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巴士再投入643亿经费 业者:没充电场地、买车也没用
政府推动「2030年客运车辆电动化」,明年起还将投入643亿元经费。(本报资料照片)
政府推动「2030年客运车辆电动化」,至今已经过了3年先导期,明年起的6年中还将投入643亿元经费。不过业者表示,现在即将进入电动车更换的瓶颈,且愈接近2030年门槛愈高、瓶颈愈窄,主要是因为充电场地不足,「没充电场地,买了车也没用。」
交通部今(1)日行政院院会向行政院长陈建仁报告「2030年客运车辆电动化推动计划(113至119年)」,计划总经费高达643亿元,将于明年起投入协助客运业者将燃油公车汰换为电动公车,预计2030年达到市区公车全面电动化的目标,目前尚约有9400辆市区燃油公车需要汰换。
不过国内客运业龙头、首都客运集团总经理李建文直言,电动公车有两大问题,第一是太贵,单辆巴士要价约1000万元,政府又无法足额补助,因此业者多半没有经济能力可以汰换。
第二是充电场站。李建文表示,现在即将进入电动车更换的瓶颈,且愈接近2030年门槛愈高、瓶颈愈窄,主要是因为能够用的充电场地几乎都已经陆续要用完了,而要找新的充电场地谈何容易!没充电场地,买了车也没用:「以现在我能掌握的情况,2030年要全面电动化是有困难的,」以首都而言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首都客运目前拥有4800辆巴士,到去年5月有300辆电动巴士,电动巴士占比逾6%,在全台客运中的电动巴士数量最多。如何分配充电桩,还要因应充电时间来排班,是一大挑战;且现在日落时分反而是用电高峰,也必须克服。
李建文表示,充电要看场站还有路线的条件,来决定是要快充或慢充的车种。每个场站每个路线的条件不一样,譬如说站外调度的路线就一定要用慢充;若是场站的几何条件不好,没有办法做到一车一充电桩,那就一定得要用快充。
李建文强烈呼吁并希望政府理解:公车业者固然愿意配合2030年之前汰换新能源车辆,节能减碳,但是业者也希望所谓新能源车辆「应该包含但不仅止于」电动车,例如氢能巴士希望政府也能加速推广,并且推出示范型氢能巴士的计划,让业者能有多重选择,这样也能够克服电动车的充电场站问题。
李建文补充,不管是电动车或是氢能巴士,客运业界都需要政府的足额补助。
根据今年交通部与环保署合作订定的全新补助方案,购买甲类电动大客车最高补助370万、乙类300万,配备自驾等级第三级以上车辆,再补助150万。购买车辆业者通过审查的新款合格车辆,补助200万。