黛丽迪万《Happening》、2022柏林影展卡拉西蒙《Alcarràs》、2022奥斯卡夏安海德《乐动心旋律》。

此外,女性名导珍康萍也在今年奥斯卡拿下最佳导演,奥斯卡迎来了史上第3位女性最佳导演,女性影人的气势如虹。

虽然今年坎城影展最高荣誉金棕榈是由男导演鲁本奥斯伦拿下,但本届威尼斯影展请来茱莉安摩尔担任评审团主席,而金狮奖颁给萝拉柏翠丝,威尼斯悠久的90年历史,仅有7位女性金狮奖得主,这3年就连续诞生了3位,因此,从今年水都的视角也再度提醒世人——「女性影人作品的影响力尚未停歇,『女性世代』、『两性平权』的号角声仍阵阵响起。」

特别的是,《All the Beauty and the Bloodshed》是一部纪录片,这也是少数由纪录片而非剧情片获得金狮奖的状况,萝拉柏翠丝长期深耕于纪录片领域,曾在2015年凭借《第四公民》拿下奥斯卡最佳纪录片,今年再拿金狮奖,再度证明自己对于记录片的坚持与才华。

萝拉柏翠丝长期深耕于纪录片领域,以《All the Beauty and the Bloodshed》拿下金狮奖,以往较少出现由纪录片而非剧情片获得金狮奖的状况。 图/La Biennale di Venezia

《All the Beauty and the Bloodshed》探讨80年代美国知名纪实摄影师南戈丁的生平,以及「止痛帝国」幕后的医药世家——美国萨克勒家族的兴衰,而萨克勒的药品,则是导致美国止痛药泛滥的罪魁祸首。

美国权威娱乐媒体《综艺报》称这部片为「深刻而具有煽动性」,并且称赞它采用的两个元素——南戈丁的艺术和她的激进主义——并向观众展示,它们实际上是如何以富有暗示性的方式交织。各大外媒称赞,萝拉柏翠丝凭借对开创性摄影师南戈丁的揭示,以胆大冒险的肖像纪录获得本届影展最高荣誉的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此片版权在近年迅速崛起的发行商Neon手上,Neon近年操盘最知名的最品当数奉俊昊的《寄生上流》,从坎城影展金棕榈一路捧上奥斯卡首座非英语发音的最佳影片;除了《寄生上流》之外,其余Neon拿到的片也包含《钛》、《记忆》、《史宾赛》、《漂浪人生》、《未来犯罪》、《婴儿转运站》、《燃烧女子的画像》、《世界上最烂的人》等片,皆是影展备受瞩目的作品,在得奖表现也屡创佳绩。

男导演鲁本奥斯伦以《疯狂富作用》(Triangle of Sadness)拿下今年坎城影展最高荣誉金棕榈。 图/美联社、摄影/Daniel Cole

而今年鲁本奥斯伦甫拿下金棕榈的作品《疯狂富作用》也在Neon麾下,加上《All the Beauty and the Bloodshed》,今年Neon就拿了极具指标性意义的两大影展首奖,最后,《All the Beauty and the Bloodshed》也被看好打进明(2023)年奥斯卡纪录片类别。

挥别金狮奖之后,将视角望向象征第二高荣誉的评审团大奖,由法国女导演爱丽丝迪欧普的《Saint Omer》获得,此片在首映之后就在影评、媒体间传出极高评价,最终也不负众望获得评审团肯定。此片聚焦于一名年轻小说家,描述一名被指控杀害婴儿的移民母亲,所展开的法律与道德审判。

法国女导演爱丽丝迪欧普以《Saint Omer》拿下评审团大奖。 图/法新社、摄影/Tiziana fabi

其实,与萝拉柏翠丝相同的是,爱丽丝迪欧普也长期深耕于纪录片领域,过往作品《当我们成为风景》曾在去(2021)年台北电影节「异境真实」单元亮相,而《Saint Omer》仅是她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就获得此大奖;换句话说,今年在茱莉安摩尔领衔的品味之下,最高荣誉以及第二大奖,皆是由女性导演获得,从评审团主席到得奖名单,皆让水都这几年的女性眼光更加突出。

而《Saint Omer》从银幕前到幕后,有大量女性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对此,爱丽丝迪欧普表示,这并非完全故意,也不是完全偶然。

「《Saint Omer》探讨了母亲与孩子间的关系,我认为需要在女性社区中分享这种集体经验。在片场,每个人都分享了其独特经验,从演员和工作人员之间,虚构和现实之间几乎没有距离。以女性为主的团队使这一点更加明显。我们一起度过了六周的制作时间,仿佛恍惚。」爱丽丝迪欧普如此说道。

《Saint Omer》探讨母亲与孩子间的关系,从银幕前到幕后,有大量女性工作人员参与其中。 图/La Biennale di Venezia

备受瞩目的影帝后与其余奖项

再来,本届主竞赛获奖名单,最受瞩目的获奖者,当数最佳女演员凯特布兰琪以及最佳男演员柯林法洛;前者以陶德菲尔德执导的《Tár》封后,后者则是以马丁麦克唐纳执导的《伊尼舍林的女妖》称帝。

《Tár》以及《伊尼舍林的女妖》在本届威尼斯影展首映之后,皆获得极佳好评以及广泛讨论,而凯特布兰琪在《Tár》之中饰演一名陷入困境的管弦乐队指挥,今年的获奖,也是凯特布兰琪第二座威尼斯最佳女演员,上一次要追溯到2007年的《摇滚启示录》。

这座威尼斯影后,也让凯特布兰琪得以顺势挥军明年奥斯卡,继2014年的《蓝色茉莉》之后,有望竞逐个人第二座奥斯卡影后。

凯特布兰琪以《Tár》荣获最佳女演员,也是她的第二座威尼斯最佳女演员,上一次要追溯到2007年的《摇滚启示录》。 图/欧新社

至于《伊尼舍林的女妖》则是马丁麦克唐纳与柯林法洛继《杀手没有假期》、《疯狗绑票令》后的第三度合作,从影多年的柯林法洛近年也与一众名导合作,交出许多不凡的作品,包含希腊名导尤格蓝西莫的《圣鹿之死》《单身动物园》、苏菲亚柯波拉的《魅惑》等片,在从影近30年之后,终于拿到自己的首座三大影展影帝。

此外,除了柯林法洛之外,《伊尼舍林的女妖》的编导马丁麦克唐纳获得了最佳剧本奖,5年前,马丁麦克唐纳也凭借享誉国际影坛的《意外》获得此奖,这是马丁麦克唐纳第二座威尼斯最佳剧本奖。

《伊尼舍林的女妖》已确定将在金马影展放映,根据金马执委会指出,马丁麦可唐纳的《伊尼舍林的女妖》再展拿手黑色讽刺喜剧,当友谊走到尽头的心碎和伤害推到极端,所产生的愤怒与报复,竟然比爱情还失控,时空背景与爱尔兰内战遥相对照,更显其恶趣味。

柯林法洛以《伊尼舍林的女妖》拿下最佳男演员,是他与马丁麦克唐纳继《杀手没有假期》、《疯狗绑票令》后的第三度合作。 图/法新社、摄影/Andreas Solaro

《伊尼舍林的女妖》剧照。 图/La Biennale di Venezia

至于最佳导演,则是颁发给义大利名导卢卡格达戈尼诺的《Bones and All》,卢卡格达戈尼诺是威尼斯影展的爱徒,导演生涯此前以《主人公》、《我爱故我在》、《池畔谜情》、《窒息》前往水都,今年终于凭借与提摩西夏勒梅再度合作的《Bones and All》获得最佳导演。

《Bones and All》引起高度注意的原因就在于,卢卡格达戈尼诺与提摩西夏勒梅这对《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师徒再度聚首。

近年提摩西夏勒梅的人气攀上颠峰,与无数名导合作,包含演出《她们》、《沙丘》、《法兰西特派周报》等片,接下来也将扛起「威利旺卡」以及《沙丘2》的门面,让这位年仅26岁的影星逐步攀上生涯巅峰,而在此之前,捧红提摩西夏勒梅的作品,就是卢卡格达戈尼诺的《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而这对「导」、「演」组合,多年之后再度于新作《Bones and All》合作,此片是卢卡格达戈尼诺首部以美国为主要场景的剧情片,改编自知名作家Camille DeAngelis的同名小说,编剧是曾共同合作《窒息》、《池畔谜情》的老搭档David Kajganich。

义大利名导卢卡格达戈尼诺以《Bones and All》获颁最佳导演,与提摩西夏勒梅这对《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师徒再度聚首。 图/La Biennale di Venezia

谈到与卢卡格达戈尼诺的合作,提摩西夏勒梅说:「卢卡格达戈尼诺改变了我的人生,我被《Bones and All》所吸引,渴望与卢卡格达戈尼诺合作,再度讲述像我们第一个故事那样深刻的作品,而这次是在80年代的美国中西部,以及被各种可能剥夺权利的人的故事。」

卢卡格达戈尼诺则是这样评价提摩西夏勒梅:「当我读到《Bones and All》的那一刻,我认为只有提摩西夏勒梅能够出演主角,他是一位出色的表演者,看到他以现在的方式崛起,我为他感到骄傲。而这个角色对他来说是全新的挑战——既可爱又令人心碎。」

而《Bones and All》的另一名主演,泰勒拉塞尔则是获得最佳新演员奖,这点并非太意外,《Bones and All》首映之后片子评价毁誉参半,但泰勒拉塞尔的表现则是获得一致盛赞,颁奖前就被各界看好拿到此奖。

《Bones and All》主演之一泰勒拉塞尔(左)获得最佳新演员奖,颁奖前就被各界看好拿到此奖。 图/法新社

至于主演除了提摩西夏勒梅、泰勒拉塞尔之外,尚有奥斯卡得主马克劳伦斯。剧情描述一名在社会边缘努力生存的女子,偶然碰上一位命运多舛的流浪者,两人相恋而后展开一趟未知旅程,在这趟穿越美国中西部的公路旅行中,两名年轻人发现了对肉体的共同热爱,这是一部关于食人族的浪漫恐怖片。

而遭伊朗政府软禁,曾经夺下金狮奖与金熊奖的名导贾法潘纳希的新作《No Bears》,则是获得评审团特别奖,此奖项或许也能看作评审团隔海的声援以及关注。

至于贾法潘纳希遭软禁的缘由以及政治局势,此前在这篇文章中有详细提及,〈地下电影/2022威尼斯影展主竞赛:串流大军压境,豪华的明星派对隐含倾斜不均的隐忧〉,在此就不再赘述。

除了伊朗之外,本届威尼斯影展也关注了乌克兰,作为倡议的一部分。论坛由双年展主 Roberto Cicutto以及威尼斯影展总监Alberto Barbera主持,其讨论的主题包括乌克兰和义大利之间的合作、乌克兰电影业所处的困境;合拍的情况;艺术家和电影制作人的角色;乌克兰视听产业的多样性——包括艺术影院、商业电影、电视剧和串流媒体平台;以及乌克兰电影摄影的未来。

此外,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也于威尼斯影展开幕致词,大声疾呼希望电影圈团结支持乌克兰,其实,倘若端看影展成立至今历史,便能理解无法单纯以「政治归政治、艺术归艺术」分门别类,上个世纪,威尼斯影展就是在法西斯与纳粹政权扶植下成立,而这类大型国际影展延续至今,当然延续成了各界政治角力的现场,

Netflix大军于今年威尼斯影展全军覆没,包含诺亚鲍姆巴赫的《白噪音》、安德鲁多明尼克的《金发梦露》等。

最后,主竞赛单元中,今年一举攻占威尼斯的Netflix大军则是全军覆没,包含诺亚鲍姆巴赫的《白噪音》、安德鲁多明尼克的《金发梦露》、罗曼葛弗雷斯的《Athena》以及阿利安卓岗札雷伊纳利图的《Bardo, False Chronicle of a Handful of Truths》,也让Netflix未来的北美奖季之路埋上一层阴影。

主竞赛之外的台湾亮点

除了主竞赛外,最后提及台湾集编导于一身的女性创作者陈芯宜。

陈芯宜此次以白色恐怖受难者故事为题的VR新作《无法离开的人》,拿下沉浸式内容单元的最佳体验大奖,是该单元的最高荣誉。此片由行者影像及边境映象联合制作,找到林巨、许时豪、黄姵嘉、潘丽丽、陈家逵等人主演。

陈芯宜以白色恐怖受难者故事为题的VR新作《无法离开的人》,拿下沉浸式内容单元的最佳体验大奖。 图/法新社

陈芯宜在致词时感谢了台湾国家人权博物馆、剧组团队等人,并表示:「这支影片想尝试突破VR的限制,这部VR作品是关于台湾1950年代为理想与自由牺牲的前辈,是这些死去的前辈带给我们力量,我们会继续把这个精神延续下去。」

台湾的VR创作,在国际上备受瞩目。2017年,威尼斯影展首度增设VR竞赛单元,当时就由台湾艺术家黄心健的《沙中的房间》拿下最佳VR体验奖,去年威尼斯影展,台湾就曾缔造7部VR影片入选的好成绩,而今年威尼斯影展,台湾更首度获邀成为市场展的主题国,显见世界影坛对于台湾VR能量的重视。

陈芯宜VR新作《无法离开的人》拿下沉浸式内容单元最高荣誉「最佳体验大奖」,此片由林巨、许时豪、黄姵嘉、潘丽丽、陈家逵等人主演。 图/文策院提供

◎ 责任编辑:沈佩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